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小皇叔
繁体版

第一百零二章 步人重甲 攻城石炮!

    中型骑兵在机动灵活上不如轻骑,在防御冲锋上不如重骑。但反过来说也是同时具备了二者的优点。

    强悍的综合性能使其可以适应各种战斗环境,属于实用性较强的类型。

    规模暂定为五千人,与轻骑一样都是一人两马,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其长途奔袭的能力。

    如今渭南郡中有募兵两万多,除去以上所说的还有着一万多人,这部分全部编入步兵建制。

    而具体兵种自然也早有规划,便是最为强悍的重甲步卒。具体参照,便是北宋时期的步人甲士。

    这是一支极为强大的军队,不仅军纪森严,每个士兵身上更是穿着厚重的铠甲。

    步人甲以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

    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式铠甲,防御能力堪称恐怖。

    步人甲由一千八百多枚甲叶组成,一般重量大五十八宋斤,同时还通过可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重量会进一步上升。

    后规定步兵铠甲以六十斤为限,而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则定为七十斤极限。

    至于弓箭手需要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也在六十斤上下。而弩射手的铠甲定要稍轻一些,大多在五十斤左右。

    如果说重甲骑兵的作用是撕裂阵型与碾压敌军,那重型步卒的使命便是近身厮杀,使用一切手段将面前的敌人变成一具尸体。

    这无疑是项严苛的要求,所以在新军完成编练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负重与抗压训练。为的就是提前适应重甲与战场所带来的压力。

    此事一直都是由阙来负责,在他的训练下,那些士兵虽然不能与铁鹰锐士相比,但去也具备的精锐的潜质。

    不仅气力有了大幅度提升,纪律性更是不用多说。一声令下,哪怕面前是荆棘丛林,也能光着身子一声不吭的爬过去。

    而无论是打造出这样一支军队,还是扩充骑兵,都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需要克服,那就是钢铁产量。

    虽然工匠们已经尽力了,但想要达成目标依旧还需要很长时间。

    没办法,在这个落后的半奴隶制社会,无论是冶炼钢铁还是打造铁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与时间。

    除非水力系统能够完成,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而正当其想到这里的时候,一名侍卫却是快步走来,禀报道:“君上,公输小姐回来了,还有不少人随同!”

    听到这话,子祤当即回过神来问道:“她们在何处?”

    侍卫回道:“一路奔波而来,如今正准备去休息,要不要立即传唤?”

    子祤摆了摆手:“不必了,让她们好好歇息一下吧,等明日再见吧。”

    “诺。”

    子祤微微一笑,公输玉儿离开有大半年时间了,要不是随行的锐士偶尔还会送些情报过来,他都要怀疑对方是不是跑路了。

    虽然有不少话要询问,但作为上级还是应该多体谅下属,毕竟那么长时间都等了也不差这一天半天的功夫。

    第二日一大早,公输玉儿便主动带着一群人前来拜访,大致讲述了一下这半年多所经历的事。

    虽然过程有着些许波折,但总的来说还算顺利,而且还将散落在齐鲁之地的公输族人也给带了回来,约莫有三四十人。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要知道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就是科技人才。公输家族的这批人,完全可以作为格物院的班底。

    看着面前的男男女女,子祤脸上满是温和笑容,十分客气的问候了一番,并做出保证会重用他们。

    这可不是场面话,因为第二天他就交给了对方一個重要任务。

    看着手中的图纸,公输玉儿神色一动,开口问道:“这是投石车吗,看着有些不太一样。”

    子祤回道:“算是吧,不过我将其称之为回回炮。”

    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阳炮,用于战争攻守的武器。虽然名叫炮但却并非火器,而是在古代抛石机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器械。

    经过改进创新后变得更加先进、威力也更加巨大。它可发射重三百斤的石弹,最大射程更是可达到惊人的四百米!

    回回炮本质上是一种配重式投石机,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重物,另一端装炮石。

    发射前,先将放置炮石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

    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放开或砍断绳索,让重物的一端瞬间落下,石弹便借力抛出,击中目标。

    抛石机发射的巨大石弹足以撼动最为坚固的砖石结构的防御工事,同时还方便攻城步兵用云梯或其它方式越过城墙。

    原理上是利用了重力势能通过杠杆向炮弹体传递,使用时需要在杠杆的另一头安置了非常沉重的配重。

    在发射炮弹的时候先将该配重提起,将人力或畜力以重力势能的方式存储在配重中,再猛地落下。

    配重存储的重力势能借助杠杆传递给炮弹,这样的炮弹便更加威力绝伦,是战争攻守城冷兵器发展到巅峰的形态。

    它的威力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来说,宋代的襄阳城足够坚固了吧。

    其起源于春秋初期,是楚国北方的一个大型军事渡口。

    体系的军事建造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雄踞汉水中游,历史久远。

    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最著名的建筑防御体系之一。

    总长为七千多米,城垣上设置垛堞四千多个,城池南北长约一千七百米,东西宽一千五百米。

    不仅有着汉水作为天然屏障,余下三面更是阔若湖面的护城河,宽面宽一百八十米、深近三米,最宽处达二百五十米,是全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

    可即便是如此雄城,依旧被硬生生击垮。回回炮击发之下,声震天地,所过之处摧枯拉朽,入地七尺,势如雷霆,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