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做皇帝
繁体版

第两百四十一章 王琛之投降?

    “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沛王一定有信心自己能拿下睢陵?睢陵县令可是郑通瑞!”

    王琛之在自己的书房里急得团团转。

    如今冬日雪落,行军必然不便,出身荥阳郑氏的郑通瑞,乃是徐州地界有名有姓的战争狂人。

    明明是文官,但偏生喜欢打仗,上任之初,就在睢陵到处征讨,将本地的无数匪盗全部剿灭,之后更是将睢陵本地的陈氏、谢氏等分支连根拔起,属于武德充沛之徒。

    在加上睢陵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横亘在泗水支流上,如果不把睢陵拿下来,那么泗水等于是无法成为沛王南下的运粮要地。

    而自己愿意举东海投降,只要拿下东海郡,沛王完全可以北上攻打青州,将青州的兵力作为己用啊!

    为什么直到现在他都没有任何的回复?

    不应该啊!

    按照如今的局势来看,青州比扬州更是优解。

    因为青州有兵,当年魏武之所以有争霸的能力,不就是收获了青州黄巾军的投效?

    而南方有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江南除了丹阳之地有兵,剩下的都是些什么?

    人口不如青州丰,粮产甚至不如徐州,更不要说青州了。

    而且拿下青州,再北上冀州,乃至控制幽州,完全可以复制一波魏武的道路,为什么要放着关东不要,跑去江南?

    想不通!

    真的想不通!

    王琛之茫然的时候,有族人敲响大门。

    “老爷,三老爷回来了。”

    听到这话,王琛之骤然一缩眼睛,赶紧说道:“让三郎进来!”

    “是!”

    很快,王瑾之走进来。

    “三郎,快!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大郎……唉!”王瑾之看兄长如此焦虑,却也无奈的长叹道:“沛王接受了成都的册封,出任镇东将军,同时成都下旨将徐州扩增两郡,一郡东海,一郡广陵。”

    “什么!!!”

    王琛之脸色大变。

    瞬间慌了神。

    不是他的估算错了,而是沛王接受成都的任命是他没有想到的。

    “沛王怎么可能会接受成都的册封?这不合理!”

    王琛之大喊起来。

    王瑾之摇了摇头说:“事实如此,沛王在下邳已经接了任命,正式以镇东将军府的名义,对广陵郡下达军令,要求广陵郡驻军全部往睢陵集中。另外,睢陵县令郑通瑞已经抵达下邳,担任镇东将军长史……”

    “!!!”

    王琛之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

    沛王居然投靠了成都的应昭不说,就连荥阳的郑氏都选择投靠了他……

    也就是说:“郑通瑞在下注?”

    “是!另外还有几个消息与你说说。”王瑾之的表情变得无奈道:“成都的承禅皇帝决定,确定一个中国区域之后,就帮助所有功臣在中国之外,划分土地,列土封疆!”

    “……”

    王琛之的眼瞳陡然紧缩,愣愣看向自己的兄弟。

    “有明法,虽然只是初稿,但已经确定了明法……同时,不日这套法案就会发出来。这是我找沛国相刘同询问到的。本次来给沛王传旨之人,叫做刘义符,为刘裕长子。”

    “嘶……”

    王琛之倒抽了一口冷气。

    他脑袋宕机良久,随后一拍桌子:“成都的皇帝,怎么如此大方?”

    “他不是向来厌恶世家吗?”

    王瑾之看着失态的兄长,苦笑道:“就是因为厌恶,所以找个由头全部丢出去,眼不见为净,至于列土封疆之后,能得多少,那就靠各家自己的努力了。关键是,明法了!这……唉!远在天边的军神,只是一套明法,就能抵得上数十万郡兵。”

    王瑾之说完,看着兄长呆愣着,扶着椅子,出神的跌坐。

    完全没有别的办法了。

    长安不敢这么列土封疆,因为大部分世家不愿意离开中原的花花世界。

    但成都的应昭摆明了车马炮就是要弄死世家,那么列土封疆于外,就是成都的应昭给你们最后的一道妥协。

    你要是再不识相,那就别怪最后灭你九族了。

    所以,是选择外出搏一搏,还是留在中原被应昭弄死,自己选吧。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应昭对册封于外是有限制的,必须有功于国。

    这个国,自然是应昭之国。

    那么怎么有功?

    应昭现在在喊大同,灭世家,那灭世家不就是最大的悬赏目标?

    世家和世家之间,依靠血缘、知识垄断组成的阀阅,将会在这份明法面前,被彻底敲碎。

    因为想要对外开拓,就需要资本。

    而世家本身是有积累的,但是想要支撑起一个国家,还远远不够。

    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得更多的资本。

    那么从何而来?

    同为世家,你手里几斤几两我会不清楚?

    相互之间的攻伐是必然的。

    只要应昭从中引导一二,那么中低层的世家会不会选择联手应昭,大家一起把最大的几家,不听话的,还有得罪了应昭最狠的世家一并车了?

    肯定的啊!

    毕竟应昭现在要洗牌国内的政治力量,手下一堆草根将来需要册封,那么朝廷再有钱,也得慢慢安排不是?

    那如果这些草根自己就等不及了呢?

    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趁着现在从世家手里抢到足够的资本。

    应昭身边一开始是一条腿走路,毕竟少年军基本瓦解,全靠北疆军事集团撑着。

    但是现在,应昭画了个更大的饼,告诉所有人,只要跟着他干,将来给你列土封疆。

    原本观望的寒门,一定会是大批量的加入应昭麾下。

    世家大族也会出现内部的分裂。

    就连沛王也……

    王琛之算是真正意识到应昭不是兵形势家,而是一个赤裸裸的兵权谋家。

    只是他从来没有机会展露罢了!

    现在,居于成都,少了掣肘,一纸明法,列土封疆。

    对内刺激现在的军事贵族,让应昭乃至应昭麾下的所有草根出身的士兵觉醒,他们嗷嗷待哺,需要更多的资源来为了之后的未来打算。

    那么资源在谁手里?

    世家!

    灭了世家,什么都有了!

    对外,分裂世家,毕竟不是所有的世家都能做到让族人满意,甚至很多族人其实都沦为了佃奴,也就勉强比草根流民要好过一点。

    而这群人,现在有了可以挑战主家,为自己牟利的机会。

    干还是不干?

    而且世家中层,也会想着以下克上,谋一个千秋万代!

    “你说得对,承禅一纸明法,便抵得上千军万马……沛王有野心,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直接揭开的时候,毕竟局势不明。他一定会想办法联系诸王,承禅想要控制的中国,也肯定是秦汉疆域,所以南疆诸王都会被迁走,乃至更远的距离。”

    王琛之的话,让王瑾之不住的颔首:“那兄长打算……”

    “你去一趟,告诉侯莫陈悦,就说我王琛之愿意举东海投降。但我有一个要求,必须让我能担任军职,哪怕是小兵,我也愿意。另外,土地什么的,全部可以给他们,我们的浮财必须得以保留。”

    王琛之的决断,着实让王瑾之大惊:“不跟长老们商量一下?”

    “商量?商量什么?长老们,就是你我王氏邦国的垫脚石!投靠了承禅之后,就拿他们开刀!”

    “!”

    王瑾之不可思议的盯着兄长。

    “去吧,等承禅东出那一刻,你就会明白我的决断的。承禅早就有一统天下的能力了,可他却为了彻头彻尾的清扫,而放缓自己的步伐,无论关东还是关陇,不过就是一个笑话!他们完全意识不到自己面对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一个能正视现实,并且进行自我纠错的人。”

    “兄长……”

    “这是,大恐怖。趁早上车,省得被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