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采办使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博陵崔氏子弟

    待到小二离开,叶寒星关了房门。

    迈步来到楼下大堂。

    花了五十文钱,让后厨的人随便弄了点东西,在大堂吃了一顿晚饭。

    来到了街市,

    他一边走着,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一路走过,发现今天的大街上颇有不同。

    按理来说接近城中的宵禁时间了,

    往常这个时候,人们都呆在家里的居多。

    今天依然颇为热闹。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头巷尾,人声鼎沸。

    来来往往的人们或步行,或骑马,或坐轿,

    街头的商贩们则忙着吆喝着招揽生意。

    各种各样的物品摆满了货架,五彩斑斓的灯笼高高挂起,仿佛将整条街道装点得如梦如幻。

    随便找了路人一问,方才知道原因。

    原来今日是中秋节。

    唐朝这个时候的中秋节还不叫中秋节,只不过民间习俗,八月十五有祭月活动。

    这时节,男男女女都会穿戴一新,来到河边放水灯。

    男子祈愿自己早步蟾官,高攀仙桂,觅得佳人。

    女子则祈愿自己貌赛西施,颜如碧玉,寻得良人。

    叶寒星看得一时兴起,便也随大流,在街边小贩的手里,花了几文钱买了一盏小水灯,并且让摊主在小水灯上写下了他的宏愿:

    年年顺景财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长

    他来到河边,靠近岸边有个亲水平台,迈步拾级而下,来到了临水汀步边。

    小心地将充满希冀的小水灯放入水中。

    水灯与水灯模样的灯船,宛如夜空中的精灵,随水流漂荡。

    它们轻轻地荡漾在河水中,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

    河水里,倒影随着灯光的移动而一闪一闪,仿佛在跳动着一首首欢快的旋律。

    那灯光,绰约多姿,散发出温暖而神秘的光芒。

    它照亮了河水,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这些灯光汇集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璀璨灯河,如同银河坠落人间,美得令人惊叹。

    那灯河在夜色中蜿蜒前行,像一条巨龙腾云驾雾,在黑暗中熠熠生辉。它照亮了夜空,也点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与期盼。

    每个人的目光都随着灯河的流动而移动,每个人的心都被这美丽的景象所触动。

    天上银河和地上的灯河相互辉映。

    这一刻,灯河灿烂得仿佛天上的星河一般。

    中秋月圆,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

    而此情此景,再美再绚烂,他却只能孤身一人独赏。

    真是无处话凄凉!

    为了使自己不陷入这种低迷的情绪中,他想起了网络上的一个段子。

    他站起身,摸了摸不存在的胡须,吟了一首打油诗,纯属发泄:

    “看这风景美如画,本想吟诗赠天下。奈何自己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下。”

    吟罢,自己还摇头晃脑的重复道:哎!~没文化啊没文化!

    “噗嗤”

    旁边一个人听到叶寒星的打油诗,捂着嘴在偷笑。

    叶寒星循着声音疑惑的向他看去,

    那人穿着一件绯色细丝织锦缎长袍,这种绯红色在夜幕下显得尤为鲜艳,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

    长袍的质地光滑如水,一看便知是上等丝织品,其上的细丝织锦在灯光下流转着诱人的光泽。

    外面,他又套上了一件广袖罩衫。

    宽大的袖口随着他的动作轻轻飘动,宛如飞翔的羽翼。

    腰间,他系着一根碧玉蹀躞带。

    那碧玉温润如玉,宛如一潭清澈的湖水。

    在这根碧玉带上,还悬挂着一柄华丽的佩剑。

    那剑的华丽程度,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打个比方吧,那剑柄上镶嵌的装饰宝石之大、之华贵,就是叶寒星看一眼都感觉有点瞠目结舌的程度。

    剑鞘上镶嵌着各色宝石,在月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那哪里是剑呀?那就是行走的宝石库啊!

    活脱脱的有钱人呀!~

    然而,这剑被这位公子佩带,一点都没有暴发户气质。

    相反,这人整体气质面如美玉,飘逸若仙。

    当然,也有可能叶寒星主要是看脸,

    这人长得就有一副仙气。

    加上这身装扮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搭配的,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他的品味和个性。

    在夜色中显得尤为挺拔,与这华丽的服饰相得益彰,更显出他的英俊与不凡。

    怎么?

    随便逛个街,就能遇到这么俊逸灵秀的人物?

    难道是……诗仙李白来岭南游玩来了?

    也不能啊!!

    现在是天宝三载的中秋时节,李白这个时候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吧?

    他应该没这么年轻啊!

    但见那人来了以后,本来人头攒动、热闹不已的河边亲水平台上,形成一片真空地带。

    却原来他身后,有七八个年轻健壮的仆从,排成一排,形成一道人墙,将这位公子与周围其它的百姓相隔开来。

    这些仆从都高大健壮、皮肤黝黑,看上去孔武有力。

    难道……这些仆从,就是传说中的盛唐贵族三大享受之一的:昆仑奴?

    而那位年轻公子的左右两侧,还跟着两个长相颇为俊美的年轻侍仆。

    每个侍仆手中拿的东西都不一样。

    左边的那个一手举着扇子,一手拎着扇袋,十分殷勤的给自家公子打扇。

    右边的那个托着一盏样式繁复的水灯船,候在一旁。

    那位公子只是眼神瞟了一眼,手一伸。

    右边的侍仆立刻上前一步,将手中的水灯船递到公子的手中。

    那灯船中心的火苗,随着他的笑而一颤一颤的。

    叶寒星心里有些奇怪,

    摇了摇头。

    这谁啊?

    这么大派头?

    那人见被人发现他在偷笑,立马正形了起来。

    弯下腰,轻轻将水灯放入河水中。

    再站起身时,又看到叶寒星一脸疑惑又无辜的表情,又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叶寒星心中满是不解。

    “一首打油诗而已,有这么好笑吗?跟点了笑穴似的。”

    叶寒星心里嘀咕着,他不禁对古代人的笑点产生了质疑,

    “这古代人的笑点也太低了吧!”

    他忍不住摇了摇头,对这突如其来的笑声感到有些不适应。

    叶寒星轻轻地咳了一声,希望能引起那位正在狂笑的朋友的注意。

    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一头雾水地呆立,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他决定礼貌地询问对方的看法。

    “兄台有何高见?”叶寒星问道。

    他的语气尽量平和,没有流露出不满或者催促,只是想简单地了解一下这位朋友的看法。

    言下之意就是说:我说我的,你听你的,随便笑笑就得了,还笑个没完没了。

    笑个屁呀笑!!

    谁知那人还真的跟点了笑穴似的,一直笑个没停。

    叶寒星也摆烂了,扭过头去依旧看那河里的水灯。

    笑吧!笑吧!

    笑不死你!

    待到那人笑够了,抹了抹笑出来的眼泪。

    “在下崔柏,表字英豪。”

    叶寒星听到他自我介绍的声音,回过头去,也自我介绍道:“在下姓叶,表字寒星。”

    正打算看看那人又起什么妖蛾子。

    谁知那人看上去派头很大,十足是个纨绔。

    但其实十分有礼,整了整衣冠,郑重地向叶星寒躬身深辑,行了个大礼。

    致歉道:“这位兄台对不住了,愚弟失礼了!!”

    这个小兄弟,这规矩礼仪是刻进骨子里了呀!

    这礼行的!

    观他看似随意的举止,自有一股说不出的韵味。

    叶寒星也没有学过这古代的礼仪课,

    原身更是凄惨,也没有人教他这些,也就更不懂如何行礼了。

    只能跟着对方有样学样,躬身深辑,回了个大礼,“不打紧!不打紧!”

    他赶忙将叶寒星扶起,“诶~~叶兄怎么也行此大礼?是在下失礼在先。”

    说完他又细细的看了一眼叶寒星,笑着说道:“不过刚刚叶兄所吟的打油诗实在是太好笑了,愚弟实在是忍不住!”

    “唉~!非是我好笑,只是如此良辰美景,却没有诗词来相合,岂不可惜?”

    崔英豪强忍着笑意,点头道:“是极!是极!那叶兄现下想出什么妙笔了吗?”

    叶寒星也想啊!

    他要是能想出妙笔绝句,来震一震这些古人,岂不美哉?

    奈何诗词一道,他向来不通。跟古代的诗人相比,他确实算是胸无点墨。

    而这姓崔的又一脸狭促的看着他,想看他笑话的模样。

    没奈何,他只好借用一首辛弃疾的词,高声念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崔英豪听到叶寒星随口便吟出一首词,起先是一怔,随即抚掌长叹道:“好词!好词!!”

    “好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得此佳句,快哉快哉!!当浮一大白!”

    说完,他连忙伸手将叶寒星挽住,生怕他跑了似的,热情道:“寒星兄好文采!!今日你我兄弟有缘,何不痛饮一杯?”

    刚刚还是叶兄,这下连叶兄都直接改称为寒星兄了,这等直白热情的作派,把叶寒星吓了一大跳。

    随即,却被他所说的话臊的连连推拒,说道:“崔兄着实过誉了!!”

    “诶~~叫什么崔兄?我表字英豪,你就叫我英豪便可!”

    叶寒星从善如流,改口说道:“英豪兄过誉了!此首词非是我所作!乃是辛弃疾所写。”

    说完他双手一摊,做了个搞怪的表情:“兄弟我可不会写诗作词,不过是看到此情此景,由感而发,不由的想到了这首,借他的词一用罢了!”

    “辛弃疾?他也是岭南人士?何不请他一起过来一叙?痛饮几杯!“

    叶寒星尴尬了,他要如何对着一个唐朝人说宋朝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