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开局一个大宋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算账

    “未来买几条游船,能载着游客到水库里转一转,承包下来,就能载上一些菰苇……”

    “不承包就不能载?”

    “不能载,因为菰苇能积淤,水库是蓄水用的,所以不得随意载种这些植物。”

    若是没有这些大鱼出现,即便原先方和想移载也是比较麻烦的,得经过上面审核,在一些特定区域,才能准许移载。

    现在都成了保护区,不存在了。

    “只要不触犯合同上的规定,我们也有一定的经营权。有了经营权才能开发,才能吸引游客。不但有了这些鱼,没有这些鱼,之前我们公司也没有养过养鱼。这样说,你们明白了吗?”

    如果方和求情,管不管用呢?

    还是管用的。

    乡下人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大家心中,何谓犯法,杀人放火肯定是犯法了。

    入室偷盗、抢劫肯定是犯法了。

    其他的就不大好说了,比如偷鱼,只能说不对,但不知道也是犯法行为。

    像余汉升这种集资,不出事便罢,一出事也是犯法行为,然而乡里还是有许多人没有弄明白余汉升究竟有没有犯法。

    所以方和若是找人求情,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说不定罚点钱就能释放出来。

    但是两家一不亲,二不眷,方和出面,不是出面,而是犯傻,于是果断回绝。

    都说到这份上,老两口只好走了。

    方父问:“应当没有多大问题吧。”

    “嗯,大约关上几天,顶多十几天就能释放出来,但他运气好,没有张到江豚、白暨豚。如果张到了江豚,最少要呆上两三年,若是张到了白暨豚,准备慢慢呆吧,不呆上四五年都出不来。”

    “牢底坐穿兽?”

    “老爸,你行啊,也知道牢底坐穿兽。”

    “你真当我老了,落伍哪。”方父傲娇地说。

    方和看着他老爸骄傲的样子,哈哈笑了起来。

    “为什么我们水库有这些大鱼?”

    方和父母文化不高,只是小学毕业,有的也不懂。

    但热度还未完全下去,电视里时间在播放,还有一些专家进行讲解。

    方父也知道一些情况了。

    “谁知道呢?”

    囡囡跑回家,还带着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说:“爸爸,我要看大白鱼。”

    “行。”

    方和带着几个孩子去水库,有的是他叔伯家的孙子孙女,有的是邻居家的孩子。

    先去了餐厅,拿了几件救生衣。

    这个是以后的必备物件,也早准备好了。

    又从餐厅里拿了一些小鱼,偷偷地带到游艇上。

    两艘游艇前面改造好,后面就被一个专家征用了一艘,还好,给方和留了一艘。

    方和将游艇往深处开。

    前天,上面禁止游客投喂,也是有原因的。

    现在聪明人太多了,有的小贩子听到风声,用电动三轮车运来一些小鱼,然后卖给游客投喂,活的还好说一点,有的已经死了,死的时间还比较长。

    这些小贩子照卖不误,游客也不管,照喂不误。

    然后被一个专家看到了,不久上面就安排了手,将这些小贩子的小鱼一起没收,然后在岸边竖起一个大牌子,禁止任何游客投喂。

    所以方和将游艇往深处开,不能在这里投喂,虽然谈好了,至少这些小鱼未经过专业人员查看,看到了就会引起一些麻烦。

    没必要了。

    方和在开游艇,有几条白暨豚跟着游艇跑。

    “无论多聪明,终是动物啊。”

    这些家伙已经抓过一回了,不对,是抓了两回。

    半路上看到另一条游艇,上面载着好几个专家,这是必然,未知因素太多了,这些专家也想找到答案。

    看到几个专家挠耳抓腮的模样,方和忍不住想笑。

    但几个专家看到了方和,就当未看见。

    别看合同已经签好了,上面一些条款方和不满意,这些专家也不满意。

    方和继续往前开,渐渐抵达水库北岸,这里没有什么游客。

    他将两袋鱼拿了出来,让几个小孩子投喂。

    先是他三伯家的孙子小明伸出手,摸着一头白暨豚的脑袋,然后几个孩子一起摸了起来。

    囡囡说:“爸爸,软软的,像皮球。”

    “你们不能摸啊,上面不让人摸它们。”方和嘴里说着,但没有采取任何禁止措施。

    “爸爸,为什么不让摸啊?”

    “它们数量稀少,要保护它们。”

    “我们也在保护它们啊,还喂了小鱼给它们吃。”

    “但是我们手上有细菌,如果传染给它们,它们也会生病的。”

    “哦,小明,小妹,我们不能摸了。”

    虽然如此,几个孩子还是狠狠摸了几把,这才收手。

    玩了一会,回到家,天黑了下来。

    方和与他老爸做饭。

    方和大妈找上了门:“方和啊,你们公司那个经理管的太严了吧。”

    之前请的人要么是大方村的乡亲,要么是家里的亲戚,有的,方和老妈不好说,方和也不好说。

    所以赵东平看了一会,说,太乱了,确实太乱了。

    赵东平接手,一切按照正规单位来管理,虽然约束起来,效率明显提高。就像中午吃饭时因为游客多,之前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不是人手不够,而是缺乏一个章程,各忙各的,不但混乱,效率也是无比的低下。

    赵东平接手后,中午时大家还是忙,但比前两天好得多。

    方和怎么好说呢。

    “大妈,公司派经理过来,我也没办法啊,而且是眼下,游客多,临时性请了不少人。未来会签下正规的聘用合同,不过到那时候游客也会少了,肯定要裁减不少人。”

    提到了裁减,方和大妈不敢作声了。

    无他,方和大伯岁数终是有些大,手脚不灵活。

    不说其他,就像方和大伯的孙子方道柱在庐城开了饭店,因为缺乏人手,将他老爸老妈也带了过去。

    但是方和大伯呢。

    方道柱根本就未想过。

    而且山上这些活不能说不累人,忙的时候也会忙,但几乎所有活计都不重。即便方和大伯也能做得下来。

    因为方和大伯儿子孙子一起出去了,老两口将田地一起交给其他人承包,国家还有一些补贴呢,再加上方和大伯的工资,每年都有不少的收入。

    手中有了钱,与指望儿子养活,终是两样的。

    这是方和大伯身体不大好的,有的农村老人,七十多岁八十多岁了,还在地下干活呢。

    方和老爸不忍心,说:“大嫂,明天我让和儿说一说,让那个赵经理适当地关照一下大哥。”

    “那就好。”

    方和大妈走了,方和说道:“爸,活不重,主要开始我没有管,自由散漫,赵经理来了,开始正式管理,一下子约束起来,大家感到不舒服。但这是在山上的,若是到单位里上班,规矩更多。”

    “你大伯身体终不大好。”

    这样说,就没的说了。

    三天过去,曾明水交出一份厚厚的计划书,然后说:“若是没有意外,不管哪个部门,都不会对这份计划书提出刁难。但有一件事我要说一下,有一个支出你是要注意的,那就是花苗树苗的支出。”

    “嗯。”

    “若是买大苗呢,见效快,但面积太大,投入的资金必然严重超标。若是买小苗呢,见效太慢了,说不定要等三四年四五年,不但你们公司说不定等不起,上面也等不起。我建议呢,最好买中苗。若是全部买中苗,即便严格照着我计划书去开发,投入的资金也不会超标多少。上面呢,也会表示理解。”

    何谓中苗呢。

    比如樱花,还有米径十公分以上的大株,那个根本买不起。

    但是米径两三公分的小株,又等不起。

    所以最好购买六七公分的苗株,虽然有些贵,资金能勉强承得起,这种规格的苗子就是中苗。

    而且也不算小了,是米径,能达到这个米径,高度也能达到两米多,只要种下去能成活,明年就能产生一定的观赏价值。顶多三四年,便能称为巍然壮观。

    虽然要恰饭,收了方和的钱,但曾明水确实用了心思。

    方和带着计划书去县里。

    县里几个领导看着,满足了,至少按照上面所写的开发,方和公司投入的资金肯定超过了上限标准。

    其实县里许多领导还是讲道理的,他们也不会拍屁股走人,想要细水长流,投入和收益必须成正比,不然就是方和公司答应下来,以后也注定成为烂尾项目。

    还有一个原因,方和公司不承包,上面肯定拨出款项于周边搞一些环保工程。

    这些钱不用县里出,然而未来要不要护养?

    方和公司承包了,等于一起甩给方和公司。况且还有承包费,税收,带动的收入、就业机会,一正一负,就是不少钱。

    经济挂帅,这笔账,作为领导,有几个不会算。

    方和问:“你们谈好了没有?”

    “怎能谈好。”张领导没好气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