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太子不做皇帝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墨先生请遵礼

    “墨先生。”杨昭唤他的声音里藏着深深的无奈。

    “都知墨家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对皇权没有丝毫的兴趣。”

    “可入皇宫,如入无人之境,也太过不拘小节了。”

    “墨先生,烦请遵礼。”就连杨集都看不过眼,鼓足勇气语气强硬道。

    虬髯汉子隐在浓密胡须下的脸,可疑的抽了两抽,方才冲两人作揖:“墨旭唐突,下次不会了。”

    “方才郡王殿下的想法,旭觉得甚妙。”

    “难怪殿下所做之物,看似不起眼,但颇有妙用。”

    说着他从袖袋里掏出一个暗黄色圆环,正是已用在轮毂之上的乳胶。

    “此物甚是精妙,相比牛筋更耐用,且磨损更少。”

    脸上的欣喜连胡子都不能掩其一二。

    “若是广泛在民间推开,那可是造福于民之大举。”

    “墨先生可知制作此物的材料?”

    墨旭摇头,但出于直觉,杨昭接下来的话是他不可接受的。

    “材料名唤乳胶,是南宁州特有的树木所产出。”

    果然,墨旭听后沉默了。

    南宁州自古以来都不稳定,虽然如今归附与大隋,但盘踞在其中的爨(cuàn)部,并不服皇权的管制。

    时常闹些小动静,骚扰军队。这种情况下,要想长久获取乳胶,得下一番大功夫。

    “此树可移种否?”

    “据昭看过的杂记所写,不可。”

    “此树喜湿热。”

    短短五个字,断了墨旭的遐想。

    “旭知晓。”说着他将圆环小心放回袖袋,看来是不准备归还了。

    “墨先生今日来,只是为了乳胶一事?”

    “乳胶乃其一。”墨旭边说边从袖袋掏出一个约巴掌大小的弓弩,示于人前。

    只见他绑在手腕上,食指轻扣机括。

    “咻…”

    还不等他们捕捉到箭的影子。

    “咚…啪啦…”

    箭射中五尺外的椅子。

    “咣啷…”

    椅腿裂开,椅子倒地,一声巨响在安静的寝殿中回荡。

    “两位殿下以为如何?”

    墨旭面带得色解开弓弩。

    “旭所用弓弩更小,且威力更大。”

    从惊叹中回过神来的杨昭不由夸赞:“墨家果然不同凡响。”

    短短两日,居然摸透其中关节,并进行改良。

    要知道,当时杨集做出小臂一半长短的弓弩,试验到最后的成功试射,足足用了十五日。

    而墨旭今日带来的弓弩才不过杨集所做弓弩的一半。

    在冷兵器时代,这可是近战的绝佳暗器。

    “不对。”杨集脸色凝重,冲墨旭伸手,脸上写满执拗。

    墨旭脸上得意的笑容不过只坚持了几息,顶着杨昭狐疑的眼神,才不甘愿的将弓弩放在杨集手上。

    “果然。”仔细看过弓弩的整体后,杨集手指向装箭的槽口:“这弓弩只可用一次,远不及我所制的耐用。”

    “呵呵呵呵…”

    墨旭见被戳穿,用傻笑掩饰尴尬。

    杨昭无言,这墨旭为了将杨集纳入墨家,可谓是煞费苦心,这般上不了台面的手段都用上了。

    “不过墨先生这般设计倒给我一个思路。”

    说完杨集捧着弓弩也不跟两人打招呼,匆匆离开。

    杨昭无言。

    自从发现杨集天赋异禀后,还发现这孩子探究的精神不分时候,灵感一来,熬夜也要完成。

    为此杨坚还特地下令,过子时宦官强制断其寝宫的灯油,不纳入大不敬之罪。

    “殿下,旭突然想起,还有急事未处理,先行告退。”

    望着空无一人的寝殿,杨昭不由翻了个白眼,找这么烂的借口,真当他是孩子在哄呢。

    次日,史府内。

    仍是八个皇家子弟,此时八人围坐在特质的长桌前。

    桌子中间放有一盆满满当当的清水。

    “昨日简单的讲了占侯之术的基础,今日就来检验一下诸位殿下的成果。”

    “烦请诸位殿下告诉我,今日午后的天气如何?”

    “你们面前都摆有笔墨,请诸位殿下写下结果。”

    史万岁接过他们写有答案的纸,只是稍加折叠,然后压在水盆之下。

    “水乃兵法中重要的存在,长宁郡王殿下,尤其是对你而言,水尤为重要。”

    迎着八人不解的目光。

    史万岁将事先准备的沙盘搬上桌,将整整一盆水倒入其中。

    水入沙盘,四散开来。

    顺流而下的水,在沙盘中变成了错综复杂的水路。

    如果看过蜀地的舆图,就能发现这沙盘仿蜀地而制。

    “蜀地易守难攻,乃兵家自古以来必争之地。长宁郡王此去蜀地,必定和水结缘。”

    “临别,今日我就跟殿下讲讲这水上的章法。”

    如此说了将近两个时辰,午时过。

    “轰隆…”

    一声响雷炸开。

    乌云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不多时,洛阳城已被乌云掩盖。

    “我答对了,要下雨了。”安城郡王杨筠大笑站起:“史将军,下雨了!”

    “叮咚,叮咚…”

    屋檐上响起清脆的敲击声。

    一颗颗黄豆大小的雪子落下。

    不多时,宽大的桌面已被晶莹的雪子所覆盖。

    雪子也只下了几十息,鹅毛般的大雪一片片从天而落。

    “看来是雪。”史万岁翻了翻八张纸,提出其中两张:“恭喜长宁郡王,河南王答对了。”

    “史将军,以您的经验,这场雪下到何时?”

    史万岁学杨昭的样子,直视天空,片刻后说:“依我看,起码得下一日。”

    “一日吗?”杨昭低头喃喃自语。

    ……

    “请圣上放心,我已加固各个棚户区。”

    太子杨勇受杨坚宣唤,第一时间入了宫,向他禀报洛阳城各处百姓的安置情况。

    “如此便好,按照以往,这雪下上两三日也属常事。”

    “这些百姓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跟随我们来到洛阳,切不可令他们雪上加霜。”

    “我明白,我已派人去找太史曹,定时时监测天气情况。”

    杨勇恭敬回话。

    “好,下去吧。”杨坚挥手:“百姓重要,你的身体也重要,随身带着大麾。”

    “是。”杨勇一条腿跨过门槛,又缩了回来:“谢大家关心。”

    “圣上,民部尚书长孙炽求见。”

    “宣!”

    “请圣上安,请太子安。”长孙炽见礼后,在杨坚的示意下起身。

    “圣上,刚收到消息,北大街的棚户塌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