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殿下
繁体版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东行

    风和日丽,阳光灿烂。

    此时初春的早晨还有些生冷,但是好在天气渐渐转暖,路边的花草也逐渐焕发出了青绿,有些枝丫已经开始生出嫩叶。

    马家堡东路向东,一行五百骑兵,真的有种浩荡的感觉。

    泰俞座驾前后左右各有八名骑兵保护,先头一百五十骑率先开道。

    关廷一身银盔银甲,枣红马鞍桥上斜挂着一把大刀。此时关廷意气风发,满面红光,满脸上都是笑容。

    他的身后林威和胡大虎都骑着高头大马,错后两个马身跟在关廷身后。

    商怀庆与刘春华并驾齐驱,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

    座驾内泰俞正在打坐修炼,一旁的车厢内秋香和书香也在打坐练功,这是每日的必修课。作为泰俞的贴身护卫,两女都很勤奋。尤其这几天来发生了太多的事,让两女都感到莫大的压力?

    不但有四境的刺客,居然还有五境,六境的高手随时隐匿刺杀。如果不是泰俞有师傅师叔相助,仅凭两人泰俞说不定已经死了几次了。

    泰俞也是心中清楚这一点,所以更加的努力修炼。御道天神功跟其他功法最大的区别在于进阶很慢,修炼起来非常的困难,但是威力巨大。泰俞自身的力量与御道天神功相辅相成,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它的威力。

    到目前为止,御道天神功只修炼到二阶二层,就连第三层都还没摸到边,想要短期内修炼到第三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修炼这回事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孜孜不倦的努力修炼,功力才能慢慢增加,运转了大小九九八十一周天,内功也只有向上增长了那么一丝,对于泰俞来说还要继续努力。

    御道天神功原本是泰家先祖的特有功法,但是因为要求过于苛刻,对修炼者来说要求颇多限制,所有皇家子弟,肯花费时间精力修炼这种功法的人少之又少。

    修炼这种功法的人,在皇族内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韩铸要求泰俞修炼这御道天神功,主要的目的在于它的威力巨大,而且泰家普通子弟都是身体素质良好,且身体强度和精神强度都需要上乘之人才能修炼。

    泰俞刚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在修炼时,韩铸选择这种功法进行传授,不管泰俞最终能不能将御道天神功修炼到极致,修炼到三阶行走天下也不是问题了。

    能够将御道天神功修炼到大成的,目前为止也只有大尧开国太祖到过,那是的大尧太祖已经是天下第一的存在,若不是有太保丹的药性左右,太祖也不会最后身死道消,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但是,也因为太保丹药性强劲,对于御道天神功的助力很大,所以才能让太祖功力精进速度大大提前,最终能够将这种霸道的功法修炼到大成。

    泰俞没有服用过任何丹药,凭借毅力将天神功修炼到二阶二层已经很让韩铸吃惊。就此时,利用提升的秘法泰俞已经能够单挑六境高手,如果修炼到三阶,内力之澎湃,完全可以成为绝世高手。

    只是这功法实在太难炼就,以泰俞目前的进境速度,没有十年是不可能练到三阶的。有人终其一生也最多练到二阶三层就算不错了。

    相比秋香和书香两姐妹,她们的进阶速度要比泰俞快了不少,更加上两女作为泰俞贴身侍女,经过两次刺客的侵袭,都明白提升实力的重要性。

    虽然身边高手护卫,但是一些细节上还是需要贴身保护的,所以两女心里都叫着劲,一刻也不敢松懈。

    马家堡已经正式建立难民营,并且泰俞也得到了邓誉和通书几人的相助,前往齐国,北夏前去筹粮。另外皇帝已经下旨,令秦明统领衡州兵马,开发晋西道马家堡西里天堑峡谷盐矿和构筑城池。

    接到皇帝的密旨后,秦明高兴的连睡觉脸上都挂着笑容。

    如此一来,泰俞和秦明当下做出调整,由秦明负责收留难民,派衡州云康军驻扎天堑峡谷。一来开发天然盐矿,二来收纳难民。天堑峡谷中的巨大盐矿,皇帝默许秦明进行开发,所得收益三七开,皇帝占大头,而就是如此秦明也高兴的睡不着觉。

    在得到泰俞改良后的过滤装置后,加大对盐矿的提取速度,估计今年夏天这一整年,北衡州将会告别贫困,成为大尧难得的富庶之地。

    而难民们也是奔走相告,很多人拉家带口的向着马家堡聚集而来,极端的时间内形成了商队,运粮队,运水队,运盐队等等。

    难民自救的方式一旦打开,并且有专门的人进行管控,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变得顺利很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重要的是粮食,其次就是水源。

    这两个问题都在泰俞和秦明的控制中。邓誉和通书几人自告奋勇的去北夏和齐国筹集粮草,更有泰俞命人去泛南等地征集粮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这两个问题将会得到缓解。

    皇帝在得知马家堡生产盐矿后,更是秘密的组织了一个监察队伍,当然这个队伍由几位内侍组成,由莫有为精挑细选来到马家堡协助秦明督办盐矿事宜。

    皇帝对此事相当的上心,这可是关乎大尧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民生问题,马虎不得。

    大尧太缺盐了,几乎所有的食盐都是从泛南国等地采买的,每年为此花费的钱银都使户部头疼。如今自己也能生产食盐了,就连做梦皇帝脸上都是笑容。

    不但能解决百姓日常生活用度,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不笑都不成了,节省了这一部分开销,还能充斥国库,何乐而不为呢?

    皇帝原本痛心疾首的事情,得到了缓解,并且不废一分一银竟然解决了食盐问题,还能有所赚。任谁心里也是高兴的,作为一国君主,没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事了。

    反过来再看老三老四等人就让人气氛了,所以皇帝下旨,重重的责罚了老三。给杨九城加官进爵,并且加大力度表彰了他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