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大国工匠
繁体版

第059章 奉上教案

    姜辰并不知道梁越被抓进了保卫科,下班回家后,吃过饭便躺在了床上。

    他心里琢磨着,流水线试点成功,落地执行势在必行。

    这似乎比机床更加紧急。

    而流水线的落地执行,就涉及到大量新员工的培训,也就是培训体系的搭建。

    现在培训体系的搭建,最核心的操作手法问题已经解决,那与之配套的东西,也需要尽快考虑,并且做好准备。

    这样的话,在正式开始落地的时候,可以快速展开。

    等到培训体系进入正轨之后,他就可以放下培训事宜,专心研究机床。

    而且机床即便在空间中学成,但也需要一个契机,才能真正启动这个项目。

    这个契机是人为制造还是等待,姜辰还有点纠结。

    人为肯定更快,更可控,但也意味着风险。

    万一出现点意外,这破坏罪名也不小。

    姜辰思虑良久,下达了指令:“帮我找三钢厂生产流程培训相关资料。。”

    这半个月来,姜辰对于这个时代做了深入的思考。

    现在国家开展大炼钢,并制定了1070目标,力求比57年产量翻倍。

    于是遍地起高炉,全民大炼钢,全力追求钢铁的产量。

    盲目追求数量,质量往往就不会太好。

    记忆中,今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1300多万吨,但合格的只有800多万吨。

    这种情况下,作为钢材加工的下游轧钢厂,最需要的同样还是提高产能。

    轧钢厂的技术含量,比炼钢厂高了不少,不是有两把子力气就能干的。

    所以现在的轧钢厂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新招的工人,在较长一个时间内根本无法掌握生产技术,无法形成生产力。

    现在技术的传承,实行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

    新工人进厂,往往要去找个师傅,然后由师傅教会徒弟操作手法。

    这样的模式弊端实在太多。

    首先,技术保守思想严重。

    一部分工人,将自己的技术当成宝贝,不愿轻易传授给别人。

    虽然这个行业根本不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大家还是心有余悸,不愿轻易传授,就算传授也会留一手。

    哪怕签了师徒合同也没用。

    其次,收徒弟的高级工人,文化水平有限,心里有东西但倒不出来,让他们把技术传递给徒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家都没有系统的传授技术的方法,传授技术的时候动一下西一下,师傅教得懵,徒弟学得更懵。

    到最后,师徒都不知道学了多少,还有哪些没有教。

    再有,现在的工艺技术,也没有标准,每个人的操作手法都不一样,突出一个个性化。

    个性化的师傅传授个性化的技术,个性化的徒弟再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个性化,突出一个乱。

    然后,为了扩大产能突然招入大量员工,在高级工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师傅要带多名徒弟。

    一对一还勉强,一对多彻底懵逼,他的无助肉眼都能看得到。

    成天被一群徒弟围着,他却不知道怎么有效传授技术,尴尬窘迫。

    顺带的,自己的生产效率也比之前更低。

    最后,一个学徒上岗需要掌握的技术,零零总总加起来并不少。

    在缺乏有序教学的情况下,学习进展缓慢不说,在无人引导复习的情况下,往往后面的还没有开始学,前面的已经忘记。

    一般的工人,进入车间之后,打杂至少都要一年!

    因此,姜辰来到这个世界,准备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搭建企业培训体系。

    提供系统入职培训,帮助新员工快速上岗,形成生产力。

    提供固定进阶培训,让中级工人有学习进步的机会,加快他们的技术提升速度。

    而培训体系的搭建,姜辰首先要掌握的就是标准化的操作手法,这也是最基础的。

    哗啦啦,几本册子出现在姜辰的面前:

    这几本书差不多就是一个新员工上岗之前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姜辰大致翻看了一下,里面的信息都非常详细且全面。

    比如工具手册中,出现的几种平时很少使用但一定会用得着的工具,即便是他有过三年工作经验,也没有见过。

    或许见过,但没有注意过。

    而操作手法标准,除了之前已经学习到的手法之外,还有更多的内容包含在其中。

    每个工种的手法之外,还有各种注意事项,操作建议等等。

    册子同样不厚,但内容更加细致。

    比如锻工篇,不仅包含了握锤手法、发力方法、捶打技巧等,甚至还有平日营养搭配建议、简单损失自我处理等内容。

    总得来说,这基本册子内容不算很多,但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翻看之后,姜辰首先拿起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轧钢厂常用工具识别及使用手册》开始学习。

    在翻开书籍的瞬间,他便进入了空明状态。

    心无旁骛,脑无杂念,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书籍内容上。

    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的效率会呈几何倍数的提升。

    想要进入这种状态很难得,寻常人可能一辈子都体验不到一次。

    但在梦里排除了外界干扰,加上系统加持,姜辰秒进。

    单单这种状态,哪怕没有时间加速,他的学习效率也是其他人的数倍。

    这个工具手册,图文并茂,只需要单纯的记忆即可。

    翻过之后,相关内容就像刻在脑海中一样,记忆深刻。

    即便姜辰可以放慢速度,但学习的速度很快。

    现实时间办个小时,他便掌握了这本册子的全部内容。

    然后,他拿起了第二本书《轧钢厂图纸理解入门手册》。

    这书的内容,算是技术人员的基础知识,他早已掌握。

    现在要做的就是再自己再次学习的同时,思考怎么和工人讲解更好。

    由于思考的时间比较多,这本书用了一个多小时。

    然后后《轧钢厂安全生产规范》,这种植需要记忆的书籍,同样只用了半个小时,便已全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