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他来自未来
繁体版

第八章:新的运作方式

    晚上,林想在家中电脑上查阅资料。

    他想看看关于出版的诸多内容。

    原本,他以为出版一本小说书很简单,最多十天半个月,再不济个把月,就可以见到实体书。了解之后才发现,小说书的出版过程没有那么容易。

    书籍出版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与出版公司签订出版合同。2:出版社编辑进行初稿的三审三校。按编辑的要求改稿件,比如涉及政治问题或者宗教等敏感话题的内容,还包括其他需要修改的问题。协商修改完成后即可定稿。3:出版社申请书号、进行封面设计、版式设计等。4:印刷厂印制图书。5:图书出版上市。

    在整个过程之中,每个环节都会有专门的人员工作。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开启一条绿色通道,通常一本书三个月左右可以出版完成上市销售。但是,在稳定的情况下,只审核首稿展开三审三校就需要很多时间。而这一部分,是书籍出版和完备必不可少的环节。

    至少三个月啊,太漫长了!

    林想继续浏览网页其他内容。

    他准备在新书出版的时候,采用新的运作方式来增加图书的销量,加深书迷对书籍的喜爱程度。

    因为当下传统图书出版,实在是没有什么新鲜感,除却作者本人创作的文字内容,书籍的出版内页,大多千篇一律、样式单调。所以他要尝试改变图书内页的传统样式。或许运作得当,不仅能增加销量、加强书迷与书的粘合度;还可以适时挽救一下如今有些低迷的纸质图书出版市场。

    第二天,周日。

    在店里帮父母忙过午高峰,林想匆匆吃了碗烧鹅饭,依旧骑上自行车,去到粤文艺出版社。

    林想和张译斌寒暄一番,确认无误后,两人开始签合同。

    合同约定:张译斌将粤文艺出版社作价两百万,让林想以小说版税分成的方式按比例分配。要求是:林想小说书必须销售数量超过一百万册,才能按20%的版税分成;如果低于此基数,林想的版税分成则按当下基本版税分成比例,即7%来分成,同时也不再享有入股粤文艺出版社的资格。合同还顺便签定,如果达成入股条件后,林想会赠予张译斌10%的出版社管理股份,并继续将出版社交由张译斌代为管理。

    顺利签订合同后,两人都充满期待的力量。

    林想愉快的说道:“张总,后续出版事宜就麻烦你了,我毕竟还要上学!”说完呵呵笑着。

    张译斌回道:“按出版社的标准步骤来,少则三两个月,多则半年以上,我会尽快安排出版的事,让小说尽早上市。”

    “三个月太久了,我是想着,能不加快推进速度,争取两个月内上市,这期间我正好可以开本新书。”

    “我尽量吧,不敢保证一定达到。”

    商议一下,林想突然想起昨晚的图书新运作方式。

    对张译斌说:“张总,我之前研究过一些关于图书销售方面的问题,有个新方法给你说说,你听听能不能运作?”

    “我是想,基础现下图书市场书籍销售低迷,我们可以在书中内页里创作点新鲜的东西,增加销量的同时,还可以吸引书迷的粘合度。”

    说着,边便将书模的“创意”详细的告知张译斌。

    过程中张译斌听得连连称赞,待听完林想全部计划后,他还表示有点“后悔了”,怪不得林想敢如此大胆的与他签订高额的版税分成,原来一切早已算计好。

    书模,顾名思义,就是书籍的模特。具体指:书籍、文学刊物的封面模特。后世以源于05年。当时青春文学作家大胆采用这种营销模式,找来一些青春美少女,少年拍摄图片,作为书籍的封面和内页。

    在围脖、互联网不流行的年代,哪个学生的抽屉里不藏着几本青春文学类的书籍、刊物?

    书模的出现,极大提升了年轻人的阅读体验。一个形象相符的人物在书中出镜,比起纯文字的内容更能完成读者对书籍的想象。

    书模素雅的妆容、简单的搭配,主打清新的摄影风格、摄制角度、构图、后期调色等都给当时的年轻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那些封面和内页,将是许多学生的审美风向标。

    张译斌激动了,毫不掩饰的称赞林想是“天才”,居然可以想到如此新颖的营销方式。他们这次合作想不成功都难,我话唧,耶稣都留唔住……

    既然是书模,那就要找模特。林想问张译斌有没有什么渠道可以联系到当下的模特人群,或是模特经纪公司。

    张译斌想了想掏出一款摩托罗拉的翻盖手机,播出电话联系。

    林想了然。

    出版界嘛,也算是半只脚踏进“文娱圈”的行业,接触人群繁多,包括:明星、名人、作家、或是一些出自传的各界大佬。

    片刻,张译斌给林想一个联系方式,让他去那里联系对方。资金方面他会给林想安排。说到底合该林想奔劳,谁让他是“首席创意指挥官”呢?

    离开出版社,林想骑着自行车前往张译斌给的联系地址。

    绕了半个区域,才找到对方的公司所在。

    看大厦信息栏墙上的公司介绍,这个模特经纪公司,在本栋大厦的19楼。

    林想乘电梯来到该公司办公室门口,与招呼的前台接待人员说明情况,前台领着他进办公区域见负责人。

    出版社介绍,该负责人很是上心。毕竟推销成功一名模特接受商演、代言、走秀、拍摄写真等等,所获取的酬劳,是经纪公司拿大头的经理费即经纪佣金。也就是俗称的:抽成。但是当该略显“娘气”的模特男经纪人,问清楚林想的需求状况时,脸色立马变黑。一本小说书,还大费周章找模特,找你妹呢。(05年之前,确实没有书模一说)忍着性子又问林想费用支出什么的,得知只有三千多块报酬,男经纪人直接终结话题。连原本安排模特来面试的机会都取消了。三千,丢你个嗨!咱公司模特可不止这个“价格”呢,安排她们随便出去“应酬”一顿饭局也不止这个数……

    林想没有反驳,人家说的是实话,开模特经纪公司,不是为了给模特做“慈善事业”,是通过模特的专业工作来为公司赚取佣金,给模特开的报酬少,公司抽取的佣金就相对减少。人家没有兴趣接他这种小生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至于男经纪说的什么正经经纪公司的,林想才不以为意呢,也许模特是正经的,但经纪公司正不正经鬼知道,毕竟对方私下有没有偷偷写日记,他就不得得知了……

    出名的模特,其实本土也有,但林想没钱雇佣啊。比如,此时羊城比较有名气的超模李爱,大学毕业的美女学霸。99年福特FORD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华夏区总冠军。01年获得国际品牌华夏十大名模奖,02年获得华夏职业十大名模称号。光是这些光环加荣誉,估计没有个几万、十来万,人家甩都不会甩他一眼……

    再则,林想挑书模,除了身材样貌,更多的还是要与小说中的角色形象惬合。职业模特在他的选项中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硬朗的脸部线条、太过职业化的脸谱形象、超高的身高比例。林想要找的是有相对清新风格的青春女孩,而不是娇媚的“御姐”人物。所以在自己没有名气,又网络不发达的年代,符合这些要求的角色,无异于大海捞针,并且时间也很紧迫。林想要上课,只能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各种活动。再者找到合适的人物,还要找一个合适的摄影师,或者摄影工作室来拍摄照片。然后,角色的妆容、服饰搭配,拍摄地点什么的,林想一时头大。

    万事开头,真的挺难!

    林想咬牙想道:实在不行,叫上徐一笑来,或者干脆就自己上,出演男主角小北。想办法忽悠马璇来饰演女主角陈念。想到此,林想暗觉可行,最主要的是便宜。几乎不用花钱,也许一顿猪脚饭、烧鸭饭就可以打发。朋友嘛,不就是拿来利用的,唔,是相互帮助……

    不过,这是最坏的打算。

    还得从长计议,自己倒是好说,早已有“名扬四海”的计划,出不出名的无所谓。但徐一笑和马璇不好说。大家都是高中同学,需要读书上课。拍摄书籍写真,又是一本将来注定要大火的小说书,作为书中“男女主角”人物出现,难免受到影响。名利是把双刃剑,出名有好也有坏,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

    林想没有轻易下决定。

    在模特经纪公司碰了个钉子,林想无奈告辞。

    再次乘电梯下楼,准备再去其他模特公司碰碰运气。

    他不相信,在这几百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连一两个合适人选都找不到。海底捞针就海底捞针,就是干!

    要不是兜里没有几个“钢镚”,他甚至想直奔“北电”,“上影”校门口去,直接照后世记忆里的名单“按图索骥”!

    林想不由得感叹:自己估计是所有“魂穿”大军中最“垃圾”的存在了,别人到第八章估计都是主角世界的半个CEO了,而自己还在为“第一件事”的成败在奔波。对不起!给各位“魂穿”大佬丢脸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