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高
繁体版

第十九章 君子阳阳

    刘备回到寝宫,心情非常坏,连吃间食的想法都没有了。云妃正相反,她的心情非常不错,早有人已经将朝堂上的事告诉了她。

    “皇上,何故耷拉着脸,一脸的不高兴?”云妃扶着刘备的肩头关心地问道。

    刘备叹了一声,和她一起坐下来,叹了一声:

    “诸事不顺,人生无味啊!”

    云妃轻笑一下,风情万种地看着他:“皇上,什么事不顺呢?您说说吧,臣妾呆得很无聊呢。”

    刘备叹了口气:“太子弄出了不少祸事,让朕很头疼,他太不成器了。”

    云妃也轻叹一声:“这样啊,他怎么老是弄事啊,大臣们怎么说?”

    “天怒人怨,朝堂上都是斥责他的声音,他是把人都得罪了个遍了。”

    “这么严重,他做什么了,得罪众臣?”云妃明知故问,她愿意听刘禅倒霉的事。就因为刘禅没有把神兽二哈给她,她就记了仇。

    刘备将刘禅的事大致说了。

    “那怎么办了?”

    “把他贬黜到偏远荒芜的巴巫去了。”

    云妃很惊讶又很关心地:“是啊,这……他被贬黜了,就……不是太子了,太子位就空出来了。”云妃着急啊,自己没有子嗣,连身孕也没有,天赐良机到了眼前,也只能干瞪眼。

    “皇上,您想立谁为新太子啊?”

    “朕在想,还没有决定。”刘备看了一眼自己的宠妃,试探着问:“爱妃啊,你看谁合适啊?”

    云妃装出一副很幼稚的样子:“臣妾可不知道啊。不过,吴皇后一定想让刘理做太子吧,那毕竟是她的亲儿子啊。”

    刘备很干脆地:“刘理不行。”

    云妃窃喜,急问:“为何啊?”

    “这个你不懂,蜀汉要稳定,不能乱,尤其内宫不能乱,朝堂不能乱。”

    作为刘备最喜爱的妃子,也是目下后宫唯一受宠之人,云妃的内心是复杂的。她被独宠却没有捞到什么好处,云妃这心里火急火燎的。

    她跟了刘备一年多,但还是没有身孕,如何不急。刘禅被废,太子位空缺出来,最有可能获利的就是吴皇后,尽管刚才刘备极力反对刘理晋升为太子,但云妃却不这样认为。

    刘备老了,实际上是没办法让她怀孕了。刘备百年之后,她不知道自己将如何在这个皇宫里生存。她刚才想过刘禅被贬黜后对自己的影响,结论是很糟糕的,她甚至想起了高祖刘邦的戚夫人。

    这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戚夫人在争夺嗣位的斗争中失败,被吕后幽禁在永巷,剃光了头发,脖子上套上铁圈,穿上了囚徒的红衣服,让她舂米做苦役。

    戚夫人一边舂米一边唱《舂歌》,诉说自己的凄惨遭遇。

    吕太后听说后大怒,毒杀了她的儿子赵王刘如意,接着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剜掉眼珠,熏聋耳朵,逼她喝下哑药,割掉舌头,把她扔在地窖里,这就是所谓的“人彘”的酷刑。

    云妃打了个寒颤。

    自己何其像戚夫人,她有戚夫人一样令人嫉妒的美貌,也有她那般柔弱和无助。她手中只有一张牌,就是年轻美貌,然后就没有什么了。

    她的娘家是个一般的小财主,根本就帮不上她的忙。在整个家族中,只有一个表哥能帮她,但是那是个没有政治势力的富商,对她的支持是有限的。

    云妃在后宫的地位也不高,仅仅是一名妃子,刘备还没有给她与吴皇后一较高低的位置。

    而吴皇后的势力,和吕后一样强大。

    她的后戚们是蜀汉三足势力版图中的一足,即东州派。东州派目下实力如日中天,在朝堂上处于中流砥柱的地位。而吴皇后的二个哥哥吴懿和吴班就是东州派的核心,更非浪得虚名之辈。吴懿是关中都督,为刘备镇守汉中,而吴班是汉军的前锋大将,地位举足轻重。

    刘备出生时家道中落,以织席贩履为生,后来参加镇压黄巾军战争,戎马一生,流浪奔波,多次娶妻,俱作亡人,其具体情况已不可考。在《三国志》中,只对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吴皇后四人有记载。

    刘备称帝后,按照汉室帝王的仪轨,除了吴皇后外,还娶了几个妃子。吴皇后,陈留人,吴懿之妹。初为益州牧刘焉三子刘瑁之妻,后刘瑁死后成为寡妇,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

    刘备娶吴皇后是一桩政治联姻,其目的是拉拢东州派,犒赏他们在取西川过程中的功绩,并制衡益州豪强,以巩固对蜀汉的统治。

    后来,东州派也不负其所望,为刘备取得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刘备称汉中王后,立吴氏为王后也就顺理成章了。刘备称帝后,又立吴氏为皇后。吴皇后育有一子,即三子梁王刘理。

    但是,刘备真正喜欢的却是这个云妃。云妃性格活泼,妩媚妖娆,举手投足间散发着青春气息和活力,让历经坎坷,垂垂暮年的刘备,在精神上得到抚慰。

    云妃付出了青春,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她知道皇上并没有为她的后路做过考虑,做刘备的女人,命运大都不好,她也只不过是一个过客。

    “爱妃,弹个曲子吧。”

    “诺。嗯,臣妾就弹一个《君子阳阳》吧。”说罢,来到琴台,抚琴弹奏起来。

    刘备侧身倒在榻上,闭目静听,心情逐渐放松下来,一时也忘记了阿斗。

    《君子阳阳》是《诗经》国风·王风中的一首诗,近来由人配了新曲子。诗歌反映了君子舞师歌舞的欢乐和畅快,阳阳,就是得意洋洋。

    最后一个音落下,曲意仍然在婉转绕梁,欢快的气氛充盈屋内。

    “爱妃,这个是新曲子啊,是何人所作啊,如此的愉悦,瞬间就让人忘却了烦忧,让人飘飘欲舞啊!”刘备双手抬起来,欲要舞蹈。

    “皇上,此曲大家都在学,是一首新曲,说是一位世外高人作的曲。”

    “好曲,朕很受用。这曲作者是位高人?”

    “皇上,您要愿意听,臣妾天天给你奏就是了。”

    “好,朕有忧愁的时候,爱妃就给朕弹。不过朕很想和这位曲作者聊聊天,因为他的曲子里分明有忧伤,深沉的忧郁,却为何要这样欢乐地呈现呢?”

    “可是这位世外高人谁都不知道他在哪里……”

    刘备对宦官道:“去宣掌乐令来。”

    “诺。”

    云妃:“陛下是想听他弹奏吗?”

    “不是,朕就是想见这位世外高人,了解一下他是如何摆脱忧愁而取得欢乐的。无论如何要找到这位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