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小皇叔
繁体版

第九十五章 全歼匈奴 韩非归国!

    北疆之地,数万匈奴被彻底扫平,凡是没有及时逃离的士兵都变成了一具具尸体。

    两个时辰之后,战场清理完成,将有用的武器完成回收。经过大半日的激战,天色逐渐暗下来,在夕阳的映射下,鲜血浸染的地面更多出几分猩红。

    “就地驻扎休整!”

    子祤发出命令,让所有将士下马休息。

    虽然这一战的折损看上去并不是很多,但激烈程度却超乎想象,平均下来每个人的手中都有几十条匈奴性命。

    无论是精神还是躯体都已经十分疲惫,紧绷的心弦必须要得到松缓。

    这时,影摘下厚重的头盔,开口道:“君上,如今匈奴大军已被击败。咱们接下来要回去吗?”

    “不要急,既然大老远跑了一趟,自然要把问题处理的干净些。”

    子祤平静的说道。

    “君上的意思是……”

    子祤回道:“别忘了,陇西郡还有几万匈奴堵着呢。”

    闻言,影也是明白了,之前为了调虎离山,匈奴特意派出了数万兵马涌来牵制秦军。

    如今匈奴援军几乎全军覆没,陇西那边的士兵就成为的孤军。

    而在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十分有限,消息要传过去估计还需要一些时间。

    也就是说,那几万匈奴还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若是在此时出其不意从后方突袭,结果可想而知……

    数日之后,陇西边境,一场大战展开。

    原本驻扎此处的四万多名匈奴士兵还在休息时,忽然间感觉到一阵剧烈的马蹄震动之声。

    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千人规模的轻骑便冲了过来,展开无比冰冷的屠杀。

    与此同时,重骑也毫不留情的从另一个方向杀入中军,有些人甚至连武器都没拿起来就死在了马蹄之下。

    而如此动静也惊到了,陇西城内的秦军,看着外面匈奴一片人仰马翻的场景一时间都愣住了,不知是怎么回事。

    直到写着“秦”字的玄色旌旗飘荡才反应过来,是大秦的援兵到了。

    当即没有任何犹豫,数万大军直接出城,与前者一同夹击敌军。

    如此合围之下,匈奴军队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之力,成片的倒在地上。不过一个多时辰,便几乎全军覆没。

    关隘守将看着那一身铁甲的骑兵,心中微微一惊,虽然打着大秦旗号,但他却不记得国内还有如此装备的精锐。

    一千多人就冲垮了敌人数万大军,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折损。

    正当其疑惑之时,子祤翻身下马,开口道:“吾乃大秦安平君,听闻匈奴叩边,特来支援!”

    “安平君?”

    守将神色一动,他听闻安平君数年前就去了封地,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见其眼中的警惕之色,子祤当即取出鹿卢剑,开口道:“定秦剑当面,如大王亲临!”

    看着前者手中长剑,守将顿时行礼:“末将拜见安平君!”

    作为大秦镇国之剑,是天下间独一无二的,看到此物他就知道面前之人的身份属实。随后就将一行人马迎入城中款待了一番。

    在完成补给之后,子祤便率领锐士们返回了渭南。

    抵达封地,还不待其好好休息一下,蒙家兄弟就找上门来,并且汇报了两個重要消息。

    首先,自然是关于煤田之事,这是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变故。那就是运往韩国售卖的雪盐,在半路上被劫走了。

    听到这话,子祤当即回忆了起来。

    韩乃是周王氏分封的诸侯国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

    周武王灭商后,周朝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

    开国君主,建都于阳翟。

    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有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

    由于七国间韩地处诸国包围之中,发展空间不足,国土面积又小,导致一直都难以伸展,屡遭其他六国攻伐。

    至韩昭侯在位时,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军备。使韩国国力大增,十数年间,诸侯无敢入侵者。

    中原霸主晋国遭遇内乱,分为了韩、赵、魏三家。

    韩氏立国之后多有征战,其中最大的战绩是吞灭了春秋小霸之一的郑国,迁都郑城,定名为新郑。

    在昭侯时的短暂强盛之后,韩国迅速衰落。屡遭列强欺凌,早年已经为魏齐之间的争霸资本。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那特殊的地理位置。

    三晋虽相邻,但魏国在李悝变法之后迅速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天下霸主。期仗着兵强马壮多攻赵韩两国,使得三晋冲突加剧。

    当此之时,韩国已经穷弱,在位的韩昭侯起用京人申不害发动了变法。

    申不害是法家术派名士,术治派的开创者。术治而能归于法家,以承认国法为前提,以力行变法为己任。

    此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问题,但并未从本质上变革。

    秦楚争霸时,秦又要挟韩魏共同伐楚,使其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

    二十多年前,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

    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而作为夹在中间的弱势存在却只能左右摇摆,想方设法的存活下去。

    如今依旧如此,就连刚返回故土的韩非也为此操碎了心。

    他是韩国宗室贵族,曾自学道家老子思想,又拜儒家荀卿为师,兼采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等三家学说之长。

    以儒家与道家的学说为本,发扬法家,集法家思想的大成。虽师从荀子,但观念与其不同,没有承袭儒家思想。

    而是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

    韩非身为韩国的公子,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其励精图治,但韩安却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

    直到现在,国内积患已深,周边列国窥伺。韩注定成为强者问鼎天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