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痴人传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大厦将倾

    李逋闻声转身,见尉迟诸正站在他身后,手中抓这个肤色黝黑,面相老实的男子。尉迟诸一扭手腕,那男子手里淬毒匕首落地。数十名常林军禁卫此时绕着李逋,将人群隔开。

    “官府缉拿要人,无关人等速速退下。”

    尉迟诸喝问:“大胆蟊贼,你是受谁指示,前来行刺。”

    那男子此时见这么多士卒围过来,拼命反抗,嘴里:啊啊啊——的胡叫。眼见挣脱不出,便抢夺士卒的武器,企图自杀。尉迟诸那容他死,让四个人将其绑住,掰开他的嘴,对李逋说:“禀太子殿下,这人的舌头被割,怪不得只会‘啊啊’做响。”

    “把他交给秦钺,我要查清他的身份。”

    “是。”

    “三郎在何处?”

    “三殿下被阎清带到河岸边饮酒。”尉迟诸说:“太子莫担心,我这就带三殿下回来。”

    “我亲自去吧。”李逋怕阎清教坏弟弟,忙随尉迟诸来到河岸旁。只看柳树下正撑这一座宽窄二十余步的圆形彩账,待人近彩帷帐,便耳闻账内琵琶响,众女的莺莺燕燕声。

    帷帐旁不断踮脚向帷帐内探看的李彝景,见李逋亲自前来,脸上闪过一丝惊愕,忙小跑过来,躬身行礼。

    “这帷帐是何人所立?”

    “小人不知。”李彝景故作憨傻,说:“只知道殿下的朋友带了许多美人,在里面招待三殿下饮酒。”

    尉迟诸冷笑:“美人?恐怕是平康坊的姑娘吧!”

    李逋沉这脸,派尉迟诸前去帷帐叫李荣。可此时的李荣已喝的七昏八倒,躺在众‘姐姐’的怀中任凭捉弄。

    “小郎君姐姐怀里香不香呀?”李荣想推开她们,却又惹起一阵哄笑:“呦~姐妹们快看,这小家伙倒明白该抓什么地方。”

    “男人嘛~爱的都一样。”阎清望着陷入温柔乡内的李荣,得意的嘿嘿直乐。忽然账帘被人扯开,阎清只见尉迟诸黑着脸站在账外,恶狠狠的盯着他,说:“阎清,二公下正在外面等着你,你最好快点!”

    阎清登时吓得发立三尺,忙从百花丛中抢出李荣。可李荣此时已神情迷离,醉的站立不住。再上下一打量这小公子:白衣沾脂粉,青丝染香风,玉带无踪,卿谁系?少年赤面满朱痕。

    “阎郎,怎么了吗?”一女子抓住李荣的手不放。

    “好姐姐,快放手,出大事了。”

    “呦,姐姐们什么大事没见过,这小郎君家里人要是来找,就让他们一起进来耍呗?”

    “祖宗们快别闹了。”阎清忙整理李荣的衣衫,见他的玉带正系在个蛇腰女子身上,忙要取回,却听那女子说:“好个薄情郎,姐姐们的茶水钱都没给,就想要东西?”

    “下回下回!”阎清说着解下玉带给李荣缠上,拖着他出了帷帐。李逋一见李荣这般模样,怒极反笑:“好出息!好出息!”身旁李彝景忙上前接过李荣,说:“太子殿下是小人的失职,都是小人没有劝动三殿下,要责怪就请殿下责怪我吧!”

    李逋没有理他,只是让人送李荣回宫。阎清:“二郎要是没有事我也走了。”见李逋点头,阎清抹头就跑,却被尉迟诸追上,抬腿踹倒,拿麻绳将其活活捆成个螃蟹。

    “殿下我错了,我错了,您大人有大量饶了我好吗?”

    “搜身。”

    尉迟诸将阎清身上所有钱财全部搜了出来。

    “尉迟诸,把钱都散给此次出来护卫的常林军弟兄。”

    阎清苦着脸,不敢出声,只能静静的等待李逋发落。在听到要将他送回本府时,才激动的嚷道:“亲哥啊,万万不可,我挖了半个月地道才逃出来,你可不能把我再送回去!信不信,我与你绝交!”

    李逋恶狠狠的说:“再嚷,我就让人给你骟了。”后方趴在帷帐架上围观的一名小脸女子高举手帕喊道:“骟了他!骟了他!”

    阎清回头道:“好姐姐,我与你有什么仇!”

    “哼,谁让你负了莺儿妹妹!”她身旁一姊妹喊道:“反正阎郎有那东西时,我也没什么感觉,倒不如骟了清净!”说完众姊妹乐的前仰后合,直晃得帷架丫丫作响。突然咔的一声,帷架折断,彩账尽落,百莺惊啼。

    事后,李逋让人为阎清解开绳子。阎清悻悻一笑,正想说什么,百骑司的密探此时却传来消息,有要事请李逋速速入朝。

    李逋闻讯入宫,刚到勤政务本楼,便见大太监张承业凑到近前,低声说:“太子殿下一会说话要小心,老奴见蒋相带了数十名重臣面见皇上,言语中似提到殿下。”果然入内后,李逋刚行完礼,就听父皇问:“逆子你可知罪。”

    李逋跪在地上,转头望向站在百官之首,倨傲的蒋林。蒋林正直勾勾的盯着皇上,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拿着象牙勿板,就像持这把匕首。

    “儿臣不知,请父皇明说。”

    “百官联名参你。”李康将奏章扔到李逋脚下:“朕给你个解释的机会。”

    李逋捡起奏章,展开一看,好家伙!奏章之上,列这自己五宗大罪。

    一:据长安巡夜不良人报,太子曾数次深夜面见安国候赵瑾。

    二:招揽胡人李彝景,备买刀兵,无故增加常林军守备。

    三:与乡野甄姓妖人往来,意图不轨。

    四:行为不端,性格暴戾,于烟花之地枉杀平民性命。

    五:私设酷狱,据东宫内侍说,曾有一老一少两个内侍无故被折磨致死,后才送与大理寺补办流程。

    李逋站起身,面对父皇神色淡然,说:“第一,安国候是儿臣的舅舅,家人见面有何不可?并且每次见面,我都派人请示过父皇。”李康说:“此话不假。”李逋继续说:“第二,关于党项人李彝景的事,我也已事先禀告父皇,怎能说无故增加守备?第三,甄先生乃大能之士,通古晓今,与其来往儿臣甚感光荣!至于外人说我意图不轨,滥杀无辜,都是信口雌黄,我想不用解释!第四条和第五条,可有证据?可有证人或是案卷?若都没有那就是有人冤枉儿臣,还请父皇为儿臣做主!”

    李逋话音刚落就见一名御史站出来,驳斥道:“殿下所言荒谬,即使安国候是太子亲人,可为何要夜深才去?上月司天监上奏,荧惑反道,北侵太微,正是有人密谋叛乱征兆!”

    李逋冷笑说:“愈加其罪,何患无辞。”

    那御史也不再跟李逋争辩,直接上参:“皇上,我等所言句句属实,太子顽劣,恐难继承大统。还望圣人裁决!”

    蒋林身后的官员,皆附议此言,乌拉拉跪倒一片。良久,李康问李逋:“二郎还有什么好说的吗?”

    “儿臣请父皇明鉴,请父皇做主!”

    李康又问蒋林:“蒋相认为该如何处置?”

    “回圣人,老臣认为关于太子之罪,当派可靠之人查清,再从长计议不迟。”蒋林身后的官员听这话,不顾礼仪,出列再次进逼:“皇上,蒋相仁慈,可储君之位乃是国本,非明君不可居。上月南山地动,还望早下决断!”

    “那你们认为,朕当立谁为储君合适?”

    “臣等认为,当立大皇子李无争。”

    “蒋林,你认为?”

    “皇上家事,老臣不敢异议。”

    李康走下龙台,走到跪着的官员跟前:“都起来吧。”

    “皇上不答应,臣等便长跪于此!”

    “张承业,抗旨不尊该判何罪。”

    “抄家斩首!”

    “朕再说一遍,起来。”

    跪着的官员慌忙爬起,生怕慢了。李康俯视这群无骨之人,深觉朝廷悲哀。他说:“我儿在储君之位已有十余载,为何你们今日才说他不合适?天复我唐!未来,盈儿可为仁君,朕相信他能做到。”

    蒋林听出这话的意思,手中勿板向下一斩,众官员再次跪地,请求彻查太子罪行。李康说:“太子的事朕会派人去查,不过眼前有件案子,朕想让诸卿裁决裁决。”说着李康遣太监总管赵同去请其他几位宰相。随着路大封,郑顺,冯道三位宰相陆续入朝,

    百骑司也传来消息:刺杀李荣与李逋的主犯已经抓到,此人正是蒋林的义子——蒋吉。禁军将蒋吉押解朝堂。

    李康宣长安县令蒋景略觐见。等蒋景略来了,他说:“你做长安县令时,京兆尹崔柏说你刚正不阿,能日断百案,无有差错。今日这事,就由你来做审。”

    蒋景略说:“回圣上,臣与蒋相有远亲,此举恐怕不妥。”蒋景略的爷爷是蒋林的堂弟,可因家境贫寒,因此疏于来往。经长安尹崔柏推荐,担任长安县县令后,两家才开始偶有交际,可自从蒋景略娶了蒋林的死对头路大法的孙女,又抓了他的儿子蒋良新后,两家便已势同水火。

    蒋景略担任长安县令已近二十年,屡屡不得提升,都是蒋林在从中作梗。若是别人,定趁这次机会,狠狠报复一番。可蒋景略不同,他有自己为官的理念,有自己做人的坚守。李康也是近段时间才发现这块璞玉。

    李康说:“朕相信你会大公无私。”遂即让人将蒋吉的卷宗递给蒋景略,派神策军辅佐他,前去调查此案。转眼日中,百官饥肠辘辘,李康赐廊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