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红楼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登秦府初见秦可卿 将远去难受美人恩

    贾瑁进了屋后,没有第一时间去换衣裳。

    他先是走到水盆前,看了看系统面板。

    刚才在京营,当他挑选好二十个卫士后,系统便提示他初次获得势力,系统进行了一次更新。

    贾瑁打开系统面板,他并发现系统面板没有太大的变化,只在最下面,多了一个势力所属的分类栏。

    贾瑁点开分类栏,里面出现了他刚才挑选出的二十人的各项数据。

    看着一个个忠心值在三十以下的卫士,贾瑁颇有些无奈。

    他清楚,一个黄口小儿想要服众,不拿出点真本事来是不行的。

    更何况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妻儿老小,没有实惠的好处,想要他们忠心追随,自然是不可能的。

    贾瑁随意瞟了两眼系统面板,在心里记住属性成长最好的两人后,便去换起了衣裳。

    一顿忙活,贾瑁换上了他最好的衣裳。

    一件月白色的绣云纹薄衫,下身一条玄铁色的绔,再选上一条墨色腰带系住,端的是少年感十足。

    贾瑁在水盆前打量了两下自己,心里感觉大差不差,便出了屋。

    屋外,张氏正等着。

    她见贾瑁换好了衣裳,便过来又替贾瑁扶了扶冠。

    见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张氏打头领路,带着贾瑁便往秦家去了。

    一炷香的路,不大功夫二人便到了地方。

    秦家门子认得张氏,见她过来还领了个少年,便忙推开门,迎他们进去。

    贾瑁跟着张氏走着。

    二人刚一踏进前院,正在院里浇花的秦业眼睛便闪过精光。

    前面有言,贾瑁本来便是常人相貌,算不得俊郎,却也说不上丑。

    这经过几次改命,再加上平日里读书习武,贾瑁的相貌,便多了几分灵动。

    倒也说不上帅的能让满城侧帽,可也独有一番韵味。

    秦业只看着贾瑁,便知张氏所言不假。

    如此,他拐也不杵了,健步上来迎着,口中道:

    “夫人所言极是,如此少年,与我小女正合配。”

    秦业说着,领着二人进屋坐下。

    前院堂屋侧房,秦可卿正缝这衣裳,听见声响,她便探出个脑袋瞧着。

    这一瞧,却是正好和正四处打量的贾瑁瞅了个正眼。

    贾瑁倒是没什么,只觉得那眼睛好看的勾人,可屋里秦可卿却是蓦的红了脸,一下将头埋进了衣服里。

    秦业不知,待领着贾瑁二人坐下,又让婆子奉上茶水,便朝里屋叫着,让秦可卿出来。

    可怜秦可卿这会正红这脸,听见秦业呼唤,只好拿帕子半遮着脸,走了出来。

    刚才惊鸿一瞥,贾瑁便知前世书中说的不假。

    虽然还未见识到兼钗黛之美,可就那双眸子,就已经足够让人拱手河山,讨美人一笑了。

    很快,秦可卿从里屋走了出来。

    她半遮着脸,出来后竟是逗笑了秦业。

    只听秦业道:“我这小女,想来心里是欢喜的,否则,怎如此羞。”

    秦业打趣,秦可卿当然不依。

    她冲着秦业半撒娇似的行了一礼,随后去了一旁坐下。

    秦可卿坐下,再遮脸便有些不适合了。

    她想着,收起了帕子,低头沉默起来。

    贾瑁坐在椅子上,自从秦可卿出来,他便没忍住好奇,看起了这位颇有神秘色彩的女子。

    他虽然见过林黛玉,可林黛玉终究未长成,还不是书里婀娜姿态,只单论相貌,贾瑁纵观前世今生,竟难以找到可以和眼前人相媲美的。

    文字已经难以描述,说是强说,那便是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见之忘俗。

    贾瑁不是冒失的人,自然不好一直盯着人家女儿看。

    如此,他略微打量了两眼,便同那秦可卿一般,眼观鼻,鼻观心,正襟危坐起来。

    屋里,秦业看着贾瑁的样子,禁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他说道:“如此少年,风流倜傥又年少有为,实在让老朽惭愧。”

    说罢,他看向秦可卿,问道:“卿儿,可满意这位夫婿否,若是不满,爹便替你推了这事。”

    听着秦业又调笑起来,秦可卿刚褪下的羞红脸蛋,顿时又染上了几分醉人的颜色。

    这一次,许是羞的狠了,竟连耳垂、脖颈,都红了起来。

    秦可卿羞的半死,三五个呼吸后,这才如同蚊子叫般,从嘴里挤出几个字来。

    “全凭爹爹做主。”

    秦可卿这话一出,便是同意的意思。

    贾瑁虽前面不想沾惹麻烦,可看到秦可卿,再想到这人儿后面的不幸遭遇,现他又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贾瑁看着张氏不开口,心一横决定一切交给天意。

    他硬着头皮开口,说道:

    “老丈女儿世间少有,我若是不心动,岂非丈夫。”

    “只是……”

    贾瑁顿了顿,开口道:

    “只是今上有令,十月我便要押运粮草,去往辽东,就是最快,也得明年春,边军换防,才能回京。”

    贾瑁这话一出,张氏便怪罪的看了他一眼。

    顶着张氏的压力,贾瑁又道:

    “此去辽东,不知几多岁月,若是只待一季,那便无事,最怕后面十载岁月,皆要边关戍守,如此,只恐误了美人。”

    贾瑁这话说的诚恳,秦业听了,眼里赞赏更添三分。

    他捋着胡子道:“有此话,便知你人品,我对你是极其满意的。”

    秦业夸完贾瑁,叹了一声,转头看向秦可卿,问道:“卿儿,你的意思呢?”

    秦可卿抬头看向贾瑁,待看了三五个呼吸,竟鼓起勇气,站了起来。

    她红着脸走到贾瑁身前,解下自己腰间的香囊,偏过头递给了贾瑁。

    “书上说,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若是大爷不嫌弃,且受了这香囊。愿它保你一路安稳,无病无灾。”

    “若是……”

    “若是你要戍守十载,我愿陪你一路苦寒。”

    秦可卿一番话表露了心迹,贾瑁心里一声长叹。

    最难消受美人恩啊!

    他想着,伸手一把握住了那香囊。

    “一生一代一双人,我必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