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跪下
繁体版

第114章 十小姐

    顾秋霜听嬷嬷说得轻松,但是顾秋霜才不相信真的那样轻松,有些不乐意的说:“府上那么多下人,哪需要嬷嬷帮忙,我看就是他们趁机偷懒。”

    嬷嬷拍了下顾秋霜手,力道不大,告诫道:“小姐,这话可别乱说,侧妃娘娘生产,哪有人敢偷懒,被知道可是要重罚的。”

    顾秋霜心里不以为然,嘴上还是应承道:“嬷嬷,在自己院子里说几句而已,我又不会到处乱说。”

    “就怕小姐说惯了嘴,所以最好别说。”嬷嬷谨慎的说,又对小鱼敲打道:“小鱼,你监督小姐,知道吗?小姐要做什么记得要拦着,或者跟着,小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小鱼心头一紧,猜到嬷嬷在说刚才的事,点头说:“嬷嬷,奴婢会寸步不离的看着小姐的。”

    嬷嬷看着屋里桌上的点心,目光看着顾秋霜,顾秋霜有些讨好的笑着说:“嬷嬷,这是府里的神仙送的点心,特别好吃,我给嬷嬷和小鱼留了两块。”

    嬷嬷放下食盒,把里面的饭菜拿出来,并没有说话,让顾秋霜心里没底。

    顾秋霜是个憋不住话的,说:“嬷嬷,不要不理我嘛!”

    嬷嬷又冷着脸说:“小姐,你如今已经九岁了,已经长大了,奴婢身份卑微,您是主子,对奴婢卑微讨乖让其他人知道会重罚奴婢,奴婢如何不要紧,可是您会让许多人笑话,这让黄姨娘在九泉之下如何安心。”

    顾秋霜被说教了一通,她又不是真正的小孩子,也能理解嬷嬷的用心,说:“嬷嬷,我明白了,我以后在外人面前不会这样,可是嬷嬷对我很重要,我喜欢这样依赖嬷嬷。”

    嬷嬷心里很无奈,她家小姐自小就这个性格,以前她心软就没有纠正,可想到现在已经长大了,再过几年都要成亲了,只能狠下心教。

    嬷嬷无奈的说教道:“小姐,主仆之间也讲解平衡之道,奴婢要是有坏心思,您怕是连骨头渣子都不剩,您明白这个道理吗?”

    顾秋霜当然知道了,她看的小说可不是白看的,只是一直装很累的,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想法很简单,即使是演员也不可能一直演着一个心里不喜的角色。

    顾秋霜没有敷衍,认真的回答道:“嬷嬷,我知道你为我好,我没有在外头这样,只不过嬷嬷和小鱼都是我信任的人,我才会这样轻松自在。”

    嬷嬷不知道顾秋霜是不是真的懂了,又说:“小姐,如今我们还人少,再过几月我们院里要挑多几个下人,为了您好,从现在开始,您要开始改。”

    顾秋霜没有多想,问:“为什么要挑人进来?”

    嬷嬷有些无奈的把顾秋霜小手放盆里洗手,然后小鱼又端着水盆离开,嬷嬷给顾秋霜递上筷子,让顾秋霜吃饭。

    嬷嬷才说:“小姐如今快十岁了,虽说您不受宠,可是这年纪的闺阁小姐都要开始参加各种宴会,您晚了两年多,现在也不能再晚下去了,所以要安排多些丫鬟伺候,小姐的礼仪和琴棋书画都要重新学习。”

    顾秋霜想想就不喜欢,做这么个小姐要学那么多,那么忙,就是为了以后嫁得好一些,这辈子就差不多结束了,她才不要。

    嬷嬷看顾秋霜模样就知道她不喜欢,可这没有办法,以前小姐在府上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又没有亲娘帮衬,王爷都不一样记得府里的十小姐。

    突然,小鱼跑进屋里说:“小姐,王妃派人送了三个丫鬟,一个嬷嬷过来,就在院里。”

    顾秋霜奇怪为什么王妃突然送人过来,不过还是放下筷子,走了出去。

    院子里站了五人,为首的女人姿色不错,气质优雅,她说:“十小姐,奴婢金玲是王妃身边贴身丫鬟,王妃听闻芳香院下人少,就派奴婢送几个人过来帮忙,待买过几日人牙子进府,再请小姐亲自挑选喜欢的丫鬟。”

    顾秋霜没有想到王妃身边的丫鬟气质都那么好,点头说:“今日有劳金玲姐姐了,就不耽误你回去复命了。”

    金玲面上依旧恭敬,说:“奴婢先告辞了。”

    人一走,顾秋霜看着这四人,有些不耐烦管这些,对嬷嬷说:“嬷嬷,你看着安排,我去吃饭了。”

    嬷嬷虽然不太满意顾秋霜刚才的表现,可还是按耐下来,带着管事嬷嬷的架势说:“都叫什么名?”

    那个比嬷嬷年纪还大的女人说:“奴婢王陈氏翠芬。”

    然后王嬷嬷排着过去的十二岁丫鬟说:“奴婢好兰。”

    “奴婢好喜。”

    “奴婢好云。”

    王嬷嬷身材比较壮实,看着有些老实,好兰看着稳重些,好喜看着活泼稚嫩些,好云看出性格比较软,手上也粗糙些,是个认真干活的。

    嬷嬷点头,指着不远处的门说:“你们先去收拾那屋,以后就住那里,好兰先负责看院子和报信。”

    嬷嬷没有再安排什么,就进屋找顾秋霜说话了。

    顾秋霜在屋里吃了几口菜就不吃了,还不如点心味道好吃,而且她又吃饱了,就让嬷嬷和小鱼吃。

    嬷嬷有些忧愁的说:“小姐,现在话可不能乱说了,方才您那样说话,那金玲要是心里不舒服,往王妃耳边吹风就不好了。”

    顾秋霜也是没办法的事,她院子什么都没有,想学别人给银子贿赂都不行,每个月才二两月银,嬷嬷都省了下来,今年特意去买棉花,准备用前年的布给她做多几套冬衣,还有剩下的存着,万一生病什么的还能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