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大国工匠
繁体版

第026章 那女孩有些面熟

    温婉道:“街道办王主任来找过你吧?刚刚她去找我了。”

    “说是现在孤儿院的孩子们长大了,食量大增,上面拨的经费根本不够用,还不准时,让我们厂里帮扶一下。”

    刚刚走到门口的姜辰,停下了脚步。

    杨为民叹了口气:“来过了,要是以前,厂子里肯定拿钱帮扶他们。但现在,厂子里哪里有钱啊。”

    “我说以个人名义捐点钱给她,但她拒绝了,她是想找一个稳定的企业长期帮扶孤儿院,这个我们根本做不到。”

    姜辰确实眼前一亮:“孩子们长大了?有多大?十七八有没有?”

    温婉一愣:“街道孤儿院里收养的,都是战争年代失去亲人的孩子,现在新世界建立马上九年,这些孩子差不多是这个年龄!”

    姜辰问道:“十七岁以上的孩子,有多少?”

    温婉思索片刻:“孤儿院总共有两百多孩子,十七岁以上的,应该能够占到70%左右,也就是一百五十人以上。”

    杨为民眼前一亮:“你是想?”

    姜辰回到座位上坐下:“实际上,现在全国人民的生活都比较艰苦,孤儿院自然更加困难。想长期靠别人的帮扶,这不现实。”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大一些的孩子们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减轻孤儿院负担,这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

    “流水线试点不是需要人吗?要不让他们来试试?他们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够很好的做到保密。”

    实际上,再过两年,孤儿院将愈发的困难。

    强如魔都,也解决不了孤儿院的问题,孩子们每天在饥饿中度过。

    最后,上面想出了一个将孩子们接到北边草原抚养的方案。

    温婉眼前一亮:“这样,一次性就解决了试点所需人员问题。”

    杨为民陷入了沉思。

    半晌之后才道:“这是在我这里原则上可以,但不能让工厂背上插手地方行政事务的罪名。”

    “具体怎么操作,你们自己商量吧。”

    姜辰笑笑:“其实没那么复杂,让王主任写个申请,咱们同意并接纳就行。”

    杨为民点点头:“小姜,这事你自己去找王主任沟通吧。”

    孤儿院问题困扰王主任许久了,若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肯定会收获她的感激。

    杨为民准备把这个人情让给姜辰。

    作为试点小组组长,他去谈这件事名正言顺。

    姜辰点点头:“行,明天一早我就去找王主任。”

    “行,我先走了,去准备清单。”

    离开了厂长办公室,姜辰找到小赵,两人一同去了工程科办公室。

    叫上其他几人,一同前往试点办公室。

    曹俊和宋元上午暂时没事,过来认个门。

    赵东升和万里,则协助姜辰一起拟清单。

    看到众人离开,刘建建冷笑一声:“这下好了,做事的人都忙试点去了,今天张山、梁越你两都下车间,负责产品质量检测。”

    张山叹息一声,默默往外走。

    心里暗叹:这阵子怕是没以前轻松了,早知道昨天就该投反对票。

    实际上,即便他投反对,支持的依然有五票。

    新办公室,比工程科的办公室还要大。

    摆了四张办公桌,可以容纳16个人同时办公。

    另外一头还摆了一块活动黑板,方便培训讲课。

    里面刚刚清扫过,干净整洁。

    曹俊感叹道:“这是咱厂里最大的一间办公室了,没想到被你小子搞到手了。”

    赵鹏笑道:“倒也不是最大的,最大的一间,是现在的小会议室,领导班子开会都在那里开。”

    “好了,大家安静一下,杨厂长托我给大家传达一个厂里的决议。”

    众人一愣,都看向赵鹏。

    赵鹏道:“经过厂里商量决定,成立流水线试点小组,由姜辰同志担任组长,厂长杨为民、代表陶源、人事科科长温婉,担任副组长,你们都是小组成员。”

    “另外,这个小组的成立,目前处于保密阶段,就不对外公告了,大家自己人知道就行。”

    “好了,就这个,那我先走了。”

    说完,转身离开,留下了目瞪口呆的众人。

    半晌之后,曹俊才反应过来:“姜辰,你可真特么牛啊!刚来没几天,就成了领导,连厂长和代表都成了你的下属。”

    宋元笑道:“呸呸呸,还姜辰姜辰的叫呢,现在要叫组长。”

    姜辰摆手道:“别瞎说,他们还是领导。只是在流水线试点这件事情上,他们配合我们开展而已。”

    “记住,不是配合我,是配合我们。”

    即便有了姜辰的解释,众人依然兴奋不已。

    不管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杨为民等三人甘愿成为下属,是事实。

    姜辰拿出烟散给几人,然后道:“行了,我们开始吧!现在厂里需要我们提供试点车间所需的物资清单,这事由我和赵东升主导,万里、曹俊、宋元你们三个配合。”

    “等到清单出来,厂长签字之后,由赵东升和万里负责跟后勤对接,尽快把物资到位,将车间按照要求布置出来。”

    “这样,我们一边拟定清单,一边商讨试点车间的布置方案。对了,你们谁画画做示意图比较在行的?”

    实际上,整个车间的布置,都在姜辰的脑海当中,但怎么呈现能够清晰明了的让大家都理解并且记住,是困扰他的问题。

    示意图是最好的方式,他也尝试过把脑海中的布置方法画出来。

    但他的绘画天赋估摸是负的,加上车间中的各种东西太多,明明脑袋里很清晰的东西,画出来就是自己看着也迷糊。

    万里举起了手:“我可以,之前我在厂里画过,大家都说画得很好。”

    姜辰一愣。

    他想过曹俊或者宋元可能具备这种能力,但没想到是比较木讷的万里。

    姜辰道:“成,那一会我们一边商量,你一边画。画得好不好不重要,但至少你自己要能看得懂。”

    万里点点头:“没问题。”

    然后,几人便凑到一起,开始拟定物资清单,商讨车间布置。

    说是商量,实际上基本是姜辰主讲,赵东升补充,万里画图。

    整个物资清单,99%都是姜辰提出来的。

    剩下的1%,则是他自己忘记了或者忽略了。

    人不是机器,总会忽略一些东西。

    赵东来虽胖,但心细如发,并且作为厂里老人,对各种物资和设备都很熟悉,总能及时的做出补充。

    而整个车间的布置,则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进行布置,以便生产材料在各道工序之间更加有序的运转,节约生产时间,提高效率。

    姜辰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描述,偶尔赵东升进行补充。

    万里运笔如飞,在一张大纸上面画图。

    近一个小时之后,姜辰讲完了,喝了口水。

    万里将画纸拉直:“宋元,来帮我一下,我们把他打开让大家看看。”

    他和宋元一人捏着纸张的一角,将纸张铺开在黑板上,一张试点车间布置示意图,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画得不复杂,但很清晰,很明了。

    哪怕一个非工程科的人看到了,也知道车间应该怎么布置。

    没想到,这万里虽然木了一点,但还真是有用之才。

    万里问道:“组长你看看,车间是这么来布置的吧?”

    姜辰看了一遍,完全贴合自己脑海中的布置方式,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厉害厉害,就按照这个来布置。”

    “你们两在布置过程中,如果觉得需要调整,小地方直接调整了就行。如果调整比较大,就来找我商量一下。”

    赵东升异常积极:“好勒,你放心!我这就拿清单去后勤科,让他们准备东西。”

    压抑得久了,好不容易等来证明自己的机会,他心里的兴奋,难以压抑。

    姜辰笑道:“这清单,要找厂长签字之后才生效。你直接拿过去,人家会给你准备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