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下面
繁体版

第1302章 母语

    《芭蕉扇》创办于2023年3月22日,取卯木葱郁、文苑独秀、三卯森森之意;“芭蕉扇”的威力之猛、风传之广,自不必说。其艺术涵指,纵涉万古,横衍八荒,流播于星际正是适得其所。

    *********O*********O*********

    《芭蕉扇》月刊,自发行以来,至2024年8月22日,总共已发行了20期。其中,2023年8月和2024年8月,各发行了两期。

    玉泠泠商行广告将刊登在2024年9月22日,总第21期;叶二七的论文将刊发于2024年10月22日,总第22期。

    为了更好地衔接,编辑部找了个周末,在8月31日下午临时召开会议,特邀叶总出席。晚餐是董事长秘书专车来接她,去银河饭店赴宴。

    叶总一袭绿裙,发髻轻挽,脚踩老BJ绣花布凉鞋,手腕儿上系着一串玉葫芦仔,除此再无多余的佩饰。

    高总须髯飘飘,新剃的光头锃锃发亮,眉宇间旷然若许,曾在高校熏染半生的气度丝毫不减。

    二人身后跟着新招的行政助理兼司机程泰,和他的女朋友范小麦、兼商行秘书,一个浅灰色国潮印花运动T恤,一个米白色国风运动套裙。

    下午四点半,一行四人坐在潘秘书的车上,一时不便多说话,有些闷闷的。潘秘书选放的是《二泉映月》,更闷。

    半个小时后,车出了市区,视野开阔起来。扑面而来的绿,让人禁不住想唱“青青草原绿绿山岗群群牛羊……”

    范小麦憋不住了:“除了民俗风情,我记得民国的时候,民谣曾经也长期设有专栏……”声音低柔而不失中气。

    叶总侧头向后,点点头,“嗯,但那是报纸,连小说都登的。”

    “叶总,我是说,不一定只刊载研究论文,直接刊登材料不是也可以吗?就像,直接登一幅珍贵的画像一样。”作为文学院的准保研对象,范小麦真不错,爱动脑筋。

    程泰是商学院研二的活跃分子,参加过创业设计比赛。范小麦只是临时过来串串角儿,却想得比他更多。看来编辑刊物的确是文学专业的长项。

    高总的胡子动了一下,想说什么,但没开口。

    “我的意思,主要是希望他们能够开通一个专号。程泰你交的那份报告里面,还缺少一些数据,目前,在我国,在全球,发行的刊物里,有哪些,是获得了星际发行特权的?”

    叶总的目光刷过程泰的脸,又回到那串葫芦仔上,右手捻起一个小葫芦,用手指轻轻地磨蹭。

    程泰喏喏地:“好的叶总,回去我再改,再改。”

    “星际发行特权啊?我们申请过的。”开车的潘秘书插话了,“我们申请过,去年吧?我记得是等了半年才得到回复,上面发了话,需要担保,联盟诚意,哦!就是保证金。”

    “哦?”叶总心里有底了。“保证金”三个字听起来多么平易近人啊!换了别的词咱还听不懂那么多弯弯绕哩!

    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都好说。看来有希望。“交多少呢?”她追问。

    “不清楚,应该不少。余董说,得缓一缓。我们余董在这上面没少花心思,为了这个,他和余冬雨、余桦、贾平娃、莫语,好多人,都沟通过。”

    “教授大佬们,也都聊过不少。”潘秘书摇摇头,“最后都说,这个,事情很重要,但是,好像还差点火候。”

    “除了资金,还差什么?在我看来,呣——迫在眉睫。”太有希望了,叶总心想。

    她不想掩饰这种迫切,尽管有可能会因此而被对方捏着多要一点,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她相信,身居高位的,并不会过于玩弄那些小权术。事情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好好谈,就能成。

    “叶总您的论文是自己翻译的吗?”程泰可能是想趁机大肆美誉一番。

    叶总缓缓侧过头:“母语。我用的母语。”看着他的国潮印花,想说“不是所有的国际刊物都用英语。”

    回想起二三十年前,为了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众专家们争……他毕竟还年轻,在他目前的晋升通道上,满脑子发英文期刊的想法,也还算是上进的。

    况且人家女朋友还在旁边,还是给他留点面子的好,只轻轻补充了一句:“我只是把简体汉字翻译成了繁体汉字。还好,呣,我就是自己翻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