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天奴传奇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神秘教派龙凤教,老观主卸甲归田

    孙秀才大约走了半个时辰,来到了和善堂门口,善堂里的余掌柜,正将一拨搜查刺客的军士们送出门口;还不断往军士们手里塞一些碎银子,一脸讨好之意。

    送走了这拨军士以后,余掌柜神色立马恢复如初,就准备回到店铺里,就听到有人在喊他。

    “请问是和善堂的余掌柜吗?”

    他转头看去,见是一个老秀才打扮的老头,虽有点轻视;但是他这种在商海里混了几十年的人,自然知晓和气生财,不能小瞧任何人。

    朝孙秀才拱手回答道:“正在在下,老先生是来买东西的吗?”

    孙秀才回了礼道:“老朽不是来买东西的,是来典当东西的。”

    余掌柜直接摇了摇手说道:“老先生,我这是古玩店,只卖东西,典当东西的话,要去当铺里典当,到我这,你是走错店铺了。”

    “那么,请余掌柜看看这块玉佩,再做定夺吧!”说着,孙秀才便朝怀里掏出呼延元帅交给他的龙面玉佩。

    余掌柜原本想着,这一个老秀才能有什么宝贝儿,但当他看到孙秀才从怀里掏出来的玉佩后;不由的瞪大了双眼,急忙上前,握住了双秀才的双手,激动的问道:

    “老先生,你这玉佩是何人所赠啊?”

    孙秀才感受到余掌柜的双手在颤抖,不知此人为什么会如此的激动,但也压低声音道:“是呼延长老所赠。”

    余掌柜喜极而泣道:“好啊!好啊!是他!是他!除了教主以外,这世上也只有他有这个玉佩了。”

    “老先生,来,我们屋里慢慢说!”说完,扶着孙秀才进了店铺后面的客房,叮嘱好伙计在前面看好店,自己又亲自端了一壶茶来到客房里。

    这余掌柜四十岁的模样,身材微胖,满面油光,肩宽体高,一身珠光宝石、丝绸绫罗。

    余掌柜从自己怀里套出一个用丝绸包裹的凤面玉佩,慢慢的拆开,又将孙秀才的龙面玉佩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将两个玉佩合在了一起,顿时间,两个玉佩发出了黄色光芒。

    余掌柜热泪盈眶,收好了玉佩,又拿出一块丝绸将凤面玉佩小心翼翼的包裹好,递给了孙秀才,让他带回去。

    紧接着,他便问了孙秀才的事情原委,听到孙秀才说呼延元帅受了重伤落水,不由的心惊呼延元帅的安危;当听到天奴帮呼延元帅拔箭疗伤,转危为安的时候,不由的轻轻的吐出一口气,连忙向孙秀才叩谢。

    大概过了三刻钟的时间,孙秀才才将事情讲完,主要是余掌柜的问题太多了。

    了解完大概得事情经过后,余掌柜还是满脸激动的说道:

    “老人家,我已经十六年没有见过呼延长老了,他是我们十大护教长老之一,教里的人这么多年来,也都一直在打探他的消息;始终不知道他在何处,今日得知他在此地的消息,余某不免的有些激动了,还请老先生见谅!”

    孙秀才也爽朗的回应余掌柜莫要客气,余掌柜也要送些疗伤圣药和金银给孙秀才,被孙秀才全都拒绝了。

    孙秀才给出的理由是,金银他不缺,丹药的话,道观那边已经给了不少;药材太多,他怀里揣不下,揣多了,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和怀疑。

    余掌柜只能作罢,再三感谢孙秀才的帮忙。

    也让孙秀才带话给呼延长老,说他后天会和士心宫观主汇合,两人一起过去。

    另外他们龙凤教在飞龙府里有一千多人,可以随时随地听从呼延长老的指挥,皇家侍卫队里也有他们的人,还有吕府里也有龙凤教的人手,请呼延长老放心。

    离开和善堂的孙秀才,不由的心里阵阵发颤,这个什么龙凤教,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在我们飞龙府里就有一千人马,这可是一支不小的武装力量了,可是他连听都没听过。

    就连大内侍卫和吕府里都有他们的人手,这也太可怕了,而且呼延元帅这等人物;也只是龙凤教的一位长老,那么这个教派的教主,当是什么样的英雄人物啊!

    孙秀才一路赶回了吕府后院,跟躺在床上休养的呼延高辰汇报了一下今天面见士心宫观主和余掌柜的情况,呼延高辰听完后,也非常欣慰道:

    “不瞒老人家,士心宫便是我那剩余八十号兄弟的藏身之所,你看到的那些道士,一半都是我的兄弟;他们既然都在,没有被朝廷军马发现,那我便也放心了。”

    然后请孙秀才扶起他上半身的身子,在后背处垫了几个软枕头,斜躺在床上继续说道:

    “士心宫观主,是一位隐世高人,俗家姓名叫杨乐松;自幼父母双亡,被送入道观,后因乐善好施,常常给穷人免费看病抓药材,被人遵称有为散人,寓意人之一生要有所作为。”

    “他一生钻研道法,淡泊名利,体谅百姓疾苦,对于狗皇帝上台后的各种暴政,也是恨之入骨!”

    “当年我率军收复龙州时,他率领道观里一百多号道士,在飞龙山里抗击北伦鞑子;后来他们有一次被敌人的一支千人的骑兵包围,他们虽然依着山里地形躲藏,但还是死伤人数过半。”

    “老观主虽武艺高强,但是也是体力不支,身上中了两支敌人的轻羽箭,当时他们一行人已经命在旦夕。”

    “正好我那时为了勘测飞龙山地形,率领500护卫军路过,看到了包围他们的敌军;然后我便率军从敌人背后偷袭,打跑了这支敌军,救了他们一行人。”

    “从那次开始,我们便相识了,后来,他主动率领剩余的道士跟随我参加收复龙州的战役;由于他们一行人通晓龙州本地地形,又都有武艺在身,就做了我的斥候军,立下了很多战功。”

    “等到龙州全境收复,他们又跟随我北伐收复其他行省,等到北方战役全部结束后,原本出观一百人的队伍,只剩下了十人。”

    “我上奏朝廷,为他们表功,朝廷给老观主颁发了护国道师的称号和牌匾;任命他为飞龙府知府大人,赐名士心宫为护国宫,其余道士也都一一赏赐了大小官爵。”

    “岂料,老观主和一应道众推辞了朝廷封赏。”

    “在班师回朝途中的一个夜晚,他们借口出去巡逻军营周边,在一个山谷处脱下了战袍,又穿上了他们一直随身收藏的道袍,每个人身后都背着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道士骨灰,悄悄的离开了军营。”

    “十一人驰骋骏马,连夜向南方赶去,回到飞龙府里的道观里继续做他们的道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