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醒狮
繁体版

第十四场 那里不平那有我

    时间:日

    地点:天龙武馆

    舞狮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的民俗传统,认为舞狮不但可以驱邪辟鬼消灾除恶,还能够带来富贵吉祥,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好运连连!

    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舞狮亦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就相当盛行舞狮。

    狮子体型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而中国一般不受狮患所害,因此民间对狮子就有了亲切感,把它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造成狮形以镇压或以示威武。

    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为本,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喜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祈求生活富足,平安如意,就会用神灵或瑞兽的形象来进行驱鬼娱神的仪式,这种形式演变下来,慢慢便有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民间意义。

    随着人们对狮子的喜爱,就不满足于立门墩、屋檐、石栏、印章、年画上静止的狮子艺术形象,他们要让狮子活起来,于是他们便创造了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再加以改进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

    舞狮主要分南狮、北狮两种。

    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亦有将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狮的狮子,北狮的步法,称为“南狮北舞”。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舞狮起源。

    神话版本有说是如来佛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亦有说是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

    而唐明皇游月殿遇瑞狮献舞的传说则更是流芳百世。据说唐明皇梦游月殿时,月殿阶前突然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唐明皇,但它并没有恶意,只是在月殿阶前腾挪跳跃滚球起舞,做出各种姿态,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逗得唐明皇乐不可支,很是开心。所以唐明皇醒后要重睹这一梦境,他就叫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

    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这些故事当然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

    正因为如此,舞狮在南方武馆非常流行,并自有其规矩,如果在舞狮中逾矩,则很容易引起武馆之间的争执,而天龙武馆则是其中翘首,所以舞狮自然就是他们的日常训练。

    此时此刻毕凡和糖糖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唐果他们一板一眼地练着舞狮。突然,一个大块头领着一帮人张牙舞爪的走进武馆。

    大块头:(嚣张地问道)馆主呢?死哪去啦!你们对我们开出的条件考虑的怎么样啦?大爷我今天就要个答复!

    唐果:(愤怒)凡哥,捣乱的就是他们!

    毕凡:(安慰)稍安勿躁!(倒上一杯茶)这位爷,不要发这么大脾气,过来喝杯茶吧。

    大块头:(有恃无恐的坐下)不错,还是你小子会招呼人。

    毕凡:(微笑)请!

    大块头:(手接触到杯子)啊,疼疼疼,疼……(甩着手)你小子想烫死我!

    毕凡:(拿起杯子)很烫吗?怎么我觉得这么冰呢?(嬉笑)冰到可以塞牙缝!

    毕凡说完,不由分说的把杯子递给大块头,后者将信将疑的捧过杯子。

    大块头:(一惊)冰,冰,好冰!

    大块头说完话,就把杯子往桌子上放,结果发现杯子放不下来,还和桌子粘在一起了。于是他想站起来用力,结果发现屁股也粘在椅子上了。

    大块头:(大吃一惊)冷,冷,冷啊!这是怎么回事?杯子怎么放不掉?!

    大块头的同伙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毕凡:(坏笑)你不是想要分成吗?在这里等着分钱好了。

    大块头:(求助)快,你们快帮我拿开杯子。

    坏人A:哦。

    坏人A用一只手拿杯子,被粘住,加一只手拿,还是被粘住。

    坏人A:啊,我也被粘住了,来人呐,快把我拉开!

    坏人B、坏人C……大块头带来的人一个一个上来拉人,结果一个一个被粘住。大块头终于意识到自己遇到高人了。

    大块头:大……大师!您饶了我们吧,我们再也不敢了。

    武馆里的人都惊奇的看着这奇异的一幕。

    毕凡:(坏笑)不要分成啦?

    大块头:不不……不要啦,啊,冷死我啦!我们再也不敢要了!

    毕凡:(坏笑)那别的地方呢?

    大块头:(不断地求饶)不……不要了。都……都不要了。求求求你啦,大师,饶了我们吧……吧!

    毕凡:(一拍桌子)好吧!

    结果大块头们都因为用力过猛,人仰马翻的倒了一地。最后他们被吓的连滚带爬的溜走了。

    唐果:(笑着嘲讽道)各位大哥,走慢点,以后常来啊!

    大家伙都被他逗乐了,一起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