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山上绥朝露待日曦
繁体版

楔子(二)

    积石峡被堵导致黄河断流已七月有余,积石峡成了蓄水峡。

    冰河消融,湖内水量仍是不断累积,堵截山谷的冰碛物承受不住,最终溢坝溃堤。

    这堰塞湖里的水倾泻而下,一路淹没整个黄河流域,可谓是九州阏塞,四渎壅闭。

    洪水泛滥,来势凶猛,人类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舜帝得到举荐,命鲧去治理洪水,鲧先是奔赴天庭,央求天帝收回洪水,并未奏效。

    天帝以为,事已至此,便是人间劫难,无法收回,并命杨戬上神追查为何会出现这洪水之难。

    鲧思来想去,终是采用以“堵”治水,把高地的土垫在低处,堵塞百川,然而治水九年,洪水仍旧泛滥不止。

    正当他烦闷之际,有猫头鹰和神龟相随路过,告知他天庭至宝“息壤”可以用来堙塞洪水。

    鲧深知盗取至宝有罪,可看到受尽煎熬的百姓,他义无反顾命神鸟盗出“息壤”。

    “息壤土”果然神奇,撒到何处,何处就会形成高山挡住洪水,并随水势的上涨自动增高。

    天帝知晓鲧盗息壤的事情后,派火神祝融取回息壤,祝融为取回息壤,将鲧杀死在羽郊,洪水再次泛滥。

    遂后禹被任命继承父亲鲧继续治水。

    禹治水与父亲有所不同,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带领着部下亲自前去梳理河道。

    一日,禹路过涂山,突闻女子曼妙歌声,她如是唱道:“绥绥白狐,九尾庞庞。”

    禹闻声寻去,只见一位女子施施而行,女子见前路被堵停下脚步,笑盈盈瞧向禹,禹这时才看清女子,女子仪容秀美,唇红齿白,样貌十分出众。

    此女乃涂山氏之女,名唤女娇。

    两人相遇,互生爱慕之情,相识不久后便许定终身。

    成亲后不过四日,禹便率众离开涂山继续治水,此后更是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甚至妻子女娇生下儿子启,也未曾回家看望。

    禹在外治水巡视灾情,女娇在家苦苦等待。

    可惜好景不长,两月时日内部落里竟已有两人失踪。

    一日,两个族民上山打猎,误入深山狐狸洞,发现两具死尸,吓得魂不附体、六神无主,慌慌张张下山,召集族民,一同上山察看。

    将尸体搬下山后,仔细查看,其中一具已腐烂得白骨外露认不出相貌。

    另一具则五官尚且清晰,果然是前几日失踪的族民,尸体被利爪挖去肝脏,烂肉翻出,黑血凝固,仔细看,上面还有条条白蛆在蠕动,死状极惨但其表情却极其安详。

    民间一时陷入恐慌,流言四起。

    涂山氏部落,九尾狐一族,族人女子皆有倾城之貌,男子亦是玉树临风,面冠如玉。

    族民纷纷猜测是涂山氏族夜里化为狐狸精,用姣好的面貌去迷惑人并挖食肝脏。

    各部落就谣言论事提出涂山氏一族引起百姓恐慌,理应派各族奇人异士征讨消灭涂山氏族。

    舜帝面露难色,此时还需禹治水。禹对于父亲鲧的死已然不满,若是再将涂山氏除去,只怕引起禹的愤怒。遂命人查明真相,涂山氏族人皆被关押。

    女娇心急如焚,觐见舜,直言事有蹊跷,涂山氏族以九尾狐为尊,自是不愿玷污九尾狐之名。族人一心向善,只为修得九尾,上天为仙。只是不免有族人未过天劫,沦为魔狐,族人便会将魔狐捉拿焚杀。

    女娇以为,此事定是有人蓄意救下魔狐,以那血腥之物喂食,教唆魔狐食人。

    舜闻言沉思片刻后,下命捉拿好事之徒,而涂山氏族在捉拿魔狐之后必须全族离开此地,迁去偏僻之地,远离部落。

    涂山氏族寻了三天三夜,捉到魔狐后,在涂山山顶当众焚杀。

    但那好事之徒并未找到,将魔狐焚杀后第二日,涂山氏一族便浩浩荡荡离开中原,至于去了何处,无人知晓。

    而女娇不愿跟随涂山氏族迁走,只求在家中待禹归来,舜帝准许。

    然而部落里显然已无法容下女娇,女娇所到之处,人们皆退让三分,如避毒蛇猛兽。

    女娇屈己存道,将启托付于禹信任的部下妻家,自己终日呆在家中不曾出门。

    此后,部落百姓便再未见过女娇。

    禹治水十三年有余,在他的治理下,河水终是失去了往日凶恶模样,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

    洪水退去,百姓筑室而居,安居乐俗。

    禹回到家中时,却发现妻子女娇竟已化石,他抱着石像悲痛欲绝,号恸崩摧。

    舜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将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禹即天子位后,曾两次会盟诸侯,他将第一次诸侯会盟盟址定在涂山,以此纪念女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