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创帝国
繁体版

第四章 上书院

    迎着晚霞,一路小跑回家。

    对于去书院,林生还是充满向往的,毕竟是古代的书院,坐落群山之上。去读书也像是修仙。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

    对于这个消息,林家父母也是很开心的,家中有子去书院读书,日后也能参加科举,若能有个好名次,也算光宗耀祖。林生大哥也是开心,自己只读过3年祠堂私塾,到如今只是认识字,小妹更是没读过书。家中有人能上书院,那自然无比欣喜。

    饭桌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一家五口也其乐融融。饭桌上林生也将上书院细节告诉父母兄妹。

    林父笑呵呵道:“你是说上书院不需要学费?”

    林生回答道:“对,族老说只要去,就不需要,这些钱财由族中垫付,吃喝住都在书院。”

    “那必须带着被褥和衣物!”林母郑重道。

    林生听完:“那是自然,衣物被褥还是得自带。”以前上大学也是如此,书院预计也一样。

    林父想了想说道:“万安山离我们这也不远,日后你要是回家也方便。”

    “你也长大了,日后你要是去县城,便去拜访一下陈巡检。他对我们家有大恩。”林父接着说道。

    “孩儿记下了”林生答到。

    林生对于这个陈巡检映像倒是不深,只记得在家中住过几天,似乎家中的牛便是陈巡检送的。要不然依林生家境想买头牛那真是笑话。

    见到小哥和父亲说完,小妹凑到林生跟前,“小哥,小哥,接着给我讲故事。”小妹拉这林生的衣袖恳求道。

    看着小妹纯净的眼眸,笑笑说:“好,想听什么。”

    小妹贴到林生边,坐在身旁,期待说:“大闹天宫!”好奇说道:“那个猴子后来怎么样了。”

    林秋见状也凑了过来,摸了摸头有点羞涩说:“老二,我也想听,小妹给我讲的时候,总有些故事说不清。”

    小妹听完大哥的话,看向大哥,有些不好意思:“有的记得,有的我忘了”

    林生笑了笑,没在意,都是孩子啊!

    前世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说实话怎么和大哥小妹相处,林生也不是太懂,但终归是血缘亲近。便闲暇之时给小妹讲一些故事。

    书院会给每位学子发放课本和笔墨纸砚,林生便将自己抄写的论语留下,还有笔墨纸砚也给小妹。让大哥抽空教小妹识字,女人是不能进私塾读书,一些富户也不过教自己家女子读一些女戒之类的书。

    林生还是希望小妹读一些书,起码能识字。女子也能自强,不仅仅埋身于厨灶之间。

    林父见到兄妹三人凑在一起说笑也不打扰,自去休息,林母收拾碗筷出去洗碗。

    ……

    三日之后清晨,祠堂门口,族老正在仔细叮嘱林生和林铁牛二人。林生也知道了林寒彪家中已经安排好了送其上书院,自然不需要族老安排。而林业平堂兄弟二人是家中重要劳动力,不能离开家中去书院。在村中读完启蒙便回家种地。

    在这明末,尤其是徽州地狭山多,田少的地方,一个男子便是家中重要的劳动力,那怕免去学费,依旧要耽误几年时光,对于贫寒家庭来说也是重大损失。

    林生也能理解,若是大哥去读书,料想家里也不会同意吧,大哥能识字对于父亲这种庄稼汉来说已经算的上很好了。这也是徽州人崇文风,重教育的结果了。

    村里安排好了马车,倒是不是电视上那种有车厢的,是个敞篷马车,送林生二人上书院。林铁牛把被褥衣物搬上车,林生倒是清闲。因为去书院正好经过门前,林生父母便把被褥留在家中,等林生经过在放到车上。

    族老看着正在套马车的老汉,对其说道:“老王,麻烦你送这两孩子上书院了,路上一定要小心。”

    老王看着族老说道:“林老爷放心,拿了钱,定把这两孩子全乎的送到书院,”

    族老嘱咐完,对林生,林铁牛微笑道:“你们俩上车吧,在书院好好学,林氏免你等3年书院学费,日后参加科举,争取考个好名次,不落休宁林氏文风!”

    林生,林铁牛见到族老如此郑重,异口同声说道:“小子瑾记!”

    族老满意的点了点头,挥手让老王驾车。老马在皮鞭下,一步一步离开村中向外迈步。

    林生等人走后,祠堂中走出一中年人,来到族老身边,不解道:“爹,何必浪费名额给这几个孩子,林氏富者子弟加上书童,义子也有数十人,哪个不比这些孩子好!”

    族老用手把拐棍向地上用力一戳,怒骂道:“凭你们?除了败家业有什么用,想我林氏传承千余年,上个中进士的还是一百多年前,如今连个举人都没有,如何与汪氏,吴氏比!”

    中年人听完沉默不语,低下头,口中嘟啷道:“靠这几个贱种也没用!”

    族老听到,怒目而视,举起拐棍就要朝中年人身上打去,中年人连忙躲避。

    “竖子,我林氏已经衰微至此还不自知,连五城黄氏也远远超过我林氏,门风败坏啊……”

    中年人边跑,便听到老人的怒骂,心想到:五城镇黄家人?五城黄,五城黄,不就出了一个进士三个举人吗!

    ……

    林生坐在马车上,与林铁牛和老王头交谈,也让林生对这个世界多了几分了解。

    马车很快便来到林生家,门口林父林母大哥小妹都在,林父林母耳提面命几句,林生见到林母双目微红,也有不舍。大哥默默把被褥放到车上。

    林铁牛也下车向林生父母问好:“伯父伯母好。”

    林父笑呵呵道:“铁牛啊,你日后和生儿在书院相互扶持,都是一个村中的,相互照顾。”

    林铁牛闻言道:“放心,伯父,我和生哥在学堂关系就不错,在书院也一定相互帮助。”

    林父也和驾车老王熟识,说一些拜托之类的话。

    林母拉着林生手,不舍道:“儿,日后在书院一定要好好学,有空给家里写信。”

    林生点点头说道:“知道了,娘。”

    林母还想在说,林父怕耽误时辰,便想让林生启程。

    小妹一把抱住小哥,充满不舍,林生摸了小妹头,轻柔说道:“哥哥以后放假回来,还会给你讲故事的。在家乖乖听父母的话。”

    小妹眼圈微红,小声抽泣道:“好,我一定乖乖的!”

    林生蹲下,用手摸去小妹脸上的泪水,轻笑道:“给哥笑一个!”林冬勉强挤出个笑容。

    林生看到她小手掌心有一些小茧,一看就是农活做的多了,磨出来的。心叹道:这世道啊!虽然徽州府还没到处处饿殍的地步,但是其他地方早已经百里无人烟了。自崇祯年间来,这气候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在来点瘟疫。冬天变的奇冷,夏天酷热,世事无常!

    林生在家人依依不舍下,还是坐上马车。

    走了半里地,林生回头向后看去,林母依着林父,小妹大哥,都没走还站在门前目送。四人看到林生回头,都挥起手,林生也举起手挥了挥,眼泪不争气顺着脸颊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