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曾咀当保安
繁体版

3 当保安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打开报纸找工作,一则消息印入眼帘:苍港骨灰龕場請夜更保安月薪港币13000。

    有專車接送但要不怕2样东西就是“要不怕黑、不怕鬼”,皆因工作地點為靈灰安置所,即骨灰龕場,而且工作時間為晚間,一般而言較少人會於該時段出入骨灰安置所。

    陈自在想工资不高,好还在环境附合他的要求,而且里面行事自由,没有人管。

    工作内容只是查看各种设施,比如水管,灯,卫生,保证其能正常运转就可以了。陈自在祖上就是驱鬼的,对个社恐来说,那种环境简直就是他的舒适区。

    他很高兴的拿起手机就按着报纸上登出的电话号码拔了过去。

    对面接了电话,跟他讲了面试地点,还特意叫他当天带齐生活用品,说是即见即请。

    陈自在环视了家里一周,拿了个背包,里面装上衣物洗漱用品就打算上路。

    正出门时,有一个玩意儿突然从房梁上掉下来,叮的一声弹跳到他脚上把他吓了一跳。

    他捡起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个铃铛。

    这个铃铛原名叫三清铃,高约二十厘米,口径约九厘米,用黄铜制造。

    三清铃上刻有符咒、神像、经文,还装饰以金银玉器,光彩照人,精美异常。

    柄尾部分为三叉,类似于三叉戟样式,也像汉字的“山”字形,其含义象征三清。

    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陈自在想着三清铃的另一个主要用途就是驱魔降妖的法器。

    在道教文化中,铜铃发出的“叮铛”之声,在神和人听来,清脆悦耳,安魂宁神,但神人所喜,必为妖魔鬼怪所厌,正所谓“振动法铃,神鬼咸钦”。

    三清铃能迎请三清降临,那妖邪、鬼魅、僵尸之流自然心惊胆战,魂飞魄散。

    这还是他小时候,他老爹教的。

    这个铃铛也是他老爹从老家带过来做个念想的。

    这些年过去了,陈自在以为这个东西早就不见了,没想到原来被他老爹藏在了房梁上。

    因是个不值钱的东西,陈自在也没放在眼里。

    原本打算顺手丢到垃圾筒里的,后来想了一想,又放进了背包。

    他老爹一走,家里真的是一无所有,这个老爹的遗物就放在身边,当个纪念吧,反正也不占地方。

    陈自在先坐了地铁,再搭一个小时一班的巴士进到深山老林来到了叫曾咀的地方。

    陈自在在网上查过,说曾咀是香港新界屯門區西部的一個地方,曾經有沙灘和岩岸,並有一條同名的村落。

    村內曾有BBC向中國大陸進行心戰廣播的發射站。

    1993年,湧浪、曾咀和稔灣分別興建龍鼓灘發電廠、曾咀煤灰湖和新界西堆填區,村民遷出,從此曾咀變得人跡罕至。

    現時曾咀昔日居住的痕跡只剩下一座洪聖廟。

    隨着中華電力把曾咀煤灰湖分批交還政府,當局在已乾涸的煤灰湖上開發不同設施:其中東湖已建成區,中湖的西側已建成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而未乾涸西湖的開發仍有待研。

    一路上大片大片的树林绿意盎然,让从小呆在闹市区见惯了水泥高楼的陈自在心情很舒畅。

    到地方下了车。他发现这个骨灰安置所是因新修,所以地方很空旷很干净。

    而且人特别少,环境布置并不复杂,只有一幢四面通风的七层主楼,边上有些简单园艺喷水池和绿化带,再外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

    风吹过来吹到人的身上特别舒服,因陈自在来的时候是夏天,也不知道冬天怎样,估计会很冷。

    陈自在边走边想,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个中年男人,自称是保安主管,带他来到一楼的办公室就开始面试。

    主管看了一下陈自在的保安证,复印了下他的身份证,然后叫他填了一个表贴了张照片上去,就算他入职了。

    主管说这里是两班倒制,白班是两位同事,晚班是他加另外一位同事,一共四位。

    然后带他去了职工宿舍。宿舍是一人一间的,里面是个套间,虽然小,但是应有尽有,双人床,空调,卫生间,洗衣机,热水器,还有电磁炉都有了,是之前职工留下的,陈自在更觉得满意。

    等主管告辞离去,他坐在床边心想,这里他打算呆上一辈子了,至于将来交友娶妻,他不愿意。现在的女孩子那么娇气,真不好相处,陈自在不想为自己添太多麻烦。

    孤单是孤单了点,无所谓。人生在世总没有万全之法,能找份喜欢的工作,在这么如意的工作环境,他也不敢奢求太多了。

    陈自在把包里的衣服摆在了床下面的柜子里,柜子不大,好在他的衣服也不多,就是换洗三套刚好够用。

    再摆了毛巾,牙刷,牙膏,纸巾在洗手间里。拿毛巾的时候,三清铃也被带了出来。

    陈自在放好东西,仔细看了看三清铃,虽然很久没用过了,上面却没有任何灰尘还有铜锈,他把三清铃放到床边的桌子上,然后就走了出去,打算熟悉熟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