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开局一个大宋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大货

    江豚是洄游生物,但与白鲟、鲥鱼不同,不需要洄游繁殖,虽然明山水库不算大,只要保护好了,还是能生存繁衍的,不然他们早坐不住了。

    然后派人检查水质,与长江水质对比,长江是禁渔了,但禁渔不代表着水质好了,明山水库库存的水经过方和折腾一下,等于换过一回,水质当然比长江水质好多了。

    面对这种情况,谁敢提将它们放到长江里,江豚还好一点,至少还有千余头。特别是白暨豚,可以说全世界就这么几十头了。而且这种动物,对水质要求还特别地严格。

    不过未来肯定能想出办法。

    特别是方和,还没有停下来。

    数量越来越多,到时候会有许多人想办法,以现在的科技,总会找出一条出路,不可能真的全部圈在明山水库里饲养。但它们忽然出现在明山水库,存在即是合理,肯定有一定的原因,无论怎么转移,这里也会留下一批。

    方和看着几个领导拍桌子,想笑。

    旁听了一会,离开。

    走出来钟律师说:“这几年对环保十分重视。”

    方和点点头。

    没有方和,除非实现《侏罗纪公园》里的技术,否则这些白暨豚等于永远灭绝了。

    但是谁能知道呢。

    站在专家的角度,最好没有一个人类去打扰它们。

    方和也表示了理解,所以才准备了谈不好,不承包了。

    种律师又说:“还行,你手里的资金差不多也够了。”

    哪够!

    那些钱的用途是不能说出来的。

    方和想了想说道:“我祖上是一个大户,喜欢收藏玉石玉器印石。然后发现形势不对,一起埋了起来。去年我离婚了,老妈看到我困难,又将它们挖了出来。她只知道值点钱,不知道值这么多钱。”

    这话呢是半真半假。

    方和高祖确实是一个地主,名声还可以,不是黄世仁那种地主。

    后来财产和田地一起均分出去,什么财产也未留下来。

    不过彼一时与此一时形势是两样的,现在就是传扬出去,只要是方家的,不会有人强迫他上缴,但弄不好叔伯会扯皮,那样多少有些不美……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说。

    不过是钟律师,以后还会有一些东西让他出手,总得有一个说法。

    钟律师也相信。

    因为方和送来的这些玉器经过检测,有的有一些年份,有的没有什么年份,但就是有年份,也达不到文物的标准。

    有的把玩过,出现了包浆。有的罕有把玩,几乎没有包浆。

    若是方和这么说呢,差不多就对上了。

    就是方和祖上喜欢收藏玉器玉石章石,因为数量多,也不可能全部拿出来把玩。

    而且是那个年代收藏的,似乎正好有了一些年限,但年限又不多。

    他随意地说:“是啊,这几年玉石价格涨的厉害。”

    “若不是如此,我也不会卖出那么多玉器。我估计,差不多也到了极限,再涨,也没有那么多有钱人。”

    这个呢,还真不好说,钟律师只好转移话题:“你祖上真英明。”

    “过去了许多年,我也不清楚,但几十年前,高祖和曾祖一起斗死了。”

    “啊。”

    “那个年代,正常。”

    方和还说了一件事。

    当时有好几个小将参与,隔壁村子大余村就有一个。

    九几年,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方和的大伯父找了一个借口,将那个家伙揍得七死八活。派出所的人上门抓人,方和大伯父说,打死人你们不管,我只是打架,你们却找上门,难道我家是好欺负的。

    两家的世仇,派出所也无奈,只好将方和大伯父关了几天释放,但是方和大伯父拧着脖子,硬是一分钱医药费也未付。

    不但方和叔伯父,就是方和几个堂兄弟,见到那个余小将的家人,也视若死仇。

    “这些不提了,然后就是拍卖,你是知道的。手里有了一些钱,不能坐吃山空,正好后面水库承包,其他的投资呢,我是不敢碰的。”

    “是啊,这两年许多企业亏损了。”

    “何止是那些企业,前面承包的也是隔壁村子的人,叫余汉升,在多个城市开了连锁店,家产巅峰时上亿,然后一二三破产了,到处有人索债,人也被关了起来,到现在还没有释放。

    这种情况下,我哪敢随便投资。正好听到这个水库承包,于是承包下来……但也不是你想的那样。游客多呢,多请几个人,游客少呢,少请几个人。我胃口也不大,只要有一些收益就行了。”

    后面一句话却是方和的本心话。

    不但收益,人活着,总要找一点事做。

    哪有三十来岁的人,就开始坐吃山空。

    “虽然手里钱差不多够了,还是要防止意外,手上得准备更多的资金。未来,我还打算拿出一些玉石,由你来拍卖。”

    “行啊。”

    这些拍卖,钟律师也要拿一些手续费的。

    不然他也不会如此热情,且看方和一个电话,就立马带着两个同事过来。

    “什么时候?”

    “看吧,到时候通知你。”

    “行,那我们回去了。”

    “路上慢点走。”

    三人开着车子回宁市。

    方和打电话。

    既然继续承包,有的安排就要陆续着手下去。

    先是请赵东平。

    原先是一家旅游公司的一个小领导,因为疫情,效益不好,被公司辞退。但在旅游公司里做了多年,有一定的经验。当然,这是他本人的说法,究竟行不行,先将他招过来试用几天。不行,立即换人。行,正式聘用。

    赵东平也是县城的人。

    一会儿过来。

    方和说了一下情况,让他明天上岗。

    “好。”

    方和继续打电话,两艘游艇螺旋桨后面装网罩,也要请人。

    又打电话给曾明水,也就是那个农研所的专家,请他再来明山水库,帮助方和规划。

    然后又订购两艘仿古画舫式游船。

    最后是开户,转账。

    联系完了,方和回家。

    这时天也早黑了下来。

    方和老妈问:“谈好了没有?”

    “谈好了,”方和大约地说了一些主要的条款。

    “这年头,真奇怪,鱼比人精贵。”

    “那些是灭绝动物,所以才会重视。不过老妈,你想一想,有了它们,我的那些投资也更安全了。”

    “是啊,是啊,今天除掉人员开支,还赚了三万多呢。”

    “账不是你那样算的,得扣掉承包费,还要交税。”

    “这个也要交税,余汉升交了税没有?”

    “余汉升不同,他是自产自销,但他也要交税的,只是在外地交了税。因为如此,镇上的领导才到我家,来了好几次。”

    不过新合同上面虽有许多约束的条款,也不是没有好处,给予了不低的优惠政策,能少交不少税。

    “那以后没有人来怎么办?”

    “会有人来的,我还有许多安排未布置呢。只是这些大鱼出现得太古怪,我是替镇上救急,临时性的营业,正式营业就不是这样子。”

    为什么方和要建设一片山林,湿地,不止是两种大鱼,未来还会变,至于那些专家烧死多少脑细胞,与方和有什么关系?

    第二天是星期六,人更多。

    乡里还有一些机灵的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一些货物,在水库边上摆起了小摊子,还有人卖起了小吃。

    十分热闹。

    赵东平到了,他看了一圈说:“太乱了。”

    “所以才请你过来。”

    赵东平开始安排,一会儿虽不能说井然有序,但比刚才好得多。

    方和看着他指挥,心想,还行。

    忙得差不多,赵东平问:“方经理……”

    方和打的招牌也是一个经理,这是他自封的,无论是顾问,还是总管,或是经理,不会有人与他抬扛。

    “这是这段时间的,未来人流量必会减少,公司有什么安排?”

    得知道一些情况,不然这个经理怎么做?

    昨天方和也说了一些,只是说的不多。

    于是方和又详细地说了说,还说了一下合同的情况。

    “明山水库自身条件还是有限啊。”

    自身条件也就是方和所说的交通,地理位置,本身的风景。

    “实际这些大鱼的出现,多少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即便未来,还是休闲旅游。不要小看了我们公司的实力,因为是宁市的公司,那边湖泊更多。未来,我们公司能弄来几公斤重的野生甲鱼、鳜鱼、鲈鱼,一两以上的野生河虾,一斤往上去的鳝鱼,甚至几百斤重的大青鱼。”

    “不要碰保护动物……”

    “那肯定是了……”就像白鲟,那边长江里的数量远比江豚还要多,能弄来,但弄来后,只要摆上餐桌,不管方和是用什么方式弄来的,都得牢底坐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