重生之他来自未来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我愿变成童话里,你爱的那个天使

    录音室内。

    林想认真地录着歌。俗话说“好事多磨”,就意味着一首好歌,需要好好打磨。幸好林想才十四岁,青春期的嗓音还没有变声,声线竟有一丝光良的感觉。

    录了几遍,感觉不是太理想,虽然每一遍都唱得不错,但林想还是觉得不够完美。他不容许一丝的小瑕疵。这是要放到市场上销售的,是要面对大众的点评的,他愿意多花时间雕琢。

    于是跟陈志勇老师一起,为歌曲做伴奏。林想先尝试着按原作那样,歌曲开头先加入一段钢琴演奏,循序渐进地加入吉他伴奏,然后再是鼓点等其他乐器。

    弹奏几遍,找一下感觉,起初有些手生,渐渐地找回了后世那种熟悉感。

    录一首歌,其实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很多人认为就要作曲、作词,一首歌曲基本就成了。但那仅仅是最初的小样(Demo),有的歌曲一开始是不完整的,先有一段音调,或是先有一段歌词,然后去慢慢完善、填词啊,作曲啊。

    有了词和曲,才是录音。大部分歌手分为两种类型,录音室歌手、现场歌手。这是大众通俗的说法,录音室歌手,通常来说指在录音室靠调音师调音,修音等方法,完善一首歌曲。譬如后世,有的所谓“鲜肉偶像”,唱功“感人”,在录音室录歌,号称“百万级调音师”才能把他们的原声歌曲调音到满意的地步。更有甚者,在录音室一句一句的录歌,后期剪切,拼接在一起,等到去现场表演,可以当场“翻车”。后一种现场歌手,即江湖人称“行走的CD”。这类型歌手往往唱功扎实,即便不要调音师,或者关了伴奏声音,人家清唱也不会跑调。

    林想自然要做“实力派”歌手。前世从音乐学院毕业、任教、后来当音乐类主播,自始自终他都没能出过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但多年的主播生涯,历经几千上万首不同风格、音阶的歌曲,也磨练出他不俗的歌唱功底。

    现在还没有变嗓,他不敢彻底敞开歌喉,得为将来的“职业生涯”保护嗓子。

    很多歌手,年轻的时候堪称“金嗓子”,各种飙高音,炫技巧,抽烟、酗酒、嗨药各种作死,不知爱护嗓子,等年纪大了嗓子受损严重,往往连自己早期的经典歌曲的高音都唱不上去,只能降调,或者靠歌迷的“情怀”来支持他的演唱。

    比如像香江的林子翔,后世七十多岁高龄,人家依然可以“引亢高歌”,那状态,另很多屏幕前的歌迷们连连欢呼。这就是保护嗓音的重要性。

    毕竟,一个歌手唱歌,你得能“唱”才行。如果连自己写的歌曲都唱不了,只能转型做词曲创作者、幕后制作人员等。

    加上一些伴奏,林想感觉来了,重新站在麦克风前,录制歌曲。

    我愿变成童话里

    你爱的那个天使

    张开双手

    变成翅膀守护你

    ……

    录音室外,听着林想传出来的歌声,陈志勇满意的冲里面的林想竖起大拇指,表示这一遍OK了。

    搭配上伴奏,也就是歌曲的编曲,一首基本算完成了。

    等林想录完歌曲出来,陈志勇找他商议发行的事情。

    这年头,网络正在发展,很多后世知名的音乐网站要么才草创、要么还没有出现。网络发行显然不可取。而传统的唱片发行,需要自己的经纪公司与唱片公司合作商议,自己没有经纪公司,也不认识唱片公司,只能看陈志勇有没有认识的人脉。

    02年前后,羊城本地有唱片公司,但不多,基本都是一些二三线的小公司或是工作室。

    陈志勇推荐的,是目前羊城最大的唱片公司:华夏唱片羊城公司,即金蝶唱片公司。

    该唱片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始包装歌手,推出了林依轮、李春波、陈明、方芳等一批全国颇有影响的歌手。算是羊城流行音乐潮流的引导者。

    陈志勇打电话联系熟人,带着林想拿上录好的歌曲样品,两人乘车前往机场路,华夏唱片羊城公司的地址。

    华夏唱片羊城公司成立于1964年,是中国唱片总公司的组成部分,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羊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领导流行音乐潮流,是华夏音像出版行业的排头兵。

    1981年圣诞节,正式注册公司,法律代表为焦路君。

    陈志勇一路上为林想介绍着唱片公司的背景资料。

    林想也在暗暗思索。他原本想的是找“海蝶音乐公司”合作,问了一下陈志勇才知道,人家现在的羊城分公司还没有成立呢!

    这一切都是误会,可能是受到后世“海蝶两大败家子”言论的影响,林想一直认为薛之签、徐嵩两人签约的海蝶音乐公司就是最早在马来西亚创建的那个公司,原来是后面在羊城成立的分公司。

    这可能要等到06年之后,羊城的海蝶音乐制作有限公司才会出现。

    半路颠簸中,来个唱片公司。

    接待的是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男人。光看年纪,和身边的陈志勇陈老师年龄相仿,但其实这男人是华夏唱片羊城公司的音乐总监,王后明。

    同为音乐制作人,陈志勇跟王后明相比较还是有差距的。

    陈志勇更像是纯粹的音乐爱好者,抛开深海音乐学院的老师身份,在他参与的过往的音乐制作过程中,他更像是在玩音乐,喜欢音乐。

    而王后明,则是专业的音乐制作人,音乐制作就是他的职业。

    眼前的王后明带着一副眼镜,模样和蔼,略带一点书卷气息。现在可能还不要显名。再过一段时日,他会带头录制多首公益歌曲。

    最著名的就是后世,03年羊城传染病时期,为抗击非典、纪念叶新护士的事迹,他通过个人力量联合了粤语地区二十多名的歌手共同录制工艺歌曲《心心相连》。形成当年“现象级”的公益事件。

    2010年羊城亚运会,王厚明创作的公益歌曲《一起来更精彩》更是深入人心,从白云山上的广场舞大妈到羊城各大高校的学子均耳熟能详,这首歌曲之后更是成功当选“亚运会志愿者主题曲。”

    如果能跟这位知名音乐制作人合作,林想是非常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