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做皇帝
繁体版

第两百八十一章 开拔前夕

    四月三十日,临时大朝会。

    马宁来到了广场,看着少了的一些成都世家的官员,不由得暗暗叹息。

    “哟!老马!”雍啸又冒出来。

    笑嘻嘻的打招呼。

    “你居然没有被抓走?”马宁有点震惊了。

    “诶!瞧你这话的说的!我又没有让族人下去做黑市买卖,抓我做什么?”

    雍啸摸了摸鼻子,笑嘻嘻道:“你家五郎倒是做了,不过出手得早,这波没抓到证据,没事。”

    “胡说!五郎……哼!我没有那个逆子!”马宁一听到五郎,就气不打一处来。

    “哎呀哎呀!你说你们父子俩的。都是一家人,还说两家话。总之,你家五郎这一斤赚了两百多文,腰杆子都要挺直了。”雍啸又道。

    马宁瞧他这看戏的嘴脸,闷哼一声,不想理会。

    “陛下驾到。”

    广场上的城楼,应昭身披金甲出现。

    看到这一身甲胄,所有人都严肃了表情。

    应昭是真的打算东征了!

    “明日大典结束,就东征。所以今日的事情很紧。昨天查抄了不少无量商贾,也调查出来了不少人,其中包括了董氏一门。”应昭开口,“他们与楚王通气,意图扰乱市场,借此破坏东征。此举,已经是通敌叛国,所查获之人,悉数下狱。所以,董氏从士籍划去,清查罪等。首犯夷三族,从犯斩首,余者流放东辉都司。”

    “陛下!”应昭这话一出,不少成都世家都惊了,“还请收回成命啊!”

    “是啊!此举……”

    “流放之后,三代不得科举,五代不得从军。谁敢求情,连坐处理!”

    应昭冷声落下,在场所有人的动作都顿住了。

    有人看向诸葛恒,这个老大人完全没有理会,只是打着自己的盹儿。

    “此外,东征即将开始。天策府接管军政事宜,一切以天策府军令为先。蜀州上下无论官吏百姓,耕战有功赏、工造有功赏、行商有功亦赏!凡四民,各司其职,极力向前,此战后,均有爵位、土地、金银等赏格!”

    应昭又颁布了皇帝圣旨,正式开启了天策府掌军东征的命令。

    “若是有人违法乱纪,通敌叛国,一切从重从严!”应昭又道。

    说是大朝会,实际上就是告诫世家百姓们,现在老子要往东走,蜀州作为后勤,得给我安稳下来。

    谁要是有动静,杀无赦!

    “最后,兵部尚书,由前扬州从事萧衍接任。”应昭看向萧衍所在的翰林院。

    之前是打算安排一个文职,但现在他找不到几个平衡本地世家的官员,那么江南世家集团就得拉进来用。

    从事跳到尚书,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萧衍的存在,朝臣也知道,佛改一事,他干的。

    “兵部今日起,整顿蜀州农社兵马,各地招讨使,接受都司和兵部双重命令。”

    应昭下令。

    都司其实相当于武警总局。

    本来兵部没有这个权责,只是负责武库兵造,相当于是给治安部队处理后勤。

    但是这段时间看下来,都司权利太大了,并且容易出现军头,尤其是一线战斗部队的兵源,是从各地都司遴选的。

    这很容易让部队内部充斥山头。

    因此应昭想了想,还是决定将武警的部分力量让渡给文官,或者说,至少兵源征选这一块,得从都司手里直接抽走。

    都司负责打本地治安战,然后由兵部负责从各地招讨使的民兵武装中选第一波人。

    而天策府有自己的军政部,军政部会自己去选都司里的精锐。

    “蜀州都司,由宗正应观接掌。”应昭下令册封自己的皇叔应观为蜀州都指挥使。

    “臣,领旨!”

    萧衍和应观同时上前领旨。

    “好!那么后续的内容,二位卿家通力合作。朕先领十万精锐东出,蜀州保持都司的训练状态,以防万一。等秋收之后,兵部下令各地招讨使,将所有民兵动员起来。至上而下,保持战斗状态。”

    应昭这两年,做的事情不少,但主要是完善了基层动员能力。

    农社内的招讨使就是乡一级民兵力量。

    县有县尉,郡有郡尉,州有都司,至上而下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兵源选拔机制。

    蜀州总人口高达一千万,足够应付各地的主要战争!

    真要是有机会,那他绝对爆兵东出,强势横扫华南各地!

    “好!那么到此为止,明日开拔!”

    应昭说完就离开。

    陶太监朗声道:“退朝!”

    “恭送陛下!”

    群臣作揖送走了应昭。

    “雷厉风行啊!”

    雍啸感慨着。

    “但陛下也表达了对我们的不满。”马宁长叹道,“董氏……混账!兵部尚书不是我蜀州世家,反而是江南来的萧衍!尽是这些董氏所拖累!”

    “那救吗?”雍啸嘻嘻一笑。

    “救个屁!让他们自生自灭去!”马宁气得没什么风度骂道。

    这可是应昭离开之前的唯一官员调动。

    兵部再怎么样,也得是他们蜀州人来拿,毕竟是地头蛇,出去之后,百姓也给面子。

    现在,给了萧衍,就摆明了应昭打算用萧衍来拉拢江南世家集团了。

    至于为什么不给蜀州世家,今天打掉的世家商贾,被下狱的一堆人,哪个不是蜀州本地人?

    皇帝对你们心怀戒心啊!

    总之,机会没了!

    “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马宁敲着拐杖,内心焦急,“当如何挽回陛下心中的形象?”

    “要不,问问诸葛老头儿?”雍啸看到了被搀扶的诸葛恒。

    “没礼貌!”马宁又骂了这货一句,然后匆匆跑到诸葛恒面前,“恒公留步!留步!”

    “嗯?静之可是有事?”诸葛恒看到模样焦急的马宁笑着,“竟然连靴子都掉了。”

    马宁干笑的撑着拐杖拉靴子:“实在是心急如焚,失礼失礼!”

    “静之焦躁之事,莫不是今日?静之已经是工部侍郎,何须担心兵部尚书之人选呢?”

    诸葛恒自然看得出来马宁想问什么。

    “这……恒公……此事……”

    诸葛恒招了招手,示意马宁跟着走:“兵部这个位置油水是有,但坐起来并不好。

    因为上头有天策府,平级还有都司,说是尚书,实则后勤。

    兵部只是负责三线招讨使,表面执掌兵力,但并无调动郡县兵马的权责。

    所以,征伐之人,都司也。”

    “那恒公的意思?”

    “成都只是行在,下个月重庆就成了行在,明年指不定武昌就成了行在。”诸葛恒笑道,“帝皇之道,无外乎平衡之术。成都是蜀州核心,蜀州世家的核心,皇帝想要东征,一切财货、物资,都需要从民间征发。试问从何人手里拿得多?若是蜀州人掌握蜀州都司,这笔军费,你能下得去手得罪自己人吗?”

    马宁恍然大悟。

    “懂了就好。回去之后,让各家安稳,好好配合。别想其他的。皇帝东征不成,那就得再来一次。到时候苦的不一定是百姓,但也一定是百姓。”

    诸葛恒说完,摆了摆手示意马宁离开。

    他得回去休息了。

    “恭送恒公!”马宁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