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
繁体版

●卷四 女真勃兴

    三人询问大宋遣使的原由,马政答道:“从前,在大宋太祖皇帝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时,我朝曾遣使者来贵朝买马,近来皇上听说贵朝攻陷了契丹五十余城,愿与贵朝恢复贸易,重申前好。

    自从契丹因天怒人怨而逐渐衰弱,日暮途穷,本朝准备乘机吊民伐罪,以拯救幽云地区人民于生灵涂炭的苦海,愿与贵朝携手共同讨伐大辽。

    虽然此次没有带来本朝的国书【注:国书,由皇帝署名的信函】,只特意派遣马政等人前来商议,如蒙恩准,将来必定会派遣国使前来”。

    阿骨打与粘罕、阿忽、兀室共同商议了数日,一致决定扣留马政一行中的登州小校王美、刘亮等六人作为人质,然后派遣使者陪同马政等人回宋都汴京【注:汴京,北宋都城,又称东京、汴梁、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

    …………༺࿈༻…………

    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十一月,宋徽宗为庆贺与女真恢复通和,改元为重和元年【注:据蔡修《铁围山丛谈》记载:重和者,谓“和之又和”也。改号未几,会左丞范致虚言犯北朝年号,朝廷不乐,是年三月遽改重和二年为宣和元年】。

    …………༺࿈༻…………

    十一月十三日,徽宗认为安尧臣的上书有可取之处,除授安尧臣为承务郎。

    当天徽宗御笔批示:“近来由于大臣们建议收复燕云故地,安尧臣作为一名远道而来的书生,能够陈述历代兴衰的事迹,传达至朕的视听。

    臣僚们都认为安尧臣诋毁国家大计,率先站出来阻挠国家大计,请求从重处罚,或流放或诛杀。

    朕以为国家承平日久,进言之路被堵塞,敢于进谏的人不但不应当处以重刑,反而应当酌情给予爵赏,而群臣多不认可这一处置办法,难道是疑心朕与安尧臣有什么私情吗?”

    据查安尧臣在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曾经得到朝廷许可,原本可以按照安淳【注:安淳,北宋大臣,安尧臣之族叔】的遗嘱,获得朝廷赐予的恩泽。

    当时相关官员奏请给安尧臣荫封补官,但由于安淳临终前被贬官降职,此事便搁置下来。

    如今安淳虽然没有复职,但是遵照徽宗的旨意进行特殊处理,立即恢复了安淳正奉大夫的旧职。

    而根据安淳的遗嘱,安尧臣应当享受恩泽,徽宗命吏部查阅原先的公文,示意可补授安尧臣为尚书【注:北宋尚书为虚职】,吏部恭敬地遵照御笔奉行,除授安尧臣为尚书省承务郎。

    安淳是四川广安军的军人,在宋哲宗朝任枢密使。

    徽宗即位初年,他的儿子安郊曾经当众指斥徽宗,竟然有“不应该立端王【注:宋徽宗即位前封端王】为皇帝”的话,后来被他的族人告发。

    徽宗下令州县彻查,官员们获得确凿证据后,安郊被处以弃市【注:弃市,公开处斩】,安淳也因此事被贬官。

    …………༺࿈༻…………

    十二月二日,马政偕同女真使臣李善庆等人回朝。

    女真派遣三名使者持国书来朝,包括渤海人【注:契丹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后,渤海人大多逃亡至女真】一人,名叫李善庆,熟女真【注:女真人有生女真与熟女真之分,熟女真居住于南部,接近契丹,入籍于契丹,受契丹直接统治,生女真指未编藉于契丹的女真人】一人,名叫小散多,生女真一人,名叫勃达。

    带来北珠(产于北方的珍珠)、黄金、貂皮、人参、松子作为礼品,与马政等人来回拜并朝觐徽宗,于十二月二日到达登州,登州官员护送女真使者前往京师。

    …………༺࿈༻…………

    重和二年(公元1119年)正月十日,金国使臣李善庆等人到达京师。

    当天,李善庆等三名女真使者进入汴京城门,歇息在宝相院。

    徽宗命蔡京、童贯、宦官邓文诰会见李善庆等人,商议与女真联手夹攻契丹的相关事宜。

    诏旨给三人授官,以李善庆为修武郎,小散多为从义郎,勃达为秉义郎,给全俸。

    …………༺࿈༻…………

    女真源起。

    女真就是古代的肃慎国,本名为朱理真,翻译者误译为女真。

    女真原本是高丽国高朱蒙【注:高朱蒙,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人,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被立为高句骊侯,是第一代高句骊侯】的后裔。

    唐朝时女真是黑水末曷的一部分、渤海国众部族中的一支,即三韩【注:三韩,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三个小部族的统称,即马韩、辰韩、弁韩】中的辰韩。

    总之女真起初是东夷的小国,居住在混同江(今黑龙江)之东、长白山与鸭绿水(今鸭绿江)的源头,这个地区名叫“阿术火”。

    “阿术火”这个名称取自某段河流名,其另一个名称是“阿芝川来流河”,阿骨打建国后,改称“皇帝寨”。

    女真的疆域东面濒海,南面邻近高丽,西边与渤海铁离【注:铁离,又称铁骊、铁甸、铁勒,古代东北部族。其先人为唐初黑水末曷铁利部民,后归服渤海,渤海国置铁利府】交界。

    北面靠近室韦【注:室韦,古代东北民族,又作豕韦,失韦,或失围。室韦与契丹都源自末曷,以兴安岭为界,南部为契丹,北部号室韦】。

    《三国志》中所谓的“挹娄”,北魏所谓的“勿吉”,隋朝称之为“黑水部”,唐朝称之为“黑水末曷”,都是指女真所居之地。

    女真共有七十二个部落,没有共同的酋领,每个部落各自有酋长治理。

    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81年至600年)女真曾经派遣使者贡献礼物。隋文帝设宴款待,女真使者及其随从为文帝起舞,其姿态犹如相互打斗,文帝对侍臣说:“天地之间,竟然还有这种舞蹈,必定是因为长期作战,成为其习性了”。

    贞观年间,唐太宗远征高丽,黑水末曷助战,作战很卖力。

    驻跸山之战【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亲自率军大败高句丽,因曾在今辽宁马首山、医巫闾山、平顶山驻军,后人称以上诸山为“驻跸山”。

    此次战役遂称“驻跸之败”或“驻跸山之战”】,高丽都督高延寿、高惠真两人率领其部众包括末曷士兵十馀万人前来投降,唐太宗下令坑杀末曷士兵三千人,其余士兵全部释放。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至714年),女真酋长前来朝拜勃利州【注:勃利州为唐羁縻州名。开元十年,唐玄宗封黑水末曷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刺史,勃利州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的刺史,于是设置黑水府,以部落大酋长为都督、刺史,直到唐朝亡国,女真的贡献从未断绝。

    五代时末曷才被称为女真。

    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时,女真经常侵袭登州,被渤海国击溃。

    契丹耶律阿保机乘唐朝末年中原衰乱之际,在北方建国【注: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称帝建辽】。

    契丹北方的部族共有二十六个,女真只是其中之一。

    阿保机担心女真人生事,诱骗其部族中的强宗大族数千户人迁移到辽阳(今辽宁辽阳)以南,以分散其势力。

    那些迁入辽阳并加入辽国户籍的女真人叫作“合苏款”,就是所谓的“熟女真”。

    从咸州(今辽宁开原县)的东北分界线进入山谷,直到粟沫江(今松花江),中间所居住的女真人,隶属于辽国咸州兵马司,获得允许可与本部落人员往来,这些人既不是“熟女真”,也不是“生女真”。

    居住在粟沫江以北、宁江(今吉林松原县)东北地区的女真,面积有一千多里,户口有十多万,散居在山谷之间,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生女真”。

    另外又有些人住在东海边缘地区,位置极其偏僻,这些人称为“东海女真”。

    还有一种女真人,多是黄头发,眼睛为绿色,称为“黄头女真”。

    女真人戆厚朴实,勇敢凶狠,不能分辨生与死。

    女真人每逢出战,都披戴着厚重的盔甲,先锋部队叫作“硬军”。

    女真人由于种姓繁杂,其定居地极其广阔分散,所以部族之间不相统属,自相残杀,各自恃强争霸。

    女真的地域位于契丹的东北角,林木茂密,适宜种植麻、谷,以耕种狩猎为业,不从事养蚕栽桑。

    土产有名马、黄金、珍珠、人参、蜜蜡【注:密蜡是一种琥珀】、细布、松实、白附子,飞禽有神鹰、海东青【注:海东青,又名矛隼、鹘鹰、海青,是一种原产于今黑龙江、吉林等地的猎鹰】,野兽极多,有牛羊、麋鹿、野狗、白猪、青鼠、貂鼠,花果有白芍药、西瓜,海里有大鱼、螃蟹。

    冬天极其寒冷,人们大多穿戴毛皮衣服,所以即使捉到一只老鼠也要剥下皮收藏起来。

    必须要用厚实的兽毛制作衣服,稍微穿单薄一点就可能手指脱落、皮肤冻裂。

    盛夏季节如同中国的十月份,地势极高,离天很近。

    女真东部有苏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镇)、扶州(今吉林四平市一带)等几个州,与中国的青州(今山东莱州市)隔海相望,经常刮大风,顺风时在我国可隐隐约约听到女真地区传来的鸡鸣犬吠之声。

    女真人特别能忍饿挨冻,不忌惮生吃食物,勇敢彪悍,不怕死。天性奸诈、贪婪残忍,以年轻力壮为贵,以年老体衰为贱。

    善于骑马,在陡峭的山坡上也能行走如飞,渡江不用船与桨,浮在马背上就可渡过。

    擅长射击狩猎,能够根椐鸟兽留下的痕迹,找到鸟兽所潜伏的巢穴。用桦树皮制作口哨,吹出“呦呦”的声音,引来麋鹿,射杀后生吞活剥,只剩下兽皮与骨头。

    女真人嗜酒好杀,醉酒后就得捆绑起来直到酒醒,不然会杀人,因为醉酒后连父母也不认得。

    他们沿着山谷搭建住宅,将木板连接成栅栏,房屋只有几尺高,不用瓦覆盖,而是用木板或者桦树皮,也有用茅草编织后覆盖的。

    墙壁篱笆全部使用木板,房屋大都坐西朝东,环绕墙壁堆砌土床,在床下烧火,寝食起居都在土床上,土床的上半部分称为炕,炕的用途就是取暖。

    女真人供奉佛祖特别虔诚。他们用牛运输重物,也有装上马鞍用来乘坐的。遇到雨天,人们纷纷张开牛皮遮雨。

    女真没有礼制法度,君王与臣民一同在河里沐浴,互相攀肩搭背走在路上,平民百姓就算宰杀了一只鸡,也要请他们的君王来分享。

    父亲死了就以母亲为妻,兄长死了则以嫂子为妻,叔伯死了侄儿也是如此,所以无论贫贱富贵,每个男人都有好几个老婆。

    每逢宴会,每位客人都携带其亲友来赴筵,还有主人的众多邻居也都不请自来。

    客人就座,主人站立服侍,直到客人吃饱喝足后,才请主人落座,斟酒也全无限量,醉倒在地或者偷偷溜回家才肯罢休。

    他们喜好用白布作衣服,穿短袖衣并且在胸口左侧开襟,妇女的头发盘在脑后,男子的头发则垂在背后,佩戴着金耳环,脑后的头发用带颜色的绳子捆扎。

    富人以珠玉作为装饰,穿的是用黑裘、细布、貂鼠、青鼠、狐貉制作的衣服,穷人的衣服则是用牛马、猪羊、猫犬、鱼蛇的皮毛制成。

    他们的饮食,用煮烂的稗子【注: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形状似水稻,果实可酿酒、做饲料,是女真主要的农作物】酿酒,用黄豆制作酱油。吃半生半熟的稗子饭,稗子饭用新鲜的狗血以及葱花、韭菜等佐料搅拌后食用。

    他们没有陶制的瓢,也没有羹匙和筷子,而是使用木盆木勺。春夏季节用木盆贮存粥食,根据人数的多少,用长柄小木杓添加,然后共同进食。下粥的肉肴品种不多,一般只有鱼生、獐生,偶尔会有烤肉。

    女真人冬天也饮用冷水,用木制的碟子盛饭,用木碗盛汤,下饭的肉肴与下粥无异,饮酒没有限制,只用一个木杓从上席到下席循环斟酌。

    烧烤腿脚肉,烹煮胸脯肉,其它的肉与菜搅拌,倒入石臼中捣得稀烂后上桌,这种作法已沿袭成为其习俗。

    他们的礼节,拱手的同时后退表示“遵命”。行跪拜礼,则右膝下跪,左膝下蹲,拱手并摇动肘部,反复三次。

    他们的语言,说“好”为“感”,或者为“赛痕”,说“不好”为“辣撒”,“酒”称为“勃苏”,夫称妻为“萨那罕”,妻称夫为“爱根”。

    他们的节日,元日则礼拜太阳,相互贺喜,端午则开展弛马射柳的竞技赛事及祭天礼仪。

    女真人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如果要问他的年龄的话,他就回答说:“我看见草青了几次”,因为他们没有历法,只知道草青一次为一年。

    他们的婚姻嫁娶,富人用牛马作为聘礼,穷人家的女孩往往无人肯娶。于是当穷人家的女孩到了宜嫁的年龄,走到路上去边走边唱,她所歌唱的内容,是叙述自己的身世家境以及其针线手艺如何精妙、容貌如何出色等等,目的是哀求有意者与之结为伴侣。

    听众中如果有有意娶这个女子的男子,可以直接随她回到女子家,满意之后才安排婚礼,带女子回男子家禀告父母。

    他们的乐器只有鼓与笛两种,歌曲只有《鹧鸪之曲》,因音调高下长短不同,形成两首《鹧鸪曲》。

    他们患病没有医药,崇尚巫师,生病后巫师杀猪以禳灾,或用马车装载病人扔进深山峡谷以避免传染。

    他们的丧礼,用刀划破额头,鲜血与泪水混合着往下流,称为“送血泪”。死者下土埋葬,没有棺椁。

    富贵者死后,焚烧他所宠幸的奴婢以及他生前所乘坐的马匹以殉葬,所有祭祀用品与食物统统焚烧,称为“抛盏烧饭”。

    路途上没有旅店,赶路的人都投宿到居民家,主人起初会拒绝,如果客人遭拒绝仍然不肯离开,主人才提供饮食并接纳客人住宿。如果客人因主人拒绝而离开,那么后面的房屋主人都不会接纳这名客人。

    他们的贸易,只有以物换物,没有钱币,没有蚕桑,没有工匠,房屋帐篷都是自己搭建。

    女真的姓氏有:完颜、赤盏、那懒、排摩、独斥奥敦、纥石列、秃丹、浦女、阿迭、乌陵、蒲察、乌延、徒单、仆散、温敦、庞古等等。

    女真的官衔以九曜二十八宿的星官命名,有谙版孛极列、孛极列、忒母、萌报、毛可、蒲里偃等等,勃极列【注:勃极烈是官人之意,后金改勃极列为贝勒】是统领官,犹如中国的总管、总督之类。

    从最低的五十户勃极列,依次上升到万户勃极列,都各自统兵,平时则狩猎,有警报则出战。

    女真皇室成员人们都尊称为郎君,无论大事小事都由郎君决定。执政大臣见到郎君也必须跪拜在其马前,郎君不必回礼,视大臣如奴隶。

    女真没有文字,行政或执法时在木板上用刀刻画符号作为契约,称为刻字,征收赋税及调度军队就在箭上刻字作为号令,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重复刻三次以示慎重。

    对杀人劫财者,用敲碎其头骨的方式处死,罪犯的家人罚往仇家作奴婢。

    如果罪犯的亲戚想挽救,可以用牛马等财物赎买。赃物的十分之六归受害人所有,十分之四没收入官。罪行较轻者用柳条抽打,或者用财物赎罪。

    对于犯了死罪但由赎买而免死的,割下耳朵鼻子以示惩戒。他们的监狱简陋,挖一个深坑,将囚犯关押于其中。

    他们的赋税征收也没有标准,根据国家开销多少来征敛。

    他们的行军,则以持戈的骑兵在前方开路,称为“硬军”,人与马都披戴上全副盔甲,刀棒齐备,弓箭挂在背后,弓箭不能随意发射,必须在离敌人只有五十步的范围内才能射箭。

    弓力不大,很轻松就能拉开,箭头有六七寸长,形状如同木工用的凿子,射入敌人的身体就无法拨出来,每人携带的箭不足一百支。

    其军队的组织严密,五人、十人、百人都有长官,伍长负责敲梆子巡查,什长负责执掌旗帜,伯长负责携带并敲打战鼓,千长同时拥有摇旗和擂鼓的权力。

    伍长如果战死,其余四人全部处斩,什长如果战死,其属下的伍长全部斩首,伯长如果战死,其属下的什长全部处斩。

    背负战场上的尸体送回至阵亡战士家乡的,可以获得死者家产的一半。

    凡是将帅,都亲自执举旗帜,其部众视旗帜的指向进军,从主帅到步兵,都独自操纵马笼头的进退左右,没有任何人带有随从侍候。

    当国中有大事时,士兵们前往野外环绕坐定,用画灰代替发言讨论,从地位最卑下者开始,商议完毕则清除灰迹,敌人听不到他们发出一丝声音,可谓极其隐秘。

    行军之前,大会痛饮,倘若有人献计献策,主帅听后决择,如果认为可行,这个献策的人可以立即升任为大将,并将军务委托给他。

    班师返回后,又大会饮酒,根椐战士的功劳高下,赏以相当的金帛,受赏者高举其赏赐品出示给众人,如果有人提出赏赐不够丰厚,可以要求再予增添。

    女真当初起兵叛辽的时候,全部为骑兵。士兵除了旗帜上有成员标识之外,每人身上也各自画有标记。用小大不一的牌子系在马身上作为号令。

    每五十个人分为一队,前二十人披戴厚重的盔甲,手持棍棒枪杆,后三十人则披戴比较轻便的盔甲,手持弓箭。

    一旦遇到敌军,必定有一两个人率先跃马冲出队伍,先观察敌阵的虚实,再决定向敌军的左右前後包抄袭击。当与敌军相隔在百步之内时,弓箭一齐发射,敌军中箭的不计其数。

    取胜后再整齐队伍,不慌不忙地追击,如果失利则溃兵也会再次聚集在一起,保持队伍不分散,部队的离散聚集、进退出入,可谓灵活多变,如有神助,人人奋勇作战,取胜易如反掌。

    辽国为防御女真作乱,沿其边境设置东京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咸州汤河兵马详稳司、东北路统军司等军事机构以控制女真。

    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时,为了表示对宋真宗的尊重,避真宗的庙讳,改“女真”为“女直”。

    辽朝帝王每年举行名为“秋山”的狩猎活动,女真人经常被迫随从,引鹿、射虎、搏熊都是女真人的职责。吃苦则走在前头,享乐则没有资格。

    然而女真经常骚扰契丹边境,时而臣服于高丽,时而臣服于契丹,叛服无常,捉摸不定,契丹对付女真的办法,除了羁縻牵制,没有别的高招。

    我朝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才开始与女真通使。

    女真来我朝所进贡的土产,大多是名马与貂皮,从此以后年年来朝贡,从没有间隔过一年,有时一年来朝贡两次。

    宋太宗雍熙年间,女真来我朝控诉契丹,因为契丹设置了三道栅栏,驻军阻断女真至宋的朝贡之路,请求我朝出兵打击契丹,清除障碍,宋太宗为此降诏安抚女真,但没有发兵。

    女真又曾经向我朝诉告高丽鼓动契丹侵略女真边疆,高丽后来答复说女真人贪焚残暴,他们的话不可信。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契丹征讨高丽,契丹军队强行从女真境内通过,女真与高丽联手抵抗契丹。

    女真的士兵只有区区一万人,但是个个精干强悍,擅长骑射。

    金兵又擅长建造冰城,用冷水浇洒形成冰块,再用冰块砌成的城墙,光滑坚固,难以攻破,契丹因此折兵损将,大败而返。

    仁宗朝,女真中断与中国通使。

    起初,从建隆年间之后,熟女真从苏州渡海航行至登州售卖马匹,这条贸易之路当时仍然畅通。

    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神宗下诏称“前朝时女真经常到登州卖马,后来听说马匹交易途中所借用的道路被高丽隔断,女真的马匹多年来没有办法到达本朝。

    如今我朝与高丽友好往来,可以宣谕诏命给王徽【注:王徽,高丽国第十一代君主,庙号文宗】,如果女真有愿意卖马给中国的请求允许从高丽借道”。

    然而女真的使者终究没有来。

    女真最早的酋长原本是新罗人【注:新罗,朝鲜半岛古国家之一,源于三韩之中的辰韩】,姓氏为完颜,“完颜”犹如汉浯中的“王”,是“首领”之意。

    完颜氏族中有三兄弟,其中一个为熟女真的酋长,号称拥有一万户人民。

    当他六十多岁时,女真人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嫁给他,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胡来。

    酋长胡来往下传位三代,为杨哥太师,再传至阿骨打。

    阿骨打身高八尺,外貌雄伟,深沉坚毅,不苟言笑,见识非凡,胸怀大志,善于用人。

    阿骨打继承酋长后,逐步吞并了周边的部族,或者借口说他们引诱接纳叛逆亡命之徒,或者强行给他们扣上盗窃牛马的罪行,态度好则与之结为亲戚,和平合并,态度不好就出兵蛮干。

    对内则大力发展农业,蓄积军粮,训练士兵,牧养马匹。

    对外则大量购买珍珠良马,用于每年向契丹进贡贿赂,以麻痹契丹,伺机反噬,这种策略,坚持推行了十馀年。

    辽道宗(耶律洪基)末年,阿骨打前往辽国朝贡,以兀室为随从。

    阿骨打与辽朝的一名贵族玩双陆游戏【注:双陆,古代中国一种通过掷骰子的点数决定行棋步数的棋盘游戏,是古代非常普及的赌博形式,也是中国象棋的雏形】。

    那名贵族掷骰子的点数很小,却多走了几步马,阿骨打非常气愤,拔出随身携带的小佩刀就要刺杀那人,兀室见势不妙,慌忙按住刀鞘,阿骨打抓住刀柄,用刀柄撞向那人的胸部,那人万幸,捡回了一条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