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史料本
繁体版

第九十章:攻打叛军

    “好!说得好!”杨侃对韦孝宽的意见十分赞同,站在元诩身边的元雍道

    “嗯,奉圣旨!命冯翊郡公长孙稚为主将,韦孝宽担任前锋将军,发兵两万,平定逆贼!”

    长孙稚走了出来“谢陛下隆恩!”

    韦孝宽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元诩十分欣赏与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韦孝宽,道

    “来人啊,把朕手里的天序刀交给韦孝宽。”

    天序刀是一把制作十分精良的环首战刀,元诩希望韦孝宽旗开得胜,便道

    “朕把此刀赠给你,你一定要给大魏争一口气!”

    韦孝宽接过天序刀,说“谢陛下隆恩!”

    长孙稚和韦孝宽引大军离开洛阳,此刻,独孤流光和车勒归也跟了上来,韦孝宽问独孤流光

    “姐姐,这一向,偷渡蒲坂,亦或者是在潼关附近作战,都要冒很大的危险,我是先锋将军,朝廷只给了我统兵一千的机会,您要跟着我,我怎么向如愿哥哥交代?”

    独孤流光道

    “我起码射箭准嘛,再说了,这洛阳我也总觉得不安全,还是跟着你最好,别忘了我身边还有个车勒归呢!”

    韦孝宽“好,姐姐,孝宽一定给您打个打胜仗开开眼界!驾!”

    郑毗罹“唉,还有我呢!”

    韦孝宽“唉,怎么你也要跟着我啊?郑毗罹?”

    郑毗罹身上背着一张弓,手里抓着一把抓枪,淘气一般说道

    “我不叫郑毗罹,我从贺兰山上而来,请叫我贺兰毗罹!”

    韦孝宽大笑起来

    “唉,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啊,贺兰是鲜卑姓!好,你真的要加入我呀?我可不会保护你啊!你生死跟我无关啊!”

    贺兰毗罹追了上来一拳锤向韦孝宽,道

    “你敢!”

    韦孝宽说

    “唉好好好,我怕了你了,行,我韦孝宽说到做到,保护你就保护你!咱们走!”

    萧赞逃出了洛阳城,他准备躲向白鹿山(今河南辉县),但是还没到白鹿山,就遇到了一位在桥上收过路费的小吏,这小吏认识萧赞。

    萧赞穿的不错,一身靓丽,但是他一走出马车,人们就看着他戴着一个斗笠,路过的平民老百姓都朝着萧赞看,好歹怎么说都像是个富贵世家公子,要不就是皇室成员,干嘛坐个马车都要戴个斗笠呢?风风光光不好吗?

    “我,我要过这个大桥!”

    小吏“我说,公子,您是不舒服吗?还是怎么回事,一定要戴个斗笠吗?”

    小吏出了警觉,他怀疑萧赞是杀人犯,结果萧赞一抬头,小吏便道

    “奥,奥奥奥!我认得你,你是誉王萧赞,你叔父是在关中造反的萧宝夤,来啊,有叛贼,来抓住他啊!送到洛阳就有赏了啊!”

    萧赞喊道“我没兵变,我没犯罪,我没造反!造反的是我叔父,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啊,没有啊!”

    萧赞被绑着带到了洛阳,他被带入殿内,眼前站着两个人,一位是北魏的皇帝元诩,另一人是丞相元雍。

    元诩“萧赞,你可知罪?”

    萧赞气喘吁吁,心跳加速,他很怕死,如今,他心中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担心自己复仇萧衍的计划失败了,萧赞道

    “我...我没有造反,都是我叔父想造反啊!本来,我回到洛阳,是想筹办太后娘娘给我安排的婚事,我...我着实不知道我叔父想要造反,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侍卫见萧赞十分害怕,元雍抬起头,旁边大臣们都在商量,猜测萧赞造反的真实性。

    内外侯官(这里作者没查明是谁)走了出来,他告诉元雍

    “呃,微臣认为,以这些天我们收集来的证据,我认为萧赞是不可能谋反的,萧宝夤造反显然是临时起意,跟誉王无关。”

    其他的大臣走出来,或说“微臣愿保”或说“臣附议”都比较支持内外侯官的看法。

    元雍叫侍卫给萧赞松绑起来,只见萧赞嚎啕大哭,大臣们不吭声,元雍说

    “誉王,誉王,你别哭了,我们错怪你了,别担心!”

    萧赞哭泣道

    “悲落叶,联翩下重叠,重叠落且飞,从横去不归......”

    萧赞念起了《悲落叶》这是他知道自己身世之后创作的一首诗,大臣们很同情,一些鲜卑将军也很理解,就不说话了,还有些人跟着哭了起来,直到萧赞念完最后一句

    “悲落叶,落叶何时还?夙昔共根本,无复一相关。各随灰土去,高枝难重攀。”

    元雍面色凝重,他点点头,也擦了擦眼泪,觉得萧赞确实很可怜,母亲被萧衍抢走了,一家被萧衍杀的差不多了,他对萧赞说

    “太后答应了,说让寿阳公主成为你的妻子,不要再自责了,而且你这个时候愿意归附我们,也好,至少能够瓦解萧宝夤的士气,如果他在关中拖久了,出了旱灾还有饥荒之类的事情,那就麻烦了。”

    韦孝宽来到了潼关关下,他只有一千兵马,城楼上站着两位将领,郭子恢和张始荣。

    张始荣自告奋勇,他对郭子恢说

    “哼,城门前,不过一乳臭未干的矛头小将,我即刻引三千兵出阵,杀的他片甲不留!”

    郭子恢“好!这一向,靠你了!”

    张始荣带着兵马冲出潼关,韦孝宽笑道

    “你就是张始荣?”

    张始荣道

    “哼,小贼,年纪轻轻,学人打仗?谁愿上阵,先拔头筹?”

    一名小将道

    “我愿意!”

    小将走到阵前,抬起长枪大怒道

    “谁来和我决一死战,谁来和我决斗!?”

    韦孝宽冷冷一笑,他抬起弓箭朝着这名将领的脑门上射了一箭,直接射穿了这位小将的脑袋,张始荣大怒道

    “可恶,杀!给我杀!”

    齐军冲向韦孝宽的阵地,韦孝宽道

    “好,结阵!”

    韦孝宽等撤退到圆阵后,由于驻守潼关的兵马多是步兵,因此这些步兵开始围向韦孝宽的圆阵,并且发起攻击。

    弓箭射入圆阵之中,但是韦孝宽布置的十分精密,弓矢并不能够造成多少魏军的伤亡,齐军冲向魏军阵前,准备跳过盾阵,但是背后有魏军轮流持枪向前冲刺,刺杀不少齐军,同时,韦孝宽指示骑手挥旗,侧翼土山上的独孤流光,车勒归等引骑射手出战,用弓箭骚扰齐军,造成齐军恐慌,在军阵背后的长孙稚见情况,他拍着大腿笑道

    “好,韦孝宽果然厉害!来,遣轻骑袭杀敌军!”

    一批轻骑兵从韦孝宽阵后冲出,齐军逐渐忍受不住骑射手的袭扰,只能后退,这一后退,军阵散开,韦孝宽指示圆阵立刻解除阵列,追杀齐军,与此同时,两侧的魏军轻骑兵冲了过来,追杀败退的齐军,而韦孝宽上马,拔刀喊道

    “诸位,不要放过逆贼,给我杀!”

    张始荣被击败了,潼关关前,齐军死尸遍地,逃回关隘的张始荣只能告诉郭子恢

    “可恶,这个人到底是谁?打着长孙氏的旗号,但怎么就这么厉害?”

    郭子恢“哎呀,不知道啊,不过不要怕,我们还有潼关,只要把魏军拒绝于外,陛下在关中肃清叛乱,也可见局势反转啊!”

    韦孝宽策马停在潼关关前,现在齐军已经聚拢起来,不敢再出城迎战了,长孙稚来到韦孝宽身边,道

    “孝宽,你可真厉害!”

    韦孝宽对长孙稚说

    “经此一战,叛军应该是不敢再出潼关了,将军,是时候应该绕过蒲坂从背后袭击叛军了。”

    长孙稚道

    “好,孝宽,听说北地郡的长史毛遐引兵攻杀萧宝夤,把他的大将卢祖迁杀了,萧宝夤逃回长安,狼狈不堪,现在便是机会,我与你一同引兵一万绕过蒲坂,攻杀叛军,我等在潼关会师,如何?”

    韦孝宽点头,说

    “好!将军,我们走!”

    萧正德逃回了大梁,此刻朝廷各地的大臣已经聚集好了七千顷的田地,准备献给寺庙,作为赎金,将萧衍从同泰寺赎出,大臣们商量好,萧衍只能在同泰寺出家三天,后面的事情,朝廷自然会帮同泰寺解决,贡献土地,丈量土地,确实久了些,同泰寺为了感恩朝廷的贡献,将六千顷的田地又交还给了国家。

    这天气真不好,冬天下起了绵绵细雨,一阵风吹来,那真是冷的让人难受,萧统披盖着棉被,坐在堂上,蔡荃把最近的断案记录交给了他,蔡荃说

    “太子殿下,最近的断案,就都在这里了,这些都是关于人贩子的审判结果,您看看如何?”

    萧统道

    “我记得,我第一次断案,断的就是人贩子,但是我当时不知道他是人贩子,所以把他的斩首刑罚还有全家的流刑改成了杖责三十,如今我真后悔!因为这样,这些官员上来给我的断案结果都是杖责。”

    蔡荃问“那现在,太子殿下,您觉得该如何处置呢?”

    萧统拿着朱笔在断案记录上打了个大叉,意思很简单,萧统告诉蔡荃

    “凡是贩卖人口,贩卖儿童还有任何行贩卖人口的帮凶,看行为定结果,贩卖人口者杀无赦,贩卖儿童者杀,收买人口者,若谨慎教养,负责将受害者养育成人,则杖责二十,有虐待者,杀,协助帮凶者杀,总而言之,任何从事跟贩卖人口有关的重犯,都必须杀!”

    蔡荃“这是不是...?如果是士大夫,那该如何呢?”

    萧统道

    “这就跟土断当中私自藏匿人口的罪状一样,如不交出,必须罚金一百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