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创帝国
繁体版

第七章 藏书楼

    自从来到书院也快1个多月了,林生对书院也基本无感,那些圣贤书是读不下去。虽然想去山下县城去见识见识,什么怡红院啊,还有一些晚上河流红灯船,来都来了,不长长见识感觉对不起自己。心下一想如今乱世,自己这小胳膊小腿还是待在书院安稳。

    一个多月也没见到族老所说的金声先生,林生也从汪夫子口中打听到,金御史在城西风山习射,很少来到书院讲学。这个消息对于林生来说是比较遗憾的,书是不想读可是骑射还是可以学的!这日后乱世之下也能保全自己,而且还听闻金声精通剑术。耍剑是很帅的,日后行走江湖,靠的是英俊的脸和牛叉的剑。脸有了,剑没有。

    今日便是书院的休假日,每月只有月中一天和月末一天一共两天假。无论老师和学生基本都不会出书院,只有路近才会回家一趟。不然一天不够路上时间。雇一辆马车也不是一般人能坐的,现在的出行方式基本靠脚,脚力快的人,也不慢。

    林生睡了一早,便想着去藏书楼看看,看看古代的书院图书馆,也许能找到有趣的书,这个时代实在太无聊。没有手机的日子太难熬。

    转瞬便到书院藏书楼,书籍在这时代是极其珍贵的,一般人是接触不到。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人才能读书。书院藏书在前几次都毁了不少,这次修缮之后,各大家族都出资购买或者贡献不少自家藏书。如今也有万余册,书阁看起来也是满满当当。

    作为书院的学生自然是能够进去的,也能借书,看书。进门左侧便是一张方桌,当中便坐着一人,穿着灰色长衫的小老头。目不转睛看着手里的书,对于进来的林生自然是毫不在意。书楼中也有人来来往往,借书之人也自会到这登记。

    林生来书院不少天,第一次来藏书楼,这也没后世图书馆那么现代化,虽然很整齐,但是没有分类啊!这么多架子,书都是叠起来放,连个名字都看不到。

    转了几圈,有先生也有学生。也随手翻了几本,有书名,但是都是文言文,看不下去。

    看着门边坐着看书的小老头,应该便是看管书楼的管理员了。书籍位置应该就他最清楚,这么多书要让林生自己去找,得累死。

    林生朝门边走了过去,郑重问道:“先生请问书楼有太史公的《史记》吗?”

    老头依旧头没抬,不清不淡说道:“有,右侧第二个书柜。”

    林生继续问道:“那有《资治通鉴》吗?”

    “有,右侧第四个书柜,不全!”

    “那有没有一本世情白话小说…”

    “是杂谈吗,杂谈在左侧第三个书柜。”

    林生也有点纳闷,这玩意是杂谈吗?好像记得这个时候这本书应该出来了吧!属于杂谈类,这个还真不清楚。

    林生继续说道:“先生,这书听说是大明奇书之一。”

    老头听完呵呵一笑,不屑道:“大明奇书怎么会是本杂谈,乡下小儿,无知之语。”

    林生也有点不确定了,这玩意以前看过删减版的,好不容易来到大明,不得看原版。可能现在还不出名,等出名了才是奇书吧!

    林生解释道:“先生这书是本黄书!”

    老头有点奇怪,左手抚顺下巴一点胡须,一边自语道:“黄书,书楼里应该没有黄色的书吧!都是白纸黑字,封皮倒是蓝色。”

    林生知道误会了,解释道:“这黄书,不是黄色的书,就是那种有点颜色的,那种。”给了小老头一个大家都懂的眼神。

    老头有些摸不到头脑,问道:“你且说说书中的内容,老夫阅书无数,也许能记起来。”

    林生有点呆,心想到这内容说出来合适吗。不过看这老头一脸神情,也许真知道。

    林生缓缓说道:“就是写了一个叫西门庆的人,和他的妻子小妾的爱恨情仇,还有各种私下生活,还有房门闺事。”

    “听说还有插图版的”

    老头听完,愣神道:“还有这好书,老夫看了半辈子书,咋没看到呢。”见到林生还巴巴看着自己,怒道:“这等书,书院之中怎么会有,侮辱了圣贤之地。”“你也别找了,今天书楼对你关门闭客,赶紧滚蛋!”说完便赶走林生。

    林生一脸懵,我艹!我不对你说了是黄书吗,咋还怪起我来了。小老头坏的很。看你这样子,明显很想看。虚伪!

    等林生走后,老头躺在椅子上,心中纳闷道:这小子都能知道,一定在哪看过,不然怎么知道这么清楚。书楼肯定没有,这里有几两灰,几只臭虫,我都知道一清二楚。难道是那些家族的传家书,专门留给自家人看的?老夫在徽州还有几分人脉,一定找来看看。

    林生自然不知道老头所想,不然也得喷一口,老色批!装什么正人君子!文字插图算个啥,我还看过真人版呢。

    林生在书院逛了一圈,看见有人坐而论道,也有看书学习,也有人提笔练字。逛了一大圈,也觉得无味,学习使他们快乐,快乐是他们的,不是我的。

    自从来到大明,才感觉这时间真的是漫长,漫漫长夜,漫漫日明。而且自己的身体还是个孩子,尽管很结实了。想到日后三年在这书院,忽然有点绝望。更绝望的是书院每半年还有考核,年中年末还有学问测问。这种考试虽然难度不大,也是要下很多工夫才能通过。

    至于学堂书中的东西,林生一向是不求甚解,只知道大概意思,翻译行,让写出一堆大道理有点难,想做出八股文那样文章更难。

    去藏书楼找找是给自己生活找点乐趣,百万字的巨作,绝不是为了其中那区区4000余字。只不过以前看的删减版不过瘾。如今到大明直接找原版品味书中精妙,才是我辈之人该做的。可恨!没找到。等以后有机会了,一定找来看看,前世看总感觉删减版没有那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