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傻柱捡到禽满剧本
繁体版

第392章听墙根,易中海误抓棒梗

    怀揣着不吃白不吃,吃一顿顶两顿的心思。

    街坊们都不说话。

    都在吃吃喝喝。

    有点比赛吃饭的意思。

    大人是大人的吃法,狼吞虎咽的那种,一个馒头两三口便将其吞吃了一个干净,往往嘴巴里面的馒头还没有吞咽到肚子里面,便又将馒头咬到了嘴巴里面,没有人喝酒,也没有喝汤,都在争分夺秒的吃着油汪汪的烩菜和松软的白面馒头。

    那些孩子们,不知道是不是家里大人专门叮嘱过,每个人的手中,都抓着两个大馒头,还把大馒头趁着外人不注意的机会,偷悄悄的藏到了衣服里面。

    这一幕。

    并没有瞒过傻柱。

    看着那些吞吃的大人,看着那些藏白面馒头的孩子们。

    一丝笑意。

    在傻柱嘴角浮现。

    忙活了一上午的时间,为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让你丫的算计我,我让你易中海喝西北风。

    没人随礼,没有人随粮票。

    贾张氏没有定量。

    易中海除了喝西北风之外,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除非是聋老太太出手。

    算是一石二鸟吧,傻柱也有借着这件事试探聋老太太的意思。

    不是傻柱的主意。

    是人家张世豪和杨继光两人提出的办法,昨天早晨,这两人找到了傻柱,提及了当年何大清跑到保城的内幕,说他们怀疑聋老太太策划了这一切,却因为聋老太太的资料无懈可击,方方面面都没有问题,所以求着傻柱帮他们试探试探聋老太太。

    傻柱就是因为得了杨继光和张世豪两人的委托,又获知了易中海迎娶贾张氏的事情,故上演了一幕套路易中海办酒席的大戏。

    街坊们现在吃的越狠,易中海损失越大,越能帮到张世豪和杨继光两人。

    专门使出了平生所学,做了这顿饭。

    得益于傻柱的手艺,又因为当下特殊的年景,这顿酒席,让街坊们过了嘴馋贪吃的瘾,离开的时候,一个个都挺着她们圆鼓鼓的肚子。

    惟一不高兴的人。

    估摸着只有聋老太太了。

    一方面是贾张氏嫁给了易中海,破了聋老太太对养老的算计,让聋老太太十分的不高兴,大院祖宗就是用脚指头猜,都能猜到贾张氏会怎么对付她。

    今天是贾张氏和易中海两人结婚的喜日子,当着这么一院街坊们的面,贾张氏都懒得上演孝顺聋老太太的大戏,更何况是今后。

    另一方面是聋老太太不喜欢自己的座位。

    依着聋老太太的意思,自己好赖也是易中海不是干妈甚过干妈的人,街坊们谁不知道易中海将聋老太太当亲妈的伺候着。

    易中海结婚,聋老太太怎么也得坐在主位置上,而且贾张氏和易中海还得给聋老太太当众磕头。

    这两个心愿,聋老太太一个都没有达到,既没有坐在只有亲妈才能坐的位置上,也没有被贾张氏和易中海两人当面磕头。

    吃席那会儿,聋老太太还想借贾张氏磕头这件事,好好拿捏一下贾张氏,让贾张氏知道谁是大小王。

    结果贾张氏压根没有给聋老太太磕头的意思。

    聋老太太恨得牙根都在哆嗦。

    眼角的余光。

    扫向了刘海中。

    这个草包,自己那会儿还故意用言语暗示了一下刘海中,说自己是四合院内年纪最大的人。

    刘海中拍着胸脯打着包票,说他明白聋老太太的意思了。

    结果明白个锤子。

    聋老太太完全没有胃口去吃那些饭菜,气都被气饱了,等她回过神,晓得这是傻柱做的饭后,想吃却已经迟了,放眼看去,到处都是吃完饭的狼藉。

    什么都没有。

    那些人也真够狠的。

    把碗都舔的干干净净。

    聋老太太手中的拐杖,狠狠的戳了戳地面,难得的吃顿席,光生气了,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

    起身离开的时候,见桌子上还有点馒头渣子,见左右无人,将其捏在嘴巴里面,嚼巴了几口。

    别说。

    味道还真的不错。

    傻柱不但做饭好吃,面点也好吃。

    ……

    闫家。

    看着一家人圆鼓鼓的肚子。

    闫阜贵笑了。

    一脸的得色。

    没花钱,还吃的这么饱。

    想必晚上也不用吃饭了。

    等于一下子节省了两顿的粮食。

    突然想到了傻柱,想到了李秀芝,微微的摇了摇头。

    真不会算计。

    吃席的当口,安排李秀芝去探视何雨水。

    难怪傻柱发不了财。

    不会算计。

    ……

    黑暗的角落中。

    出现了一个弯着腰且尽可能将自己身形藏到阴影里面的诡异人影。

    只见这个人影,小心翼翼的挪动着自己的步伐,就仿佛是在做见不得人的事情,迈步的过程中,还警惕的环视着周围的动静。

    确定无人关注自己后,这个人影一溜烟的朝着中院左侧厢房跑去,三步两步的溜到屋墙角那块。

    停下脚步,用挪的方式,把自己的身躯朝着不远处的易中海家的窗台下面移去。

    这事情可见不得光。

    尽可能的提着小心,一边挪,一边机警的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身体也保持了一种稍有不慎就可以快速溜走的架势。

    在耗费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挪到了窗台下面,看着那几个提前蹲在那里的背影,他才知道自己终归还是晚了一步。

    四合院内,真有那种热心肠的街坊。

    贾张氏改嫁易中海,加起来一百多岁,有什么可听墙角的。

    偏偏四合院内还真有这样的人。

    的。

    易中海家的窗台下面,赫然蹲着好几个将自己耳朵贴在墙上的诡异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