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天奴传奇
繁体版

第十七章:吾敬世间一杯酒,世间回我半生苦!

    躺在花丛里的黑衣刺客,做了一个梦,梦里他回顾了自己幼年到成年的一切。

    他是父亲16岁时出生的长子,是母亲跟随父亲北平戎狄大胜时,在山上的军营里出生。

    出生当日,满天星辰璀璨夺目,举目望去,天地的尽头就是北伦山连绵起伏的山峰;父亲希望他今后的人生道路,能够像那山峰一样高,像那星辰一样璀璨夺目,便将他取名高辰。

    等到他长大以后,他知道自己叫呼延高辰,乃是镇守京原行省二百余年的,呼延家族的将门世子,而自己的父亲也是名满天下的京原大将呼延雄。

    自他出生之日起,他便成为了京原行省和朝廷关注的对象,作为将来要继承大将军爵位的世子,他没有让任何人失望。

    跟其他门阀世家的那些不务正业的公子哥们不同,呼延高辰自小含着奶嘴练武。

    二岁便能入学堂读书,三岁便能吟诗作赋,四岁开始学习兵法,五岁开始主动学习诸子百家的学问。

    别的小朋友需要一年学习的内容,他一个月就能学完,被民间称之为京原神童,

    六岁时便已经跟着父亲南征北战,过着艰苦的军旅生活,见惯了战场上的生命如草芥,学习实战中的兵法,十二岁时便因战功被朝廷封为千夫长。

    十四岁时,父亲带领大部队外出作战,军营里只有几千后勤军,结果当天受到了一万戎狄军队偷袭,军士们顿时慌作一团。

    是他拒绝了家将们要掩护他逃亡的决定,出了营帐,骑上高头大马,亲手持着“辰”字大旗,高声喊道:

    “没有逃亡的的京原军,只有战死的呼延将军!军人当以马革裹尸为荣,愿随我呼延高辰者,则跟着我的将旗向敌人发起冲锋!我高辰将是冲在最前面的第一人!”

    说完便骑马向袭营的敌军冲去,众军士见到少将军还在,而且如此拼命,精神收到鼓舞;不在慌乱,就连伙头兵都跟着大部队嗷嗷的向前冲!

    高辰一身神力,武艺超群,戎狄队伍中的将领上来与他交战,皆被他刺于马下;后勤部队悍不畏死,凭着一腔热血,竟然打跑了这支万人偷袭部队。

    此战过后,他被朝廷加封为万夫长,成为帝国最年轻的万夫长,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将星。

    后来,北伦入侵甘肃行省的天龙关,朝廷军队危在旦夕,父亲呼延雄因收到太子密令,拒绝了岳忠国老元帅的求援。

    他在帅帐中,苦劝父亲发兵救援,与父亲发生了争吵,把父亲气的掀翻了沙盘;后来要亲自率一万骑兵去天龙关救援岳老元帅,结果被父亲剥夺了兵权软禁了起来。

    他对父亲说道:“今日你遵太子令,一旦那三十万铁骑全军覆没,北方国土都会沦丧敌手,他日你如何见江北父老!”

    后来,消息传来,天龙关被人私自打开,三十万轻骑被北伦铁骑包围,无援军助其突围,宰相易思文和岳忠国老元帅双双殉国!三十万铁骑一个不剩。

    呼延高辰对父亲失望透顶,辞去了军中职务,找到了岳老元帅之子岳锋,被岳峰任命为副元帅职位。

    两人关系情同手足,两人率领勤王之师,花费三年时间,南征北伐,与敌军各种血战、各种谋略交锋,最终驱除了北伦鞑虏,两人也被帝国人民称之为“帝国双子星。”

    战役结束后,拒绝了朝廷的封官进爵,直接将自己的兵马大权,交给了岳锋,并且叮嘱岳锋小心皇帝赵瑛,跟他说了赵瑛还是太子时给他父亲密令,不让京原军救援岳老元帅一事。

    他让岳锋不要待在朝廷,率领大军镇守边关,死活都不要交出兵权,这样赵瑛即使有心害岳锋,也会忌惮岳锋的兵权,不敢动手。

    可惜岳锋信任朝廷,没有听他的劝阻,所以第二年就发生了平阳冤案一事。

    他告别了岳锋,安顿好了妻儿以后,便开始游览大鹏帝国的名川河流,深入深山老岭,遍访名人贤士。

    游历民间十载,走遍了整个鹏帝国的山山水水,不耻下问,拜名师百人,阅览了各种名典古籍,学习各种兵法与各路高深武功。

    学成归来以后,参加了鹏帝赵瑛举行的全国比武大会,一举夺魁,被封武状元。

    但是因为天龙关战役和岳锋被冤死一案,他对皇帝赵瑛恨之入骨,拒绝入朝为官,他也一直在秘密调查当年的案件。

    但因为当年经历这场战场的人大多都已死去,所以一时间也没有收货太多有价值的证据,但是从他获取的有限情报来看,天龙关战役和平元冤案,后面的主谋都是皇帝赵瑛。

    后来西北三个行省,因为干旱,朝廷不拔救济粮,饿死民众无数,三个行省境内,农民起义不断,朝廷征剿了一次又一次,都剿不干净。

    尤其是河西行省,农民起义最为严重,他看到了推翻皇帝赵瑛的希望,就起身奔赴河西行省。

    到了河西行省以后,因为自己的名气,又待人宽容,文武双全,收到了河西行省各路起义军尊重。

    几年间他也很快拉起了一直两万人的起义军队伍,在他的带领下,这支军队跟朝廷大军大小不亚于百战!由于他战法灵活,避实就虚;朝廷兵马被他耍的团团转,一直拿他这支起义军没有办法。

    后来家族传来消息,北伦扣关京原行省,朝廷一兵不发,便要割地求和,父亲等人没有撤退,还是驻守在京行关;家族长辈希望他劝劝他父亲,让他撤军回来,不要白白牺牲。

    他率两万起义军,星夜驰援京行关,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呼延雄这次不退的原因,是因为父亲对岳老元帅的愧疚,不想再对不起京原百姓。

    所以这次父亲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可是他还是晚了一步,当它率军赶到京行山的时候,碰上了京原巡守沈言德和他父亲的老部下步军统领郑旭,两人正在山上布置防线,告知他,一天前自己的父亲率领十万京原铁骑与赛诺·忽木真的三十万骑兵死战,已经全军覆没。

    郑旭从怀里掏出了一份父亲给他的书信,他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拆开了信封,拿出了父亲给他亲手写的信看了起来:

    “吾儿高辰!见字如见父,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父亲已经战死于沙场,原谅父亲不能与你再见最后一面的行为!

    为父少年从军,追随你祖父征战沙场十几年,无一败绩,上对的起朝廷,下对的起百姓,可是自从天龙关一役后,父亲心里就有了一个心魔,一直愧对岳老元帅和易丞相,二十年间,我时常夜里被噩梦惊醒。

    想找你说话,可你已不在身边,你当年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父亲不怪你,事实证明你是对的,父亲错了;为父一直想跟你再见一面,想对你说一声“对不起”

    辰儿,父亲知道你有鸿鹄之志,想要重建这天下之雄心,然,我们呼延家族,世代受皇族恩惠,父亲绝不可能做忤逆之事,但也不会劝阻你。

    你太祖父在世时,便常说你是武曲星下凡,是应乱而生,父亲也不想日后因为家族的原因,而拖累你的后腿。

    所以这些年来,父亲已经将你的两个弟弟和我们呼延家族中族人都移出了军伍,让他们做了地方文官,避免日后与你战场相见,让你为难。

    你在河西行省搞得起义军,父亲也一直在关注着,朝廷好几次派我进军河西行省剿灭起义军,我都找理由拒绝了。

    辰儿,父亲不想再退了,父亲已经五十岁了,也被心境折磨了二十年,趁着我还能拿的动刀,还能帮你多杀几个北伦鞑子,所以父亲决定马革裹尸,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也不要为父亲悲伤,马革裹尸是军人一生的荣耀,呼延家族不丢人!

    父亲是个大老粗,不像你,百家学问都精通,胸中有经天纬地之才,只要你想做事,就去做,父亲都支持你。

    若日后能够完成父亲北灭北伦一统天下的夙愿,为夫也能含笑九泉了。

    照顾好你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父亲没给你留下什么东西,也不需要你有什么负担。

    父亲这一生啊!前半生驰骋沙场,心境无敌,后半生,心磨缠绕,你又不在身边;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当真是苦涩啊!

    父亲这个大老粗也给你留下一首诗,你看看父亲写的如何啊!

    春秋怒马踏北戎,杀敌千万报君堂;

    只识人间太平世,不教戎狄度京关!

    天龙一事破心境,愧对百年将门义;

    吾敬世间一杯酒,世间回我半生苦!

    辰儿,照顾好自己,剩下的路,父亲便不能陪你一起走了!”

    看完信的呼延高辰,将信小心翼翼的放进信封里,放在了自己衣服里。

    两行泪水划过他的脸颊,这位从幼年开始到如今的中年,刀光血影间都没有流过一滴泪的帝国将星,此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双手掩面,已经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