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请来一本未来之书
繁体版

第11章 不管怎么样,咱先学了再说

    当晚,杜班失眠了。

    一时,他幻想国际金融根本没变化,让他一直赚,一直爽,手里的钱一变十、十变百,万变亿……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变大,钱多得保险库塞不进,要买多几个保险库,还是塞不完。

    又一时,他幻想国际金融变了,丧索被反狙击导致破产了,金融危机也改期了,他拿着一本根本无用的未来之书,欲哭而无泪。

    杜班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然后第二天,他还是处于患得患失的状态中。

    直到第三天,杜班才想通了一些基本的关节。

    先不管这本书有没有用,他应该将学习的侧重点放到英语上。

    不管怎么样,英语这年头还是挺有用的,外资企业,外贸公司,都要求英语过关,那工资比一般企业要翻倍都不止,还可以当外航导游,收入也相当不差。

    如果这本书有用,那当然极好。

    如果没用,起码在学习英语时,能成为一个诱饵,让自己学习英语时充满动力。

    反之,如果自己没学好英语,这本书又有用,到时自己错失了比金银珠宝还宝贵的机会,那得多悔恨啊!

    于是,杜班开始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

    对着学习计划表,杜班思索着:“语文减少10分钟,数学减少10分钟,政治再10分钟,物理历史动物美术本来就不多,各减少5分钟,这样一来,学习强度不变,每天就能多出50分钟给英语。”

    “每天多50分钟……”杜班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不够,“专业学英语的学生,也要花几年才能考到专业8级,其水平勉强能去外国生活,那我要多久呢?”

    摇摇头,杜班觉得单靠自己自学,是很难突飞猛进的。

    还得靠外力。

    他拿出自己的小钱罐子,用小摄子一点一点地把存了几年的钱取出来,再加上今年收到的压岁钱,数了数,有六百来元钱。

    “这点钱,少了点。”杜班沉吟,其实也不算少,这年头,重光县的人均月收入可能才300元。想来参加一个英语补习班,也能支撑几个月的。

    就是不知道重光县有没有补习班?开辟市肯定有,但太远了,不现实。

    又过了几天。

    开学了,杜班重新回到学校,他找了英语老师,问有没有补习班。

    英语老师有点诧异:“哈,你不是满分吗?还要补习?”

    杜班不好意思地解释:“那个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嘛,我想学会英语。”

    “学会英语?”英语老师有点无语,老师自己都不敢说学会了英语呢。

    “是啊,我觉得花十来年的时间,学一门语言,太过浪费时间精力了,还不如一鼓作气,一两年就学会它。”

    这话说的,连英语老师都自觉惭愧了。

    而且这话太有道理了,后世有无数人呼吁要把英语改为选修课,一方面因为国力强了,欧美弱了,另一方面可不就是几千万几亿的学子,学十来年还学不会?太糟蹋了!

    “你有这个志气是好的。”英语老师点头,他看着眼前这个志向远大的学生,又回想起自己求学时候,唉,根本没法跟人家比啊。

    英语老师叹了口气,心里决定了要帮帮这孩子,然后就跟他说:“在一中那里开了个教研员的英语培训,我也要参加,到时我帮你问问能不能旁听。”

    杜班喜出望外,这老师参加的培训,水平肯定高啊。

    还没等他笑出声来,英语老师又说:“旁听也要缴钱的。”

    杜班就问:“我有600大洋,够吗?”

    英语老师笑了:“没想到你还是个小富翁,够了够了,就是不知道人家让旁听不?”

    “嘿嘿,老师,请您费心了。”

    英语老师是愿意帮杜班的忙的,毕竟满分的学生还想上进,是老师都喜欢啦。

    于是,过了两天,英语老师叫来杜班。

    “今晚有空的话,就去参加培训。”

    杜班欢喜极了:“多谢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

    英语老师拍拍他的肩膀,笑说:“上这培训课,你我可就成了同学了,哈哈。”

    杜班嘿嘿笑着。

    快到晚自修的时候,英语老师到1班教室,向杜班招招手,杜班在此之前,已经和副班长打过招呼,让她帮忙维持自修的秩序,于是当下他就离开教室。

    他心里实在高兴,走到英语老师身边,一时冲动,居然大着胆子说:“同学你好。”

    英语老师又好气又好笑:“你这个小皮猴子,皮痒了?”

    “亦师亦友,亦师亦友。”杜班连连拱手,认怂。

    重光县是个小城,他们走过校门外那条街,从一条运河旁边的河堤路穿过,就到了一中附近。

    这地方杜班也就是高考时来过,没什么印象,只跟着英语老师,一路走到教学楼的最高层一间教室。

    教室里人数廖廖,直到上课也没坐满四分一,参加的人有二十来岁的,也有三十来岁的,四十岁以上的就没有了,杜班后来才知道,四十岁以上的老师已经没有进修的动力了,自然请也不会来,何况还要缴钱参加。

    这么少人,难怪组织方肯答应让他一个学生来旁听,大概是觉得加点人气也挺好的。

    英语老师带他去缴了200元,是半学期的费用,跟他老师一样是A班,每两天来一节课,另外还有一个B班,也是一样,就和A班错开上。

    杜班就问收费的大姐:“那个老师,我可以再报B班吗?我想天天来。”

    他的英语老师听了不同意,当下就教训他:“你可人心不足啊,每天都来,也不怕耽误你的其他学习?”

    杜班心里有自己的算盘,他翻译了那本金融书前面一些内容,看到了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这风暴是97年就起了头的,现在已经97年初了,时不我待啊,就算进不了场,起码也要有能耐看个热闹。

    一个人不进场也不旁观,永远也只能处于认知之外。

    就好比,一个打工仔是想不到集团老板的工作情况的,经理勉强可以,他算是进场分担了老板的部分工作,老板秘书也勉强可以,她是旁观者,也有点认知。

    杜班之所以急着学英语,就打算着起码能具备旁观者的能耐。

    连英语都不行,国际金融市场变动你看个毛啊?

    于是他就说:“老师,不用担心,我已经学完了初二的全部课程了,每天不上晚自修,真的不耽误事。”

    咳咳,他没说谎喔,他是已经学完了,只不过是在时光倒流前。

    英语老师懒得理他:“你自己说服你的班主任就行,我不管那么多。”

    杜班挠挠头顶,下了决心,再掏出200元,给那个大姐:“请帮我把B班也报了。”

    他虽然没信心说服班主任,但总要试试,顶多损失200元而已。

    重要的事情,可不能瞻前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