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大都督
繁体版

襄阳军中

    刘玄被羊枯派去军营练军,要为攻打建平城做准备。

    建平郡控制着吴国的三峡峡口,是吴国的西部门户,地理位置尤其重要。

    陆抗多次向吴主孙皓建议在建平郡和西陵郡驻扎重兵,但是吴主孙皓却将兵马赏赐给诸王,吴国不灭亡,谁灭亡?

    对于陆抗的建议视而无睹,也可以是说吴国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羊枯的僚属有以下几位,军司孔毓

    参军刘弘,从事中郎邹湛,故吏高文,奚廉,参佐刘侩,赵寅,刘弥,孙勃。

    这些人在史书上也是寥寥数笔,实际上只要没有什么大成就和出名的,一般都寥寥数笔的一笔带过。

    荆州军训练有素,铠甲弓箭,长枪环首大刀准备齐全,储存的粮食足够十万大军了。

    邹湛性情豪爽不久便和刘玄成为了好友。

    邹湛忍不住问道:“钦德兄,你对攻打建平郡有何高见?”

    刘玄苦笑道:“还没有想到好的良策,建平郡是吴国重郡,虽吴主孙皓不重视,但陆抗必定会派星服降临镇守于此。”

    “建平郡一旦被我军攻下,我军便可以如鱼得水。”

    “润甫,建平郡易守难攻,强攻建平郡不妥我军攻下了之后也会损失惨重。。”

    “钦德说的也是,这样硬推吴国,恐怕兵力不能支撑到建康城了。”

    刘玄不由感叹到:“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刘玄猛拍大腿,震得邹湛一个激灵,不禁好奇地问道:“钦德兄,你为何如此拍大腿?吓得我一大跳。”

    刘玄大笑:“哈哈,润甫兄,我之所以拍大腿,是因为我想到了一条绝妙的计策!”刘玄的眼中闪烁着聪明的光芒,似乎已经想到了攻破建平郡的计策

    刘玄继续解释道:“你知道,有时候灵感就像一道闪电,突然间就降临到你的脑海中。这个计策,将会是我们取得建平郡的关键。”

    刘玄的语气充满了自信和激动。

    邹湛听得心中一动,忍不住追问:“钦德兄,请告诉我这个计策是什么?我也想知道我们如何才能取下建平郡。”邹湛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刘玄智谋的钦佩和期待。

    刘玄笑着摇了摇头,神秘地说道:“润甫兄,这个计策还不宜在此处透露。我们应该找个安全的地方,细细商议。只有在确保没有人窃听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将这个计策详细地讨论出来。”

    “以防军中有吴军密探,你看如何。”

    “那就以钦德所言,不如去我的府上吧。我又是南郡人,此处有几所宅院,请钦德兄去我的寒舍畅谈所言。”

    于是两人骑着马来到了襄阳城邹湛的宅子,

    宅子颇具古朴,邹湛又是文人出身,文人又以隐士为傲,山、水、植物与建筑的和谐统一,使建筑美和山水美融合一体。

    两人共同前去了府里的书房,这书房显得这样超凡的安静,书房里放着几本《诗经》《荀子》更增添了书房的书香气。

    刘玄一脸严肃道:“我听闻朝廷要派益州刺史王濬率军前往荆州配合征南大将军。我们可以向征南大将军建议益州军向武陵方向进军,让吴军看出我们无力向西陵进发的意图。”

    “我们可以先坚守不出,然后派出一支兵马准备佯攻西陵,以做声东击西之势,在率主力攻取建平郡。”

    “到那时候等吴军转过头来,已经为时过晚了。我在亲率兵马前往建平郡,建平郡太守张政未见过我,必定轻敌。我假装不敌,在撤退路上埋下伏兵。”

    “张政若救我军必可乘胜追击攻取建平郡,再凭借益州水师,取得建平就不在话下了。”

    邹湛听后点点头,不禁敬佩刘玄

    “刘钦德高谋,我不如也。”

    益州刺史王濬接到司马炎诏命,立即率领七万水师驻扎巴东郡,为了行军便利,又亲自率领三万水师前往荆州。

    王濬何其人也,弘农郡湖县人,

    西晋名将。王濬志向远大,多谋善战,在巴郡受百姓拥戴。

    羊枯对其十分重视,羊枯向司马炎建议让参与灭吴大计王濬,因此被封为益州刺史。

    司马伷外出任镇东大将军、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

    王浑改任安东将军,青州刺史,都督青州诸军事。

    刘永任卫将军,扬州刺史兼任平州刺史都督扬州诸军事,羊琇为中护军。

    王濬日后必是刘玄劲敌,不下于魏之名将张郃。

    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霍戈率领数万精兵屯驻南中,荆州被攻破后,立即发兵交州,对吴国进行南北夹击之势。

    霍戈心存汉室,刘永用后主的亲笔信打动了他,刘永在淮南起兵之后霍戈表示会响应其起兵。

    是刘永的最后一张底牌,是当做起兵使用的,使用得当,复兴季汉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