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创帝国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山长

    “小子,我看你来也没啥好事吧,就是找这几篇大家之作?”陈宗旺眼神不善的看着。总感觉这小子有点奇奇怪怪。

    林生也有点讪讪道:“没,我就来找书!”

    陈宗旺指着书架说道:“刚刚你好像在这自言自语什么吧。”说完摸了一下胡子,沉思道:“你是说什么来着。”“我想想。”

    林生急道:“没说啥,就食堂饭菜不合口味。抱怨一下。”

    这书院老头怎么走路没声啊,跟当年高中查寝的教导主任一样,跟个鬼似的。刚刚我说啥了?不会是反明吧。嘀咕几声都能听到,自带声呐啊!

    眼见可能要被发现了,林生恭敬说道:“昨日休沐,学生遇到不平之事,心神气愤,一直心神不宁,难免脱口而出。还望先生见谅!”

    看到言语如此恭敬的林生,陈宗旺安慰说道:“有心结,化解之后便无事,不可积压在心中。否则对身体是有害的。”

    林生心中重重呼出一口气,好歹打断了这老头想他话语的事。

    “你刚说不平之事,何事啊?”陈宗旺问道。

    林生摇头道:“先生解决不了这事,学生还是不给先生烦心了。”

    陈宗旺冷笑道:“什么叫我解决不了,徽州之地,谁不知道我讲经治学。你说。”

    林生立马把昨日所见孩童囚禁之事,一一和盘托出,包括孩童有可能是从周边村镇拐卖而来的猜想也告知。

    陈宗旺听完微微皱眉,说道:“此事,最好还是得由衙门处理,选择报官吧,让县令做主吧。”

    林生迅速道:“先生,这人伢子敢如此猖獗,想必早就贿赂县衙之人,若我们报官,一定打草惊蛇。若是他们趁机逃脱,那些孩童也无从得救。”

    说着,继续道:“这种事,一定要绕开衙门,抓贼抓脏,人赃并获。先抓住人贩子,再解救那些孩童。到时候衙门也不能说什么。”

    看着滔滔不绝的林生,陈宗旺一时也忽略起这只是个半大小子,十来岁的孩子。而且言之有理。

    陈宗旺凝重道:“那有那么简单,你去抓?那地方也不是几个人去就行的。”

    思索一番,再次开口道:“算了,还是找老头子吧,他鬼精鬼精的。人脉广,圈子大。”

    老头子?林生心生疑惑,这书院你都喊老头子,得有多老。

    “还呆着干嘛,走,去见山长!”陈宗旺说完转身离去,林生立马跟上。

    还古书院山长汪先岸,也是徽州之地有名的大儒,也是休宁汪氏族中有德长辈。自崇祯元年还古书院修缮,便被推举为山长(院长)。

    穿过两道侧门,便到了书院后院,山长所在院落便在最后。院前左右各有百年松树,有青石小道直通院中。

    来到院中,便能看到中间屋内上首坐着一位老者,下首坐着一青年。

    待到两人走进屋内,陈宗旺拱手道:“拜见山长。”林生也拱手行礼。

    屋内汪先岸见到是陈宗旺,便笑着说道:“文亭啊!你要找的那本书,徽州之地是没有的。别再来求我了。你也别去烦其他人了。”

    很快陈宗旺听完,老脸一红,立马说道:“山长,我不是来找您的,是这小子。”说完抬手指向林生。

    说罢,嘿嘿笑道:“山长,没事我先走了。”转身就离开,丝毫不停留。

    还未等回话,陈宗旺就飞奔离开了院子。

    林生真是无语了,找书居然找到这来了,求神拜错了菩萨吧。回头找到这书,卖给他10两银子,不,20两,他一定会买。

    汪先岸收起笑容,看向林生。

    林生再次拱手作揖道:“小子林生拜见山长。”

    汪先岸打量一番,说道:“你先坐,等淳初问完,再给你解惑。”

    一旁的青年,此刻也看向林生,见到不过是个半大小子,也没太在意。

    林生看向这个叫淳初的青年,没有穿书院的衣服,一定是外来的学子,求学问道。也不在意,对于这些也不是太感兴趣。

    青年问道:“朱子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朱子所说格物致知在于理。”

    又道:“然王文成公云: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不知格物致知是朱子所说理,还是王文成公所说心。”

    汪先岸思考一番,微微沉吟道:“你应知‘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朱子和王文成公都有各自看法。我个人倒是认为朱子所说的理有些偏颇。”“格物的目的在于穷理,如若天下事物都用理来辩证对错真假,那还要人来干什么。”

    “对于这点,我更倾向于王文成公,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此乃是正道。”

    说完,意犹未尽。青年微微点头。

    两人接着讨论起来。

    林生本不愿插嘴,此刻,只是认真倾听两人论点,并未发表什么惊世之言,去表现自己的睿智。可眼见这两人还准备就这论下去。实在忍不住了,没看见这还有个大活人吗。当我是空气啊。好歹高中学过王阳明学说,知道一二。

    站起身向山长和青年各行一礼,青年立马回礼。

    林生开口道:“小子对此有不同看法,还望山长和仁兄指点。”

    汪先岸笑道:“你既然有不同看法,那就说说看,论道不分先后长幼。”

    青年也微微点头,示意林生直言。

    林生也不犹豫,缓缓说道:“小子觉得朱子和阳明先生都对格物致知看法有误。朱子说格物致知在于‘理’,而阳明先生说是在于‘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格物致知也是如此,不仅仅是要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躬行。知行合一,追求事物的本质,而非停留于表象。”

    “若只以‘心’或者‘理’来概括,都有失偏颇。”

    说罢,林生再行一礼。

    青年起身回礼,说道:“达者为师,没想到,小兄弟年岁不大,竟然对朱子阳明先生学说有这么深刻的见解。”

    汪先岸露出笑容,认可道:“本以为我汪氏出了个汪佑已是难得,没想到林氏也有麒麟儿。”说完,哈哈大笑。

    青年也正式向林生介绍:“在下江天一,字淳初,歙县人氏。见过小兄弟。”

    林生不敢托大,也立马向江天一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