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军权天下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秋风难冷辽东血

    一封文字寥寥的密信经辽西穿越山海关,被送到了魏忠贤手中。这魏忠贤虽不识字,身边却有无数的狗腿子。

    书信内容颇短:‘内相万安,末将杜文悍率麾下七千带甲来投,敢教内相晓得,自今日往后,末将只听内相号令。内相教咱杀谁,咱便杀谁,只管言语便是。’行文末了,还有一个署名和鲜红的指印。

    魏忠贤听罢书信,着人收起认真放好。魏忠贤不见得会瞧得起杜文悍这一个小小参将,他知道杜文悍不过是个还俗的和尚,领着一众流民破落户厮杀闯荡,但这寥寥数字,却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太监将杜文悍的书信收纳到了一个木夹当中,那里面还有另一封署名为马世龙的信封。

    魏忠贤耷拉着眼皮瞟了一眼身边的小太监:“小玄子?”

    “小的在。”这小太监噗通一下跪倒在地。

    “你找骆思恭要几个合手的丘八,一同去鞍山驿监军吧。”

    ……

    李秉诚的军令送到鞍山驿时,杜文悍安排了五十个忠义节堂的死士送监军高出回辽阳,这五十个人以后便要日夜随侍在高出身旁旨在监视,若有异常即可杀之。

    白虎节堂内杜文悍召集将佐议事,沈何在一旁将沈阳、叆阳战报念给众人听后,便在一旁站好。

    杜文悍捏着李秉诚的军令说:“李秉诚遣人指令我东进甜水站,汇同副总兵姜弼麾下一同进兵叆阳,解叆阳之围。”

    杜文悍点王可近起身讲解路途,甜水站在辽阳城东南一百四十里处,自鞍山驿行军须跨越太子河支流汤河,总计行军一百五十多里地。出连山关向叆阳城行军,尚有近两百里路程。

    杜文悍麾下兵勇草根出身,看着地图上的一个个文字犹如看天书。

    实际上,李秉诚的还有两个消息告知了杜文悍,那就是此次辽东大战的行军方略。

    第一,袁应泰整理了一翻沈阳战报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次后金军进攻沈阳的军势远不如上一次。再加上蒙古人的骑兵不能攻城,实际上沈阳城战尤世功当面只有正蓝旗、正白旗、镶白旗及两黄旗五部。而尤世功两经扩军,手中兵战辅兵马有一万三千多人,再加上团练乡勇守城无虞。

    杜文悍摇摇头,他也不知道这个守城无虞是怎么得出来的,真是佩服袁应泰的脑子。

    除此之外,袁应泰又调猛将罗一贯、陈策守白塔铺,心中成算已经考虑到沈阳失陷的问题。袁应泰的解决办法是调集大军,攻袭抚顺关。如此,即使沈阳失陷,辽阳北部也有白塔铺可凭借浑河守御。

    抚顺关在浑河南岸,抚顺城在浑河北岸。按说若北守沈阳东进抚顺,此招也不算是个大错漏,夺下抚顺关不仅可以断绝后金大军粮道,更迫使他们回师决战,因为抚顺关外正是后金军的老巢,但第二个消息直接让杜文悍死心了。

    第二,军令既下,辽西将门以祖大寿为首,李国英、邓常春、吴汝玠等将领口称军械、粮饷不足,屯兵三万七千于王大人屯,不听军令。更麻烦的是,李秉诚数次遣调哨骑去奉集堡,更是连守将朱万良的面都没见到,这就是汇集全辽近十万大军的辽北真实情况。

    杜文悍不知道,辽西将门此次是有意针对罗一贯、尤世功等人。罗一贯、尤世功、贺世贤、陈策、戚金、秦邦屏、秦邦翰等皆是援辽将佐。麾下有秦军、川军、浙兵、甘肃兵、土兵。

    此次袁应泰把手伸到辽河西岸,已经触动的另外两个人的利益。时任宁前道右参议的王化贞和山东按察使阎鸣泰便是辽西将门的靠山。

    这其中犬牙交错力量博弈,换一个强势的总兵官或者谙熟韬略的辽东经略都能解决,但长了一副好卖相的李秉诚与袁应泰显然不具备这个本领。

    众将佐听罢王可近的讲述以后,孟三儿出列道:“杜爷,东胜堡外咱们还养着牛羊,有几个察哈尔部的小头人时常窥伺,若引兵东进,那几个插汉头人趁机来攻,岂不是要丢了自己的地盘?”

    原秦军千总官罗人龙待孟三儿说完以后开口道:“沈阳城内多是新兵,若后金军遣强军攻城,以标下观之两日可下。”

    秦军千总:罗人龙、迟俊,和秦民屏留下的川军千总:白请生、秦敬聪、连坤几个人都是经历过前次沈阳血战的人。

    “辽北战事我们是插不上手的,就算沈阳城陷落还有罗一贯、陈策两位将军镇守白塔铺浑河口。”杜文悍说道:“但两红旗及镶蓝旗围攻叆阳城却是个要紧事,如果叆阳城陷,宽甸诸堡垒必不可守,结果就是后金军全据辽东长城,兵临朝鲜。”

    估计修辽东长城的人都没有想过,长城这道屏障会成为敌人的城墙。

    “将军,我军辖鞍山驿左近三地,领军民近五万户,养战兵八千,垦地三万亩。”唐仲叔躬身出列道:“以城中武备足可再武装一万新兵,强军若决意出战,除六千留守战兵外,城中军粮足备半年之用。”

    众厮杀汉闻言立时振奋不已,投目相顾跃跃欲试。

    见状,杜文悍摇摇头,如果这样做,鞍山驿三地所有男丁几乎被抽调一空,况且两三百里远程行军,辅兵、力夫人吃马嚼,一石粮食足得有一半消耗在行军路上。眼下就要秋收,即使粮食丰足也不能这么浪费。

    又想了想,杜文悍提声道:“王六!”

    “着你以千总官代守备职司,在鞍山驿以北,千山主路中央兴建营垒,募集辅兵、力夫充实营寨!一应兵刃、辎重武备从唐仲叔处点取!许你统御战、辅兵马三千人,把总官由忠义节堂选任!”

    “标下领命!”

    杜文悍眯着眼睛嘱咐道:“若有辽北溃兵南下,一律格杀,非有总兵官手令者不得南下。”

    王六面色沉凝应声道:“标下明白。”

    “岩山禾!卓砚昭!”

    二人闻言挺胸出列,单膝着地:“标下在!”

    “岩山禾擢你以千总官代守备职司,于长宁堡周边收拢团练充实军伍,派卓砚昭与你共同镇守长宁堡。留战辅兵马三千,余者家口强迁至鞍山驿城南,如有抵抗放火烧屋,发给军票补偿。”

    “标下领命。”

    “杜元勇、杜元忠、杜元智,你三人各领一千兵勇镇守东胜堡,收拢牲畜于边城之内防备蒙古。待鞍山驿大军出发后,杜元勇遣兵强取古城屯。”

    古城屯,建城于海州卫卫城和东胜堡中间,距两地各十五里远。乃海州卫治下,是罗百草、孟三儿、王六几人的老家。

    三人朗声领命道:“是,义父!”

    “沈何,我不在鞍山驿时,你总领鞍山驿军政大事,凡有轻慢寻衅者皆杀之。”

    蓄着一缕青须的书生躬身领命。

    孟三儿、张凯忠、程柏青三人乃是杜文悍手中猛将,此番召回自然要随军出征。

    “袁天野、罗人龙、迟俊、白请生、秦敬聪、连坤听令!”杜文悍点选了近来归附的几个千总官道:“着你们于鞍山驿大营各自点选麾下战兵五百备战。”

    鞍山驿大营是训练新兵的地方,一直以来都由程柏青为首的几人管理,岩山禾镇守长宁堡以后,由程柏青和王渡支总督新兵训练。这新兵自然要比王六、岩山禾、杜元勇几人于当地强募的团练部队强出不少,众人都面带喜色。

    “孟三儿、张凯忠,你二人点选老卒两千,为我军前锋。程柏青领全军哨骑布控十里!”

    “众将佐听令!”

    白虎节堂内声震屋脊:“在!”

    杜文悍起身说道:“我意引战、辅兵马六千人沿太子河东进,再攻鸦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