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朝王爷
繁体版

第188章 一不小心,当了回红娘

    长安县最南端的通轨坊。

    这里离最南边的城墙仅三坊之隔。

    长安城人数聚集都在北面,越往北边人数越密集,越往南人数越少,因此这里的租金也最便宜。

    今天发的东西有些多,除了刚刚在西市领的肉外,还有一些盐,十五贯铜钱可不轻,再加上其他东西,黄庭贺难得租了辆牛车。

    “老爷,回来了……您这……是?”黄庭贺的妻子杨氏听到动静,走了出来打开房门,出来看到自己夫君还有一辆牛车,牛车上面放着很多东西.

    还有肉!

    “我之前跟你说过,我们部门不久就会发放东西,没有想到今天就发了,这些都是,还有一袋大米,一袋面粉,还有猪肉跟羊肉。”黄庭贺一连说着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一边对妻子说着。

    车夫也就一起帮忙把东西都搬到家里。

    当听到那一麻袋里的响声后,杨氏有些紧张,搓着手,等车夫走后,才敢打开来,一看,吓了一跳。

    要不是听黄庭贺说是部门发的,杨氏都有可能估计是不是自己夫君偷来的。

    “这……这么多?”杨氏颤颤巍巍地说道。

    听到动静的孩子们也相继地从里屋走了出来,六岁小孩看到几案上放着的猪肉跟羊肉,开心地叫了起来:“喔,有肉吃喽,有肉吃喽!”个个都像饿狼般闪动着金光,恨不得马上扑上去现在就啃吃起来。

    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可不管这么多,走上去把小脑袋扑到肉上,张嘴就要啃。

    杨氏一把拉住,说道:“这是生肉,不能吃,要等到晚上,母亲煮熟了才能吃。”说完对大十四岁的大女儿说道:“灵灵,快把你弟弟抱进去。”

    灵灵刚刚在里面洗衣服,这是在外面领回来帮别人洗的,几十件衣服晒干净了给人送去,一天争不到十文钱。

    听到母亲的声音,擦了擦有些发白的双手,走出来,抱起弟弟,目光却依然放在几案上的猪肉跟羊肉。

    “哇!”两岁的小弟被大姐抱起来,离那肉越来越远,张开双手伸指向几桌上的肉哭了起来。

    灵灵长相消瘦,由于常年营养跟不上的缘故,脸色有些蜡黄身体有些单薄,身上所穿的襦裙也有些旧,在膝盖处还有两个补丁,都洗得很干净。

    其他大一些的弟弟妹妹也站成了一排,看着眼前的东西,吞咽着口水。

    得到消息的二老也过来了,看到眼前的东西,泪光闪动着,说道:“总算遇到好人了,儿子,你要好好为朝庭做事,以报答陛下的恩情。”

    “谨听父亲的教诲。”黄庭贺答应接着说道“这包大米是我们五个家里比较困难的人才有的,杜尚书也就是鲁国公不要他的那份,他的都换成了大米跟肉接济我们几个比较困难的,还多发了五贯钱,这些多出来的也都杜尚书那里给的。”

    “鲁国公真是人善人呀,心里善良,儿子你要好好做事。”

    “是的,父亲。”黄庭贺说道。

    “把孩子给我把。”老人说完,从大孙女手里接过最小的孙子向里屋走去。

    杨氏开始把东西收拾起来,那十五贯钱不知道被藏在哪个角落地下去了。

    “夫君,这些肉就用盐腌制起来,做成咸肉,日后有客人来了用来招待客人,如何?”杨氏看着自己夫君说道,

    “今晚就拿些来煮吧,孩子们都有半年没吃过肉了,以前没有就算了,现在有了现成的,就煮些来给孩子们吃吧。”黄庭贺看着妻子说道。

    “还有这袋大米也煮些白粥给孩子们好好吃一顿。”

    “哦,今晚吃肉喽!”听到父亲说今天煮肉吃,孩子们鼓起掌来,那高兴的劲,恨不得让整个长安的人都知道。

    “好的,再加点野菜,是我今天在城外摘的,可嫩了。”妻子也知道自己一家好长时间没吃到白粥了,平时吃的都是野菜,外加几粒米。

    今天就放多一些,算是过个晚年。

    两人接着商量着怎么处理眼前的东西。

    杨氏是个家庭主妇,手脚很麻利,到太阳下山的时候,跟几个女儿一起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了。

    肉也剁成一条条用点盐腌制在瓮里。

    看到日子慢慢变好,杨氏的的脸上也慢慢有了些笑容。

    “咚咚,这里是黄庭贺的家吗?”

    正当一家人在忙碌的时候,听到大门外有人敲门。

    “这么晚了,还有谁来?”听到有人叫自己夫君的名字,应该是夫君的朋友或者是幕僚,杨氏不敢怠慢,去开门。

    “公子快快里面请。”杨氏打开门,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人,穿着艳丽的绸缎用的长衫,很是文静的青年人。

    “谢谢嫂子。”青年人拱手,手里提着东西走了进来。

    不久听到声音的黄庭贺从里屋走了出来,远远地看到青年人,大吃一惊,走上前来,拱手行礼说道:“属下黄庭贺见过杜尚书。”

    “不用这么客气,现在又没在上朝。”

    “我刚刚露过这里,听到你就住在附近,顺道过来看看。”杜言说完,把手里的礼物递了过去。

    “都是些零食,饼干什么的,都是自己做的。”

    “杜尚书来就来的,怎么还带礼物前来,您对我们一家已经够好的,受之有愧呀。”黄庭贺由衷地说道,然后把杜言引到正厅当中。

    两人坐下,不久灵灵就端着一碗热水走了进来,说道:“杜尚书,请喝水。”

    杜言看了一眼眼前的妙龄少女,说道:“谢谢。”

    “我跟你就年长几岁,就直接叫我杜哥哥吧,叫杜尚书,我总感觉我是个老头子似的。”杜言说道。

    对方轻轻一笑,捂着嘴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说道:“礼不可废。”

    黄庭贺看着知礼的大闺女,很满意地说道:“灵儿,你先下去吧。”

    “是,父亲。”灵灵说完,向杜言行了个礼,转身出去了。

    看着女儿的背景,黄庭贺叹了口气。

    “黄主事,有什么难处,不妨说来听听。”杜言说道。

    “哎——!”黄庭贺长长叹了口气说道:“实在是不好意思,我这女儿平时我也教了些书,也读了不少,算是认识些字吧,可眼看着就到了待嫁的年纪,可是……大家看到我家里情况,连媒婆都拒绝说不好找人家,眼看着年纪一点点长大,做父亲的也急呀。”

    杜言现在对唐朝的一些风俗也算是有所了解。在唐朝嫁女儿,女方是要出些随礼钱的。出的钱越丰厚,新娘未来在夫家就越有地位。

    造成现在普通人取老婆,如果是贫苦人家的女儿,不管你长得有多么的出众,都不容易嫁出去。

    如果超过了法定的年龄,朝庭可是要自己指派的。

    唐朝现在的人口太少,朝庭急需要人口增加,所以对在法定的结婚年龄的待嫁年青女子有一定的规定。

    杜言喝了口水,打量起家里的陈设来。

    黄家虽然是寒门出身,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可是家里上下却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黄家也算是个有点文化的家庭,黄庭贺此人在部门里办事也算是有些能力,读的书也不少,他教出来的女儿,应该不会太差。

    “黄主事,我刚才看过灵儿是个很知礼很不错的姑娘,如果你不嫌弃,我想为我七弟说上这门亲事,不知道你意下如何?”杜言瞬间想到了自己七弟蒋宇新来。

    自己七弟蒋宇新的性格有点大大咧咧的,将来的家里要是有这么个知情达理,家里又收拾得不错的妻子在家里,那是再好不过。

    “这……”黄庭贺没有想到杜言会这么说。

    对方是谁,那可是国公,他的弟弟,嫁给国公的弟弟应该不会太差。

    “放心,我那七弟人不错,还是有爵位在身,是个县男呢。”杜言说道。

    县男!

    对了。

    想到这里,黄庭贺突然想起来。

    当时在玄武门之变当中,鲁国公事带着杜家军的三十个人救驾有功,后来那三十个杜家军都被陛下赐了爵位,都是县男。

    “就不知道蒋县男的意思如何?”黄庭贺说道。

    这算是同意了。

    以鲁国公的为人来看,他的弟弟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呵呵,放心,灵儿长得这么水灵,我那弟弟岂有不答应的道理,放心好了。”杜言说道。

    “那黄某就高攀了。”黄庭贺起身行礼。

    杜言也起身行礼。

    双方暂时就这样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