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大帝
繁体版

第九十四章 一国两制

    其实耶律德光早在石敬瑭还活着的时候就想出兵中原,夺取更多肥沃的土地了,但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反对,他不得不收住自己迈向中原大地的脚步。

    没错,这个女人就是断腕太后——述律平!

    对于述律平来说,能够这么顺利的得到汉人的燕云十六州就已经很满足了,这是她的丈夫耶律阿保机活着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对于自己儿子的野心,饱经世故的述律平当然是一清二楚,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述律平并不赞成自己儿子的想法,她屡次告诫耶律德光:“我们就算得到汉地也是难以久驻的,算起来终究还是得不偿失。而且一旦发生什么意外的变故,到时候只怕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迫于述律平的压力,耶律德光只能暂时屈服,但他还在做着各种准备,等待着机会。

    而现在,机会来了!

    石重贵那孙子狂妄自大,看不起契丹人,主动断绝了两国贸易,这就给了耶律德光出兵的借口。

    而且就在此时,后晋的青州节度使杨光远派人来给耶律德光送信,信中说石重贵忘恩负义,背弃当初的盟约,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出兵北上,直捣临潢府,一雪石敬瑭割地称臣之耻。如果耶律德光想要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孙子,现在正是时候,因为后晋国内正在闹饥荒,国家财政入早就不敷出。再加上自己的协助,绝对可以一举夺得天下。这封信打消了耶律德光的最后一丝犹豫,他马上调兵遣将,准备发兵中原了。

    此时,述律平再想阻拦也无能为力了。

    因为契丹已经变了,她以前之所以能号令天下,其实只是因为她杀人断腕的余威还在。可是耶律德光也不是吃干饭的,在他掌权的这十多年里也做了一些事情,比如说他为了更好地治理不同民族的事务,就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则,形成了北、南两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

    北面官制,即契丹族的官制,官吏全部是契丹人,掌握契丹的一切军政事务,也是契丹的最高权力机关。

    之所以称为北面官,是因为契丹人崇拜太阳,他们以东方为最神圣的方向,所有的房子都坐西朝东,包括皇宫,而且契丹人的习俗是以左为上。于是向东,再尚左,契丹的北面官就站在了契丹皇帝的北边。

    而和北面官相对应的就是南面官,在耶律德光得到燕云十六州之后,他仿效唐朝的官制,设立三省六部等一整套治理机构,以此来招揽汉人,用汉人来管理汉人的事务。南面官主要由汉人来担任,虽然契丹人也有在南面官中任职的,但他们都被称为汉官,也穿汉服。

    在地方官制当中,契丹也是两套制度并存,就是部族制和州县制,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用部族制,而汉人和渤海人则使用唐朝时用的州县制。

    就这样,契丹的官场被细分,权力被具体规划,环环相扣,等到耶律德光下定决心,要出兵中原的时候,契丹的政治体系已经被真正的完善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年被述律平杀死的那些契丹高官的后代都已经长大成人了,靠着他们父辈的关系,一个个都官居要职。

    他们可能没有办法杀了述律平来替父报仇,但是帮助耶律德光摆脱述律平的统治还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于是历时三年的大战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