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运满满小师弟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春夏秋冬(求收藏求推荐)

    冬日的阳光怏怏不振,一片乌云飘来,寒意便能冲散积聚许久的全部暖意。

    临近春节,奉安城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然而与上一年不同,此时的奉安城内,那些酒坊客栈商铺的主仆都换了一批,虽然货还是一样,甚至菜品酒水的味道也没有改变,但离开的人,终究没有一个回来。

    邬奎是雅士酒坊的新掌柜,他生的高壮,说话能让人耳膜鼓噪,头皮嗡嗡作响。

    这一日晚,他正清点账目,忽然听见酒坊后面的小院中传来声响。

    紧接着,有道苍老而雄浑的声音响起:“近来如何?”

    邬奎闻言,面色一凛,却不敢挪动脚步,只原地作答:“禀国舅爷,一切都好,天机宗没有再继续追究了。”

    “嗯,你继续做事吧。”

    院中的声音再度响起。

    但接着,便寂静下去。

    邬奎在原地硬站了半个时辰,动也不敢动,直到汗流浃背时,才颤颤巍巍的抬起手,拭去额头汗珠,忍不住叹一句:“这哪是妖过的日子……”

    大冬天的,他身上冒的汗却比夏天还多。

    ……

    ……

    东江上的雷已经打了两个多月。

    从春末一直响到盛夏。

    却愣是一滴雨也没轰下来。

    沿岸百姓整日惴惴不安,供奉江神的祠庙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着一个的建了起来,然而在弥弥的祷告声中,这前所未有的天象,依然没有半点要改变的意思。

    有人说,这是江底的龙神在渡劫,苦了今年,往后百年都会是风调雨顺。

    有人说,这是江底的龙母在生子,有不得了的新龙即将诞生,老天爷这是在放鞭炮哩。

    有人说,这是江底的龙神在娶亲,雷鸣其实是迎亲的炮响。

    百姓的智慧总在于他们能把看到的一切都代入自己能理解的方式,且加以美好的修饰。就如同田中农夫会在挥汗如雨时想象,皇帝老爷种菜时,使的是不是金锄头?

    只可惜,这样的想象往往都严重脱离现实。

    所以,没有人会去想,江底的龙神已经命不久矣,江底的龙母早已逃去,而龙神与龙母的那三个龙子,连回家相救的念头都没有,依然在纵日尽欢,享受着美妙龙生。

    ……

    ……

    大夏国,云京城。

    一位远道而来的老先生自清晨时入城后,就对沿街张灯结彩之景感到诧异。

    他不明白,这又不是过年过节,为何城中到处都是喜气洋洋。

    然而还没等他找人询问,路边的行人就已经给了他答案。

    一青衣男子道:“如此盛景,有五年多没见过了啊!”

    他旁边的黄衣男子跟着反驳:“唔……兄弟你此言差矣,眼前这虽是盛景,但与前两次相比,还是差了些。”

    青衣男子有些不信,反问道:“真的?我五年前不在云京,你和我说说,与今日相比,有多少区别?”

    黄衣男子笑了笑:“你当日不在云京?那你可吃了大亏,当日有百花宗百花仙子过来,出手便是香满整个云京城的郦兰香,我听人说,但凡是闻到那香味的,至少增寿一旬,而除此之外,当日云京城上还有金龙出现。你就想吧,光是这两样,岂是今日可比的?”

    青衣男子闻言一愣,半响才道:“那真是吃了天大的亏!不过想来也是,今日不过是钱家大少爷的成亲之日,而那天却是钱家小少爷的拜师之日,若真是一模一样,反而还奇怪了。”

    岂料黄衣男子听青衣男子这一声叹,却是连忙摆了摆手,阻止道:“兄弟,这话不可说,我们是受人恩惠,你那日不在云京,你家人也不在?不管如何,钱家于我们整个云京城的百姓都是有恩,你若再信口开河,说些钱家不好听的话,我就不与你同行了。”

    青衣男子连忙捂嘴,赔笑道:“兄弟莫怪,莫怪。说起来,钱将军今日迎娶的是哪位公主?没听说陛下有适龄的女儿待字闺中啊。”

    “公主?兄弟,这消息早就在城里传开了,怎么你还不知?”

    黄衣男子高深莫测一笑,接着道,“咱们陛下可是把他妹妹嫁给了钱将军,以后钱将军可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驸马咯。”

    “天啊!竟是长公主?”

    青衣男子猛然一呼,接着却表情一滞。

    他挣扎了会儿,还是没忍住,悄悄与黄衣男子问道,“钱将军今年才过十五吧?长公主不是已经十六了吗?这夫人比老爷大,钱家就不觉得奇怪?”

    “有何奇怪?”

    黄衣男子冷冷看了眼同伴,心中越觉这家伙不上道。

    “当真是皇恩浩荡啊!”

    青衣男子反应过来,匆忙高声一呼,只是眼神中有强烈的忌惮情绪出现,同时喃喃道,“也不知钱家小少爷会不会回来,家中兄长成亲,怎么说都要回来看一看的吧?”

    岂料黄衣男子又是一昂下巴,道:“兄弟,你又不知了。这事我听说钱家根本就没托人捎信,为的是不叨扰钱家小少爷修行,一些事你我都知,钱家人岂会不知?”

    顿了顿,黄衣男子看到身旁有位老先生一直偷听,不由面露不满。

    他忙压低声音和同伴道:“咱们快过去吧,我听说上次在钱府外面那些送礼的客人打的不可开交,今日虽说不比上次,但去晚了还是一样连脸都混不熟。”

    “对对对,这是正事,快走快走。”

    青衣男子脸色一正,跟黄衣男子一路小跑离开。

    而那老先生,却依然站在原地。

    只是神色有些微妙起来。

    他轻声自语:“这算是误打误撞,碰上了?那小子他兄长成亲,还真找不到理由不上门……罢了罢了,就当是还他一份情,去讨杯酒水喝!”

    ……

    ……

    又是一年初春时节。

    清晨时,钱小乐走出黑祠,沐浴着朝阳,伸了个懒腰。

    如今的他,已经有一米五六的个头,满头青丝挽在脑后束成了发髻,插了根小木签子。

    他穿着一身象征黑祠的黑色长袍,眉宇间稚气已脱,青涩有余,却是因为生而知之的缘故,一双眼睛却显得格外沉稳。

    尤其是在刚入宗时,被齐渊刻意安排参与了一些事,让他在沉稳之余,还多了不少内敛。

    他嘴角噙着微笑,看日出有种天然气度。

    他腰胯着柄木剑,行走间有股侠客之风。

    “不知不觉,都十二了啊!”

    钱小乐轻声自叹。

    手不自觉的搭在了剑柄之上。

    紧接着,他心生一念。

    忽的纵身向山下俯冲而去。

    而在山脚,一个高不过一柞的黑亮小人刚从泥土里钻出。

    手中,有一粒银色金属。

    “寻了整整两年,终于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