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昼梦游实录
繁体版

反正不是我的人生

    最近和周围的人在聊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居然发现彼此之间的观念相差的这么多。虽然说求同存异是现状,三观这种东西本就没客观的评判标准和对错之分。但是在有一些东西强烈冲击自己的认知观念的时候,我就知道更应该做自己了。

    在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随波逐流,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就会不由自主的被带动过去。所以经常会有老师连续学生说“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

    以前只是在网上看到有这种渣男,以自己睡过多少人为骄傲的资本。如果说之前提到过的舔狗是以一种自虐式的自我感动无限度付出;那么这种人就是普信男。

    普信男这个词语从《奇葩说》里面火出圈的时候,我当时觉得非常极端和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会大力抨击,挑起不必要的性别对立。坏人男女老少不都有嘛。现在遇到一些事,认识一些人以后,才后知后觉万物存在都有它的意义。比如说“普信男”这个词语。

    舔狗们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导致女神生气,每天都活在一种极其紧张和卑微的状态之下。如果说舔狗是走的极端,那么另外一边极端“普信男”。他们抱着不尊重女性的大旗,觉得女性是他们的依附品和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丝毫看不到自己的条件劣势。

    古时候讲究“明媒正娶门当户对”还得是“媒妁之言八抬大轿”,放在近现代自由恋爱的背景之下也应该是“两情相悦双向奔赴”和“同甘共苦携手共进”

    但事实就是,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之间落差的矛盾,以及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发酵,这种极端人的数量越来越多。无论是舔狗还是普信男,都是恋爱里面的毒瘤。换句话说,可能他们从来都不觉得恋爱是应该这样子的,一方面觉得只是满足自己那可怜的满足感;另一方面有的人觉得只是玩玩而已,哪怕结婚以后自己也是这样的。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是会用大脑思考问题,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知道对错会分辨什么不能做。然而这种人他只觉得恋爱就是玩玩,那些女孩子就是好骗。

    老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虽然这句话存在很大的逻辑和事实的不协调冲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句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一些女孩子缺乏独自思考能力,被这种渣男三言两语骗过去,对面忽冷忽热不爱搭理反而还要倒贴上头,缺对于喜欢自己的人视而不见。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命中注定。

    我不是宣扬“受害者有问题”的理论,只是单纯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说,像我听到他们在讨论今天骗到了谁和在封校的时候干脆找个校内的,一次性和两个人在一起。这样的行为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只觉得唾弃。

    我唾弃的不仅仅是这种行为本身,更是这种思想的传播带来的危害性。在资本市场的压迫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度工业化带来的产能暴增的同时,感情这种感性的东西也随之泛滥。书信很难的年代一去不复返,诚然当下仍有诸多坚守初心的人们。他们在认真的面对生活和感情,对于自己的人生和爱情都加倍重视。在民政局的统计数据中,看到离婚数量一年比一年多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警惕起来,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结果。

    从当下最现实的一点说起就是不能随波逐流,面对这种观念更应该坚持本心才是。爱情从来都是真诚最好的搭档,如果始乱终弃图新鲜感,不经历风雨只顾着自己享受,最终是会走向自我毁灭的。

    还好,我最庆幸的是自己没有变成那样,并且过去现在和未来也不会这样。我觉得最基础和荣辱观和基本道德是刻在每一个人心里面的基石。毕竟是人而非低等动物,更应该明白法律作为道德的最下限,对自己的人生负最基本的责任。

    这种负责不在于像孔老圣人一般的,更不是宣扬柏拉图式精神恋爱。他在于人最基本的准则,叫“对得起自己良心”,更进一步说要对得起对方。古人说不负卿来大抵如此。

    如果说因为自己被伤害到而决定这么做,也并非情有可原。就拿身边这个事情来说,客观来说他确实经历的感情中,可能遭受过不好的对待,给他带来了打击。但是平心而论他也有很多做的不好的点,这种时候为了让自己心安,大脑会让你看到有利于自己的一方面。这种时候是不理智的,极其危险的。

    从当初“挖墙脚”到后来分手的一波三折,难道自己没有一点问题吗,这并不是这样。他要是如老崔一般我倒也不多说啥,关键是并不是这样。在爱情里只想着“我能得到什么”,一味地注重自己的得失,只计较双方付出是否对等,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占到便宜。这种并不是恋爱,它压根不够资格被称作为爱情。甚至于说友情都算不上。用现在的话说两个人加在一起八百个心眼子,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这种人的思想是无法被接受容忍的,网上会告诉你全部都是渣男渣女,幸福的生活都是科幻片。但是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在恋爱中真的就做的很好吗?真的没有一点问题吗?显然不是这样。如果一个男的只想着怎么能占便宜,一个女的只想着自己能从中获得什么,那这也不配称之为恋爱了。

    我打心底唾弃这种感情,它的出现是十分恐怖的。被伤害过的人会想着报复,会想着自己也这样,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导致快餐恋爱只会越来越盛行。这种感情的传播让人们觉得“这个就是爱情”。

    这也是间接导致现在离婚率飙升的原因之一。闪婚、感情上头、恋爱脑这些都是主要因素之一。两个陌生人仅仅因为觉得这两天聊的很尽兴,便把这种感觉称之为好感,他们会觉得这个就是爱情。在这种情绪氛围的助推之下,更是把情绪带到顶峰。于是从在一起到最后分开,发现不过是一两个月的事情。但是他们忘了恋爱本就不是这个样子,又何谈“不相信爱情”呢?

    用舒宁的一句话说“恋爱是需要试错”,我非常的认同,可以犯错,可以吸取教训重新开始。但是绝对不是因为一次的失败开始自甘堕落,觉得自己就要从爱情里面获得什么,一定要得到啥才是不虚此行。但事实就是,通过一段感情而有了新的感悟和成长,在以后的情感生活中更加从容成熟,这才应该是恋爱的样子才对。

    一开口就是“为情所困”和“因情所伤”是非常不理智且离谱的行为。在这种环境下更应该做的就是坚持自己。我们改变不了其他人但是可以改变自己,那不是我们的人生,大可让他继续烂下去。毕竟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是非常真实且贴切的。

    本来对于这种事情我一向是非常佛系不关心的,但是这次的聊天真的给我心灵一击狠狠地碰撞,让我久久不能为之平衡。所以我把这个事情和舒宁分享,她也觉得非常之不理解和厌恶。这让我更加坚信自己,要说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那一定是三观相符,看问题能看到同一个点的人。不是说大大小小性格一定要一样或者互补,而是说不会一个觉得爱情很神圣重要,另外一个人觉得不过玩玩罢了。

    爱情也好,其他事情也好。感情从来都不是玩物。人类作为群居动物需要通过感情去寄托表达自己的想法是自然而然的,对于人性最基本的道德约束也是自然而然的。在被黑暗包围的时候,哪怕作为唯一的一颗光,我也愿意发光发热,而不会同流合污改变自己。

    爱情从来都是尊重、宽恕、负责、包容组成的。玩弄手段和不认真对待现在看着似乎觉得更快乐,其实不然,终究会在以后自食其果的。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坚持自己的爱情观是很重要的事情,说直白一些不过是认定一个人,去了解、发展。到最后如果真的合适那就在一起生活,这是伴侣,是自己的感情寄托。但绝对不是脚踏两只船,玩弄别人感情的行为。我不会,我更知道舒宁也不会,这就是自信和底气。

    一段健康的关系会给人带来莫大的改变和信心。让人更加坚信自己所憧憬的,相信爱情从来都不是傻子,反而相信那种所谓的“爱情”才是真正的无可救药。

    昨天,今天和明天,我都将贯彻爱情这个词语赋予人的基本意义,担负应该承担的责任才对。这份自信和底气来源于舒宁的真心和付出,双向奔赴永远是浪漫的代言人。只有这样真正的彼此理解,经历的住考验的爱情,才是真正的“浪漫至死不渝”。

    不从众,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永远是最重要的,任何时候都是。

    2022/4/13

    今天和舒宁交流了很多关于未来的想法,非常憧憬和开心。也分享了身边的事情,于是我们一拍即合达成一致,我们都唾弃这样的人和行为。实在恶心到不行,恶心到我用三千字抨击他仍然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