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途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修炼趁早

    回到家的徐峰,立马开始了修炼。

    盘坐在石桌之上,不知这石桌是什么材质,竟然有通气宁神之功效。

    看来嬴先生有心了。

    徐峰打坐运功。

    自初次元炁复苏之后至今,修行就分了许多种流派。

    光云国本土,据3年前的《修行门派大调查》一文所说,有不下五十七大类,三万六千四百二十三小类的流派,这还不包括那些隐世宗门。

    而在武学流派枝繁叶茂的同时,各类武学宗门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从第一次复苏至今,人们总结了修行者的九个境界。

    分别是前三境修玄,中三境修仙,后三境修道。

    前三境修玄,顾名思义,玄,炁的具体表现,炁的外化。人们把三落在天地间精纯的炁稀释再筛选,吸收有利于自己的那部分炁,然后进行淬炼化为己用,这边是修玄。

    不过修玄修的终究是外力,不是自己的力量,所以也就有了“修玄百载空悠悠,不入至道始为空”的说法。

    而二境,也是元炁复苏之前,多数修炼之人的尽头,无法再前进一步,至少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没有人成功进入三境。

    而这里的至道,便是中三境的方向。

    中三境便是修仙境,分别是四境小宗师,五境大宗师,六境那就是宗师了。

    这三境的目标,就是找到自己的“道”,这个道有许多种。

    例如天曜宗走的是火修行路子,那他们要争的就是“火”这条道,仙途万千,但是能驾驭“道”的只有一个,所以,修炼到后面即便是同门师兄,为了大道,也必须倾力相争。

    到了六境,如果领悟了“道”,便可以进入七境,成为修道者了,拥有属于自己的大道感悟,以及掌握一部分涉及本源大全“道”。

    到了这个境界,便是与普通意义上的人大不相同了,因为大道只有一条,而有些道,比如“剑”“刀”“水”等大道相争的人又很多,所以这些大道的争夺异常残酷。

    但是普通人就不需要想这些,普通人在没有外物的帮助下,最高也就是二境巅峰,而有的天才生下来就是三境,或者四境。

    比如佛门的金刚不坏和道家的炁体源流还有天曜宗的纯阳之体等灵体,一生下来就是中三境的,这便是天赋。

    而后三境,很少有人达到。

    目前已知的七境高手不过两手之数,而八境高手更是稀少。

    至于传说中的第九境,没人知道,估计只有天上才有吧?

    徐峰平心按性,身形开始在院子内四处出现,一下子出现了几十个徐峰。

    这便是影宗的轻功《兰影步》。

    通过这次袭击事件,徐峰才发觉练功的必要性,关键时候,只有自己强,才能以免受伤,旁人外力终究不是第一法。

    《兰影步》作为影宗的轻功,也是最入门的功法,是高天交给徐峰的第一部功法。

    与其他轻功不同,其他大部分轻功是从脚吸入和运转元炁,多以地五会,和侠池为低,向上运转元炁,已达到足下生风的效果。

    而兰影步则不同,兰影步选择从丘墟运功,然后上传,一般元炁的行进路线会经过许多气眼,会驻足停留,并在其中运转发功的被称为“大关”,不会驻足只是路过的,被叫做“小堂”,经过他们叫做穿堂。

    而兰影步在不同就不同在他选择了下巨虚,丰隆和阴市三个气眼。丰隆和下巨虚距离不过分毫,要做到元炁快速转弯并且成功到达大腿上的阴市是很难的,这对修行者的掌控力有极大要求。

    徐峰小时候连这一招就因为把握不到要领经常摔跤,还在同学面前摔了好几个狗吃屎,因为高天要求他每天只要醒着就练着兰影步。

    所以到现在,他的兰影步也算是小有所成,虽然还做不到踏雪无痕,但是雁过无声还是很简单的。

    正因为下巨虚和丰隆两个在小腿的气眼,一但运转元炁,就会在这两个气眼之间快速流动,所以兰影步不讲究一步十里的速,而是小范围内的闪转腾挪,以及长久的跋涉。

    徐峰目前的状态就能做到兰影步的第二阶段,闻声不见人,闻香空寻花。

    同境界的情况下,敌人只能打到他的残影,而见不到真身。

    而兰影步修至大成,可以在百米范围内快速闪身,还能回到几秒前留下的残影之中,对敌人进攻,虚虚实实,难分清楚,这就是兰影步。

    徐峰曾和姜洋比试过,姜阳只用兰影步的情况下,徐峰用尽手段,都碰不到姜阳,甚至连衣角都摸不到,要知道那时徐峰已经是二境了,是许多普通人一辈子最高的境界了。

    还好徐峰被姜阳打击惯了,也就没在意。

    不过徐峰的兰影步,和高天的有些许不同,明明需要很极速转身的轻功,但是脚上却轻飘飘的。

    这边是姜阳教徐峰的,来自神霄府的飞云步。

    神霄府作为京城顶流,也是云国顶级的二流宗门,脱胎于道教都神霄派,不过其立宗祖师是个凡俗弟子,领悟神通后就自立门派,也算是当时有名的大人物。

    神霄府能立足顶级的原因便是其雷法卓绝,还有其符丹两道的发明不俗。雷法在其立宗祖师的改进下,甚至比原本的神霄派还强大,可唤一种名为“寂灭天雷”的紫色神雷斩杀敌人,威力巨大,不可小觑。

    而这样的宗门怎么可能不参加那次比武呢?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派了最强的神霄府年轻一辈最强的人,被誉为“小雷君”的神霄府五长老嫡传弟子,风云明出战。

    然后风云明理所当然的遇到了姜阳,姜阳也就理所当然的打败了他并且顺其而然学会了他的飞云步和玉天经等功法。

    只可惜他当时没有使出神霄府的传宗法门《太灵篇》就被姜阳打败了,这一点让姜阳很遗憾。

    赢得太快了。

    之后他就很自然的把飞云步的优点吸取了部分,并教给了徐峰,补足了兰影步在长途奔跑上的劣势,即便是遇上擅长轻功的家伙,也不会落后多少,要是姜阳来,可能还会反超。

    其实按理说神霄府没那么弱,风云明也是有实力的,而且在此之前,他也看过姜阳的几场比赛,知道这个人很厉害,也没有掉以轻心。

    打算一开始就使出自己最强的招式寂灭神雷,一举打败他。而且就算打败不了,自己还有飞云步还可以周旋。

    姜阳也是差不都想的,他也想见识见识雷法卓绝神霄府雷法如何,还有被誉为有这亿万真灵的《太灵篇》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于是打算让风云明先动手,自己看看。

    可姜阳那知,自己只是躲过了风云明的天雷,然后用同样的方式打了回去,风云明就扛不住了,直接被打昏在地。

    神霄府脸上无光,也就没再待下去,所谓的可唤出亿万真灵的《太灵篇》

    自然也就没看到了。

    一个时辰后,徐峰停下脚步,调整好呼吸,缓缓坐下。

    接下来就是影宗的根本之法《影决》。

    影决来与影宗老祖自创,杂糅了多家门派多套流派的学说和术法,据说还和另一个界的前朝苏国首领有过交流见解。

    不过这些话,高天就那么一说,徐峰也就那么一听,纯当听戏了,毕竟一个区区五境的宗主,门下就两个门徒的破败宗门,说他的前人和苏国首领有交集?

    徐峰宁愿相信妖族会出城投降。

    《影决》,作为影宗其他功法的基础功法,其包括了心法和术法。

    兰影步和接下来的《浮花指》。

    徐峰沉坐石桌,整个人仿佛与石桌融为一体,体内元炁在快速运转但是却仿若静止。

    这就是影决的第一阶段,“静影沉璧”。

    这是取自前人的说法,说的是如月影映水,白玉沉江。

    他第一次练的时候死活抓不住要领,姜阳就让他观察自己练功。

    于是徐峰就看着姜阳,坐在那里,小风微息,凉院动竹,姜阳仿佛与天地同呼,如果用元炁去感受的话,姜阳就和天地一般,天地间的元炁如何流动,姜阳体内的就如何流动,不快一分,不慢一毫。

    静如日月双立,沉似炁漫山野。

    这便是静影沉璧这一阶段的最高境界,与天地同归。

    当然徐峰还做不到那个阶段,但是目前也能做到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了,只是用元炁去感受的话,是很难察觉到他的。

    调整好呼吸后,徐峰十指发劲,弹在池底,池面水波无痕。

    徐峰静待十几秒后,水面兀然炸开,炸出一朵朵淡红色的花。

    这边是影宗功法《浮花指》,据高天的说法和天山折梅手还有少林龙爪手有关系,说是当时的少林释能长老和天山仙子要和第二代掌门切磋,在切磋时被掌门学习并吸收后自创的功法。

    高天吹得大,徐峰也碰得高,反正听他吹牛也不花钱呗。

    少林寺和天山那是什么?一个佛门圣地一个二流宗门,影宗是什么?

    就连户部都没名字的宗门,和人家切磋,还吸收?怎么不说人家求着你学呢?

    不过浮花指作为一本指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浮花指有两个境界,分别是“有心栽花花不发”和“无心插柳柳成荫”。

    浮花指的阴狠就在于施法者可以在与敌人的搏斗当中在敌人的元脉或元炁泉眼中种下“种子”,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直接引爆。

    轻则阻断元炁运转,重则经脉受损,元炁逆行爆炁而死。

    倘若更加阴险一点,子一个人元脉大关中种下,等他施法的时候元炁会快速运转,这个时候引爆的话,最低也是泉眼破裂成为瘫痪,严重的话,就是直接暴毙。

    所以说徐峰有时候在想老祖师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怎么尽想这些阴损下流的招子。

    人家都是剑气断山,枪法如林,自己则是阴悄悄的点人一下然后等?

    “可真损。”徐峰嘿嘿笑道。

    等练得差不多了,天空鱼肚泛白。

    练武的将就纳朝气入宫,讲究的就是这太阳初升之炁,对自己有大裨益。

    不过徐峰的影决与此正好相反,喜夕阳落红之炁与冷月将升之炁,所以在太阳初升之时,徐峰收势起身。

    炁漫百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