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朝王爷
繁体版

第335章 刺史人选

    第二天早,一骑红尘自北向南飞奔而来。

    李建成站在一张用锦缎的巨副地图前。

    这是一张前大唐国的全国地图,上面包括北边的秦国跟南边的唐国所有土地。

    千牛卫大将军李安俨跟李志安两人,还有吴王杜伏威王珪魏征几个核心成员站在一边。

    “昨天一天不知道前线将士们打得怎么样了。”李建成目光盯在山南道的归州处说道。

    中路大军此次所受到的阻力最大,要是东西两路打不好,随时会有被左右两边夹击的危险,所以此次李建成把唐国最精锐的五百重骑兵放在中路,随李靖调遣。

    “回禀陛下,暂时没有战报传来,不清楚,今天也就是差不多了。”吴王杜伏威说道。

    “到宫外守候,一有前方的战报,马上呈上来,不得有误。”李建成说道。

    站在一边的近身太监陈公公说声“遵旨”,小跑地出去了。果然,陈公公刚刚走不到一刻钟。

    “报——!”一声传来,接着见到一名传令兵手举着一个木盒冲了进来。

    “禀报陛下,山南道行军总管李将军传来捷报!”对方躬身向李建成行礼。

    “呈上来。”李建成见到说是捷报,身子一松说完,看着对方说道:“下去好好休息。”

    “谢陛下!”对方抱拳,退了出去,外面会有兵部的相关人员带下去休息。

    李建成接过来一看,已经凝固的漆印上面一个完整的“李”字,漆印完整,说明没有人拆开过。

    李建成打开漆盒,里面是一张白纸的大小如A4纸,上面把昨天一天的战况简单地说了一下。

    “好,单将军果然威武,一个人就斩杀了秦军大将侯君集,刘师立,宇文士及还有李孟常四员大将,扬我军威!”李建成看着李靖把单雄信统领的重骑兵大杀四方,一个照面就冲垮了敌军的弓弩手六千余人,凭一己之力,斩杀了敌军四员大将,大大地提高了全军士气。

    最后大家一一传阅。

    “单将军果真威武,不愧是飞将,只怕当年秦叔宝不过如此,恭喜陛下,又得一员虎将。”王珪射手看着李建成说道。

    “首战告捷,好,好。”几天来的担心这个时候终于松了口气。

    当时做下这个决心的时候朕自己也是担心得紧,这几天来寝食难安,现在终于松也口气了。

    第二天,东部行军总管冯立也传来捷报,经过两天的奋战,终于拿下蕲州。

    东部部队在登陆作战时伤亡极大,好在唐军的武器铠甲比秦国的坚固,跟泰军伤亡比起来,达到了一比三的比例。

    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有了野战医院的医护人员的救治,受伤的全军将士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死亡人数并不算太高,现在队伍正在休整,准备下一轮的进攻。

    “嗯,冯立还算可以,没有让朕失望,没有重骑兵的帮助,这个战果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李建成当时在让冯立当这个行军总管时候也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当时也是受到许多的非议。

    毕竟冯立的资格不够老。

    军队不单单讲实力,像行军大总管这样的人事安排,同时还要考虑资格够不够老。

    接着李建成给冯立回了圣旨。

    中午时,西路的剑南道徐慈政行军总管也传来战报,四天时间已经占领了剑南首南部的姚州跟戎州中部。

    三路大军捷报纷纷传来,一个新的问题又同时出现了。

    那就是朝庭马上派新刺史前往收复的各州上任,巩固安定各州县的民心,恢复百姓的生产生活。

    这一天早朝。

    “现在我朝三路大军捷报传来,中部的归州,东部的蕲州,还有西部的姚州戎州,朝庭要马上派新的刺史前往上任,好尽快地安定民心尽快恢复生产。”李建成说完,看向下面的吏部尚书王珪,问道:“王爱卿,你可最佳人选?”

    刺史是一个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市委书房,担任的都是监察之职,可以直接向天子上书,反应其他官员的表现失职贪污受惠等现象,权力极大,如果没有及时反应,要是所管辖的地方官员出现违法情况,皇上有时候还追究刺史的失察之罪。

    所以很多当地当官的都特别害怕刺史。

    唐传隋制,州按照人口大小不同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三万户以上为上州,刺史为从三品;二万户以上为中州,刺史为正四品上;二万户以下为下州,刺史为正四品下。

    戎州人口最大,为上州,而姚州为中州,归州跟蕲州同为下州。

    听到皇上的话,下面的官员纷纷议论起来。

    谁都心里清楚,大唐要收复旧河山,将来不知道有多少州会被收复,这其中的空缺出来的刺史不知道有多少,这是一个机会,要是这个时候能够安插自己的人进来,将来……。

    能够站在天子跟前都是人精,特别是世家的官员纷纷在心里掂量着,想分一杯羹。

    这几个州都是靠近长江漕运发达,这其中的肥水利润巨大,能够当这几个州的刺史,其中的厉害关系大家都心里明白。

    这几个州都是长江边上的州县,将来的漕运通达都要依靠刺史来管理,朕不可能总是呆在江宁,日后是要回到长安的,将来长安的粮食运输不可能出一点差错……

    李建成在心里盘算着。

    吏部则是监管提拔官员部门,权力极大,这是为什么李建成会把王珪坐在这个位置的原因。

    王珪是东宫的旧臣,李建成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在身边,也知道李建成的意思,于是站出来说道:“回禀陛下,臣以为中书侍郎李立言、通事舍人张楚贤赵弘智……。”王珪躬身行礼说道。

    大家一听,面面相觑,三人都是东宫派系。

    李立言前东宫典书坊中舍人,还是已故于泰安五年的前东宫太子詹事、太子少保李纲之子。

    通事舍人张楚贤赵弘智两人,前者是前东宫左率府录事参军,后者是前东宫詹事府主薄太子舍人。

    三个都是根正苗红的东宫派系。

    李建成没等下面的百官特别是世家的人说话,先开口说道:“嗯,来人!拟旨,令中书侍郎李立言为戎州刺史,通事舍人赵弘智张楚贤分别为归州蕲州刺史……明天起上任,不得有误。”

    李建成点了三个东宫系的官员,为了平衡利弊,同时还任命世家崔氏一名官员为姚州刺史。

    下面世家等人见到李建成已经决定,也就怎么反对。

    现在不同往昔,现在陛下手里有印刷坊跟造纸坊,现在外面书籍已经普遍起来,人人有书读,已经不是往年想读书都找不到只能到他们世家借书读的时候了。

    真跟皇上闹得太僵,只能适得其反,日后李建成要是把再提拔大部分的寒门子弟上来,那他们这些世家真的没有机会了。

    点到名的四个,小跑出来向李建成躬身行礼。

    晚上,李立言府上,灯光辉煌。

    李立言、赵弘智跟赵弘智,还有几个前东宫的官员都聚到一起,纷纷为三个表示祝贺同时为明天三个送行。

    其中有通事舍人杨弘礼、唐俭之子唐河等人。

    “来,来,大家共饮此杯,明天告别,不知道何月再有相见的时候。”李立言主人举起杯里的葡萄酒,说道。

    刺史外面为官的官员,没有陛下的旨意不得回京,否则算叛乱处理。

    其他四人了举起酒杯。

    “恭喜李兄,此举又上了一级。”通事舍人杨弘礼一脸羡慕地说道。

    李立言从中书侍郎正四品上到从三品的戎州刺史,跳了一级。可别小看这一级,到也三四品的等级官员,想上一级可是比登天还难。

    “杨兄过誉了,我这还不算什么,要说跳得最大的还是赵兄跟张兄两人那才叫升得快呢,不能比。”

    张楚贤赵弘智两人从通事舍人的从六品上到正四品下,连跳了整整十级,简直是皇恩浩荡。

    “谢谢陛下龙恩,咱们只有努力把地方治理好,才对得起陛下的这一番信任。”张楚贤拱手向东边的方向说道。

    “嗯,张兄说是极是,咱们都是东宫的老臣,也正因为如此陛下才能如此信任咱们,如今的天下战事又起,陛下对咱们也是寄以厚望,咱们这些作为东宫的老臣,只能在各自的地方上为一方百谋福祉方能对得起皇恩浩荡。”赵弘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