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世界开农家乐
繁体版

第105章商郎从北地归来

    武秀才嗫嚅了半天,逃也似的带着李应他们前往客房的一楼,他前些天住的房间。

    被小青不断的取笑,他的脑海里不受控制的幻想着未来新妇的模样,双颊染上了丝丝红晕,唯恐众人看出他年少慕艾,只得躲在小书房里装模作样的临摹碑帖。

    李应他们见武秀才正用功读书,便出门帮着何老丈清扫院落,顺便欣赏凉亭那边的景色。

    王晓天从房间走出,就听小青说武秀才他们冒着风雪过来了,还住在以前的房间。

    他带着小青她们去后院把所有的简易大棚巡视一番,以防有心人士将来无中生有。

    小青见王晓天如此谨慎,忍不住发着牢骚,

    “公子,咱家的后院又没有外人,你何必多此一举。”

    王晓天看着用稻草绑扎的一颗颗小树,笑着说:

    “前些天家里人多,你没听他们说丽邑的冬天甚少有新鲜的果蔬,咱家修了这么多简易大棚种植果蔬,每天采摘大量的果蔬自然不足为奇。”

    “这样可以躲过不必要的麻烦,我可不想让那些驱魔除妖的世外高人过来寻根问底。”

    想到同样开着饭店,别人家车水马龙,每天的食客络绎不绝。

    自家只需要招呼几个固定的食客,获取的银两让普通家庭不吃不喝一辈子也攒不够。

    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闷声发大财吗?

    想到这些,小青难得奉承两句,

    “公子高见,小青受教了~~”

    王晓天见小青慢慢的融入人族的生活,笑着说:

    “后天便是辛老丈的寿辰,明天你们同我一起去河岸坊市逛逛。”

    鹅毛大雪还在下个不停,北风呼啸着把地上的积雪刮到半空,迷离了人们的视线。

    白素询问王晓天,

    “公子,这寿宴摆在哪里?”

    河岸新宅竹楼一楼大堂地方有限,根本摆不下十五桌寿宴,让他们一家通过时空之门来东庄农家乐吧……

    武秀才他们几个普通的人族又住在离竹林不远的客房内,事情比较难办呀!

    先走一步看一步。

    王晓天去客房和武秀才打个招呼,直说自己这几天事忙,让武秀才在客房内安心读书以备来年乡试。

    他转身通过自己卧房的时空之门返回河岸新宅,四处巡视一番看有没有什么疏漏。

    “咚咚咚~~”

    “咚咚咚~~”

    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老铁匠正要披上蓑衣去前院开门,王晓天已经率先赶了过去。

    院门外,商郎穿着厚厚的毛皮大衣顶着风雪腰杆笔挺的站着,看到王晓天亲自开门,赶忙恭敬的行礼,冻得通红的脸颊有点发烫,难为情的说道:

    “公子,我~我是来看娘子的,今晚就住在农家乐不回去了。”

    王晓天指着商郎身后的牛羊问道:

    “你身后的牲畜怎么办?”

    商郎只顾着惦记身怀有孕的瑜娘,差点忘了正事,心中暗暗懊恼,脸上却露出真挚的笑容,

    “这是我送予公子的家畜,还请公子笑纳。”

    若是少量的礼品,做为乡邻正常的往来,他也就收下了。

    这么多牲畜白送自己,这么精明的货郎可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无事献殷勤……

    王晓天笑着婉拒道:

    “商郎,都说亲兄弟明算账,咱们两家都做着小买卖,为了两家的交情能够长长久久,不如你把这些牛羊便宜卖我,如何?”

    商郎聪慧过人,一点即通,他知王晓天性子清冷,也没再强求,笑着应允,

    “这牛羊刚从北地贩来,便折价一百两纹银,记在农家乐的账面上,还望公子不要再推辞。”

    知道商郎有意把这些牲畜平价卖与自己,王晓天也不想和东庄的乡邻弄得过于生分,便不再纠结这些琐事,笑着说:

    “那就麻烦商郎帮忙把这些牲畜赶到棚中,免得冻坏了……不耽搁你见小娘子吧~~”

    商郎听到王晓天的调侃,通红的双颊染了一抹艳色,他的脸上有一种妖异的妩媚风情,甚是勾人。

    王晓天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商郎的一举一动,总觉的他有某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商郎专心致志的赶着牲畜绕道去河岸新宅的角门,根本没有注意到王晓天对自己的怀疑,还贴心的帮忙给牲畜们喂草料。

    见商郎确实对自己真心实意,王晓天也放下了心中的那点芥蒂,调笑着,

    “快去看你家的小娘子吧,免得你们夫妻在背后怨我……坏人好事,哈哈~”

    商郎想到自家的小娘子,满眼都是柔情蜜意,只是红着脸闷头跟着王晓天前往竹林深处。

    第二天中午,下了一天一夜的鹅毛大雪依然下个不停,王晓天看着厚厚的云层忍不住抱怨,

    “这雪下的没完没了,明天的寿宴让我怎么摆?要是辛老丈现在来河岸新宅就好了,刚好可以安排他们一家去东庄,哎!”

    “白素、小青,咱们先去坊市采买食材。”

    商郎带着瑜娘从竹楼一楼大堂出来,刚好听到王晓天的话,笑着说:

    “公子,我今天也没什么事,不如大家一起去坊市逛逛,还能帮着做些粗活。”

    看着瑟缩成一团的白素她们,王晓天笑着说:

    “正愁没有人手帮着干活,没想到你自愿送上门,那就一起上街逛逛。”

    河岸的坊市,附近的老百姓披着蓑衣,裹着满是补丁的单薄寒衣,用期盼的眼神望着过路的行人,尽力的吆喝着。

    “卖炭喽~~上好的木炭~~”

    “卖鹅喽,大白鹅~~这位大娘,你来看看~”

    ……

    有个年轻的货郎眼尖,一眼认出那个出手大方的败家子,赶忙拎着一筐鸭蛋向王晓天兜售,

    “小郎君,你看我家的鸭蛋又大又新鲜。”

    说着,他从筐中掏出两个大鸭蛋让王晓天察看,见王晓天没有回绝,货郎机灵的说:

    “小郎君,你看这么大的风雪路上难行,只要一两银子,我把这筐鸭蛋送到你家里去。”

    看着货郎穿着单薄的衣裤,luo露在外的手脚冻得通红,王晓天终是不忍,扭头对白素她们说:

    “你和小青先回去,让何老丈从我的房里取些银钱,你们在农家乐的门口给他们结账……若是有人冻得受不了,就给他们喝点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