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开始进化的海族
繁体版

第十六章 内环

    由于体型的变大,小家的空间已经有些小了。

    但对林而言,问题不是很大,只要是嘴能通过的地方,就能把自己塞进去。

    跟猫一样,基本上是液体生物。

    回到家的时候,小汤圆不在,林等到晚上,也不见两只小汤圆回来。

    林只好默默等待,除此外并无他法,从晚上等到天明,从天明又等到夜深,阳光再次洒向海底的时候,林拖着身体离开了小家,留下一个孤零零的海胆。

    门外有点洁癖的螳螂哥见到林出来,有些畏惧的躲远了些。

    现在的林,可比它大的多了,要不是林没有表现出攻击性,它指定是没法安心住下去的。

    林开始一天的工作,附近很多种类的生物,林都尝过了,捕猎的流程已经在熟悉不过,这次,林更多想试一试夜间行动。

    不过到了晚上,林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夜间捕猎的难度。

    最主要的是,视线的限制太大,晚上很难观察附近情况。

    林也只好把自己整个埋进沙里,挖三填一,以此度过夜晚,或是找个临时的住处。

    也不回家,驻扎在一个地方,隔几天才会回家一次,这样一来就不用浪费赶路的时间,而每隔一段时间,林就会换个狩猎地。

    林也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随着范围的扩大,那个家的重要性越来越低。

    也越来越像一个野生动物,四处为家,平日里也不多思考,发呆着放空脑子。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玩闹,无尽的孤独包围着林,也只有放空大脑,才会感到片刻的宁静。

    等待着中的机会依然渺茫,甚至让林怀疑是否能有这样的机会。

    就像是守着一座孤岛,等待着一艏来船。

    一天又一天过去,重复的只有绝望。

    这一天晚上,一成不变的风景有了变化,海里下起大雪。

    起初只是飘起小雪,跟着越下越大,直到整个海里都是茫茫的大雪,遮蔽住整个视野。

    隐约间,海里传来一声声鲸鸣,震荡着水波,抵达林的身周。

    这是...

    蜉蝣生物大爆发。

    一种海底的自然景象。

    林从沙中爬出,对着大雪张开了嘴巴。

    这些细小的雪点都是蜉蝣生物,类似小虾的桡足类。

    这是食物的海洋,遍地都是吃的。

    各类鱼群都陷入了狂欢,追逐着大雪,在海里畅游。

    林看着这一幕,呆愣了良久,脑子开始转动起来,努力深扒着脑海深处的记忆。

    蜉蝣生物会跟随洋流活动,不如说,是洋流裹挟着蜉蝣生物活动,洋流的蜉蝣生物资源有多有少。

    但要形成如此高密度富集的区域,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最重要的因素是地形,可以简单形容为,一个类似布袋的地区,对着洋流,在洋流不断的冲刷下,兜住了蜉蝣生物。

    但在大雪形成之初,林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海岸线。

    这有点不对劲。

    林唯一能够确认的,今天应该是满月,潮汐力最强的一天。

    根据阴阳历,每月十五前后两日必定为满月,前后两次满月相距29天。

    如果还是在地球上,就必定如此,从今天开始计算日期,那么根据满月规律,就能确认这里是哪里。

    但下一次满月并不好确认,上浮对林而言有些危险。

    身上这些肉,对一些米级鱼类而言,是一块大肥肉。

    自身游速慢,四周也没有提供躲避的遮掩物。

    为了确认这种事,太冒险。

    这场大雪没有持续多久,或者说,接下来更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林看着身后逐渐远离的雪区,不止眼前,脑子也豁然开朗。

    经常跑车的会遇见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一个叫追着雨跑,一个叫被雨追着跑,你能看见一块区域大雨倾盆,另一个区域则滴雨不下。

    这个现象指向了一件事,林身下这个岛,在海里移动着。

    林很难想象这种庞大的生物是如何活动的,需要多强劲的动力才能推进,但在林生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推着一座巨型岛屿在海里移动。

    这很匪夷所思。

    但很快,林意识到另一件事,既然这个大家伙在海里巡航,那么就意味自己有机会靠岸。

    轻松到,下船,挥手,说再见。

    如果她会靠岸的话。

    一瞬间,林又支棱了起来。

    这不是很有希望嘛。

    果然,天无绝兔之路。

    不过在那之前,林需要对这地方进行更多的探索,目前为止,依然了解的有限。

    首先整理下目前的情报,除了只见过一次的海王类,这些异常的生物,大部分的生物还处于林的常识范围之中,也就是普通的野生动物,哪怕其中一些动物很大,依然是普通野生动物。

    其次,整个岛屿的构造,是中间高四面低,平缓的向下延伸。

    类比城市构造,上海是井字型,重庆是立体3D的线团迷宫型,这里是类似BJ的环型,根据珊瑚带,可以分为内环与外环,一环到五环这样。

    林目前所在的区域,处于内环与外环的交接处,不算太边远的地区。

    按照一般道理,肯定是越往内环,越繁华。

    此前林有想过向内探索,但考虑到危险性,一直没有执行。

    而现在,林也有能力去试一试深浅了。

    做好决定,第二天林就开始行动,爬出砂砾时,露出一副啃食干净的大鱼骨架,从骨架判断,它有林两个大,至少七十厘米的体型,接近一米。

    换在淡水里,已经是能够称霸鱼塘的巨无霸了。

    相差不止两倍的重量,如此离谱的体型对比,很难想象一只可爱的小海兔,是如何制服这种大型鱼类的。

    小小海兔早已今非昔比,如今在这海中,绝非鳝类。

    第一天的路上,秉持着谨慎,林的前进依然小心翼翼。

    到了第二天,正式进入内环。

    刚一进入,各种各样的生物迷花了林的双眼,有很多是林之前在外环没有见过,也叫不上名字的生物。

    远远的,林就见到了许多鲨鱼,不停的游动着。

    并不是什么大鲨鱼,体型普遍在一米以下,是一种性情凶猛的食肉鱼类。

    看眼睛视力不太好的样子,与之相对的,嗅觉很灵敏。

    虎鲸为什么爱吃鲨鱼肝,因为那是鲨鱼身上最富有营养价值的部位。

    林想尝尝了。

    不由伸出舌头舔了舔嘴。

    这是特化型的嘴,源自亲戚鸡心螺,本身从齿舌演化而来。

    一只鸡心螺的毒素,足够毙命十个成年人。

    由于体型的原因,不管是毒素剂量,还是射程距离,破甲威力,林更胜鸡心螺百倍。

    平时收纳在嘴中,用时如鱼叉射出。

    一击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