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外甥朱厚照
繁体版

第六章 祸不单行

    刘大夏话着实有些刺耳,至少在张鹤龄听来是这样的。

    张鹤龄心下已十分不满。

    这老东西,是跟自己杠上了?

    我招你惹你了,至于叫你这么恨我?

    老子立不立功,抵不抵罪,与你何干?

    激愤之下,张鹤龄又凝神细思起来。

    既然那刘大夏要推陈出新,那便想几个新奇的法子,将他给驳倒,看这老倔驴还有什么话可说。

    “刘爱卿此言差矣,只要寿宁伯所提的计策,能够赈济灾民,又何须推陈出新?”

    “应对这飞来横祸,要的是干脆果决地提出计策,要完备周详,绝非别出心裁。”

    弘治帝已面现不悦,出言替张鹤龄辩驳。

    刘大夏方才的话,不光是招惹了张鹤龄,也已叫弘治帝心生不满。

    可那刘大夏仍不服输,梗着脖子拱手坚持。

    这副僵局,叫朝臣们面面相觑,众人只能眼观鼻,鼻观心,兀自拢手不语。

    且看那寿宁伯如何收场吧!

    以他的性子,多半要破口大骂咯!

    众人正自静观,张鹤龄却忽地冷笑起来。

    看他的表情,似不带怨怒,反而有几分……讥讽?

    朝臣们不免吃惊,寿宁伯这几声冷笑……是在嘲讽那刘大夏么?

    “哼哼……推陈出新是吧?”

    张鹤龄目光如冰,凛然逼视向刘大夏:“刘大人既要我别出心裁,那我便再提几点。”

    张鹤龄大手一掀,将衣摆掀开,跨步上前走到暖阁正中,凛然朝弘治帝拱手。

    “陛下,先前我所提的三条计策,乃是针对那地龙翻身之劫数本身。”

    “接下来,我还要再提两点建言,来应对这场劫数引发的后续灾祸。”

    张鹤龄面带自信,悠然拱手,显得胸有成竹。

    他的话,已叫弘治帝面现不解:“后续灾祸?那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这地龙翻身还会牵扯出其他灾祸?”

    张鹤龄轻笑点头:“不错!地龙翻身死伤百姓无数,这一点固然可怕,但只需组织人手前去施救,倒也能控制住局势。”

    “但其后续引发的其他灾患,才是朝堂最该重视的。”

    朝臣们听来,却是茫然不解。

    这地龙翻身造成的最大灾情,便是百姓死伤罹难,除此之外,还能惹出什么灾患?

    此时大家凝神侧目,张鹤龄已成了焦点人物。

    “大灾之后定有大疫,地龙翻身之后,灾区取水遭受破坏,百姓们衣食无依,生存环境恶化,极有可能造成疫症。”

    “所以,朝廷派去的医官,非但要救死扶伤,还要防治疫症!”

    张鹤龄语出惊人,提出了疫症之说。

    这话立即激起了百官的议论。

    朝臣们有人颔首赞同,也有人蹙眉否定,却是拿不出个定论。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弘治皇帝呢喃起来,细细品味着张鹤龄的话。

    这地龙翻身,也能引发疫症吗?

    乍一听来,张鹤龄的分析倒是颇有道理。

    只是……就凭着他这句推断,就妄下定论么?

    弘治皇帝陷入犹豫。

    “陛下,老臣觉得,寿宁伯此言非虚!”

    倒是那户部尚书周经站了出来。

    弘治帝这才抬头,望向周经。

    却见那周经继续道:“老臣忝居户部堂官,曾参与过数次赈灾……”

    户部分管钱粮,每逢大灾都要拨粮调银,他周经自然要参与其中。

    “据老臣印象,以往数次灾患,无论旱涝,灾后数月乃至一年之内,定会有一场疫症发生。”

    “老臣以往也很迷惑,为何灾患之后总会紧接着发生疫症,现如今经寿宁伯点拨,才始得明白。”

    “这大灾之后定有大疫之说,老臣深以为然!”

    周经的话,给了弘治帝一剂强心针。

    再看向张鹤龄,弘治帝殷切问道:“那寿宁伯有何对症之策?”

    “很简单!”

    张鹤龄拍了拍手,轻笑道:“防疫!”

    “朝廷该派去有治疫经验的医官,前往灾区预防。”

    “灾民聚居之所,要注意整洁干净,绝不能有藏污纳垢之所。”

    “尤其要注意取水问题,绝不能允许灾民饮用生水,但凡饮水,都要烧开煮熟。”

    “另外,还要备一些防毒防疫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憋出这么一大段话,可费了张鹤龄不少脑细胞。

    他对这防疫的手段,倒是早有计较,可要将自己心中想法,用众人能听懂的方式说出来,却格外困难。

    总不能说,让他们注意消毒,防止细菌病毒蔓延吧?

    “就这么多么?没有了?”

    弘治帝缓缓点头,他似乎还意犹未尽。

    张鹤龄笑道:“这具体措施,陛下得去向医官请教了。”

    他又不是防疫专家,这种事还是请专业的人来,更为靠谱。

    “嗯……”

    弘治帝点了点头,随即又吩咐了萧敬,让人将这诸条计策一一记下。

    他又看向张鹤龄:“你方才不是说,地龙翻身会引发两大灾患么?”

    “这疫症算是一个,还有另一个呢?”

    张鹤龄蹙眉低头,略显出迟疑。

    他犹豫了片刻,方才抬起头来。

    “这第二个灾患,我也不敢确保它一定会发生。”

    张鹤龄的犹豫态度,叫弘治帝心中一凛。

    但稍作思虑,弘治帝立马道:“但说无妨!”

    方才张鹤龄提了那么多赈灾计划,都受到朝臣的肯定,弘治皇帝对张鹤龄已极有信心。

    张鹤龄点点头,这才继续道:“地龙翻身之后,百姓死伤惨重,灾区民心不稳。”

    “若是有心之士,趁此民心动荡之际,妖言蛊惑百姓,意图挑起民乱……”

    听到此处,弘治帝心下一惊:“你是说,会发生民变?”

    作为君主,最担心的就是暴民反叛,一听到这消息,弘治皇帝哪里敢不重视?

    张鹤龄再次点头,但这一回他的语气并不笃定:“这只是我的猜测,却是作不得准的。”

    身为一个穿越者,推演历史本不算难,毕竟他脑子里有此后数百年的历史知识。

    但张鹤龄思来想去,也不记得这次弘治朝的大地震,更不敢断定一定会发生民变。

    他此时的猜测,全是凭着浅薄的历史知识,做下的推断。

    但凡民变,多是天灾人祸逼得百姓无以维生,民心动荡之下再受人蛊惑,方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