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休明录
繁体版

第四十章 浩然正气

    除非能够禁绝这篇铭文,否则这种趋势就无法遏制。可是,这样的一篇雄文,又有谁有这个能力将其埋没呢?就算是当今圣上,恐怕也做不到。

    而且只怕是这篇奇文非但不会被掩藏,可能到不了明天,就会被传遍整个神都。

    张遇和石星源脸色苍白,嘴里一阵阵发苦,盯着昏迷躺在地上的黄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完了,完了,这下全都完了。

    不巧的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陋室铭》引发的天地异象,被其他人注意到,纷纷朝着事发地赶来。

    林厚、李应和张轮才读完整篇铭文,拍手称快。叶若若美目注视着梁泽,脸上热情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快哉,快哉。梁兄一文写尽了自己高洁的意向,有此主人,陋室又有何陋?”

    “有此一文,梁兄自可青史留名。”

    李应则是在一旁扼腕叹息:“唉,本来应该我是给阿泽研墨的人啊。这样一个具有荣焉的机会居然从我手中溜走,后悔,真是后悔。”

    看着面如死灰的张遇、石星源和躺在地上的黄城,张轮才还讥笑道:“这几个家伙以为凭借着一首歪诗和几句谣言便能让梁兄难堪,却不曾料到会遭受到天道的反噬,落得这般下场,真是咎由自取。”

    几人说话之间,天空中先后有几道青色身影疾驰而来。

    第一个到的是张行成,他是神都衙门的推正,在神都管辖的地域之中,可以催动官印的力量,发挥更强的实力。他在发现体仁坊这边出现天地异象之后,第一时间就掏出官印,全力催动,所以是首先赶到。

    张行成刚刚落地,又是两道身影先后落了下来。其中先到的那一位是梁泽的老熟人,国子监太学院的夫子王叔夜,之前曾做过梁泽的考官和引导梁泽入学国子监。后到的另一位则是一位穿着森绿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是体仁坊所在的西城主官西城通判陈浚泉。

    神都城规模庞大,管理愈发不易,所以在哲宗朝时期采纳宰相杜黄裳的建议将其一分为四,分设东、西、南、北城加强管辖,四区的最高职位皆是通判,为正六品官员,与京畿大县县令品级和职权相当。

    王叔夜刚才正在张行成那里做客,也发现了这里的动静,张行成催动官印赶过来之后,他也激发了儒家神通——平步青云,随着张行成疾驰而来。王叔夜是五品巅峰的夫子,差临门一脚就能突破到四品齐家境,全力催动之下速度很快,所以只是稍慢张行成几步。

    西城通判陈浚泉身为西城地区的父母官,对辖区内发生的事情自然是能及时的感应到,所以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三人刚刚赶到这里,就注意到异象的源头,那篇已经铭刻在墙壁之上的《陋室铭》。

    张行成认真品读一番,直接开口赞扬道:“小小短章,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起以山水喻引,则来不突;末引古结,则去不尽,中间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布置层次。末引‘何陋’之言,隐藏‘君子居之’四字在内,若全引便著迹,尤见其巧处。”

    陈浚泉读完了全篇,也是不由得赞叹:“至其词调之清丽,结构之浑成,则文虽不满百字,自具大雅。”

    王叔夜则是笔挺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盯着墙上的文字,似有所感。

    读过了文章,几人这才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梁泽,心中隐约有了猜测,这篇铭文应该和梁泽脱不开关系。

    陈浚泉主动开口介绍自己的身份:“本官是西城通判陈浚泉,刚才察觉此地有天地异象产生,所以来一探究竟。”

    张行成此前已经通过王叔夜和梁泽相识,此时无需再表明身份。

    梁泽主动向前见礼:“学生梁泽,见过王夫子、张大人、陈大人。”

    张行成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向梁泽确认自己的想法:“沛然,不必多礼。你可知这篇文章是何人所作。”

    梁泽答曰:“正是学生刚才所做。”

    张行成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甚好,甚好。”

    这时候,附近也有其他一些读书人被吸引了过来。

    张行成又注意到了狼狈不堪的张遇几人。

    这时候,林厚主动上前给张行成解释了前因后果。张行成和林家有渊源,算是文渊阁一派的官员,林厚自然是与他相识的。

    林厚的一番话,也让在场的其他人都明白了张遇几人为何会落得这般下场。

    在场的其他人,看向他们的眼神中,大多是鄙夷、不屑和嘲讽。

    此外,也有一些平素和张家交好的人,此刻确实觉得十分尴尬。

    张行成看着张遇说道:“身为读书人,不思奋进,却钻研歪门邪道,恶意中伤他人,为圣道所不容,你们今天的下场就是咎由自取。”

    陈浚泉也讥讽说:“哈哈,其实他们三个还做了一件好事。如果不是他们咄咄相逼,梁泽又怎么会做出这样一篇独断千古的“澄心”铭文。”

    陈浚泉虽然不属于任何派系,但是他平素为官清廉正直,不怕得罪人,而且一直痛惜大章江河日下的现状,对朝廷中以尚书左仆射秦槔为首的旧党多行绳营苟且之事感到不满,所以对张遇几人一点也不客气。

    周围其他人也议论纷纷。

    “文末以‘何陋之有’做结,诵法孔圣,足见作者德行之深厚,又岂是几个跳梁小丑可以恶意中伤的?”

    “身居陋室,却还能始终保持着高洁傲岸的初心,这份淡然确实是吾所远不能比矣,读之让人生愧。”

    “篇幅极短,格局确实甚大。行文单纯、简练,似是一篇精粹的诗。”

    “那黄城平素就仗着自己家的势力,行为乖张,今天终于是栽了跟头。”

    “哈哈,只能说是大快人心。今天回去之后,饭都能多吃二两。”说这话的这位兄台明显和黄城一行人是有仇怨的。

    当然,也有人害怕得罪张家及其背后的势力,不敢在这个地方再停留下去。

    “各位兄台,在下忽然想到家中还有事情要做,就不在此多停留了。”

    “哎呀,我这肚子突然有点不舒服,内急,要赶紧去解决啊。”

    不过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出头给三人说话。现在要是突然冒出来给张遇他们站台,不用说,肯定会成为新的众矢之的,就等着一人一口唾沫给淹死吧。

    最难受的还是张遇和石星源,两人现在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面上火辣辣的。二人现在都有些羡慕晕死过去的黄城了,至少他不用面对那么多人鄙夷的目光。

    就在张遇和石星源考虑要不要来个装晕逃避的时候,墙上的《陋室铭》又发生了变化。

    只见每个字迹之上都有光华流转,文字虽然没有动,却像是有了生命力一般,一股难以言说的气势从上面散发了出来。

    人群中有人惊呼:“是浩然正气。”

    “这篇文章居然养出了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不同于儒家修炼者普遍拥有的青气,它“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浩然正气运用于儒术之中,可使其针对妖邪魔物时威力倍增。养出浩然正气是儒家读书人追求的目标之一。可是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不能靠伪善或者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那些奸佞小人,一辈子也不可能积累出一丝一毫。

    因此,拥有浩然正气的人大多是真正德高望重的大儒,像是梁泽这样刚入九品就能养出浩然正气的人古往今来都是凤毛麟角,许多年都不会出现一个。

    梁泽的这篇《陋室铭》就产生了浩然正气,意味着从此之后梁泽也养出了浩然正气。这股浩然正气现在就是一颗种子,只要梁泽德行不辍,就会随着他境界的提升而不断茁壮成长,对他进行反哺,成为他的一大臂助。

    梁泽试着感应了一番,果然发现自己身体中的青气蕴含了另一种难以言语的能量,虽然量很微小却是气势磅礴,暗藏天地大道,二者相互联结、融合,使得自己实力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