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天奴传奇
繁体版

第四章:北伦扣关,皇帝求和割让京原行省,邓御史当堂死谏!

    兴元十五年春

    “八百里急报!速开城门!八百里急报!速开城门!”穿着黑色兵服的信使骑兵,骑着快马,边喊着边进入宫门!

    前方八百里急报在凌晨时分传入京城。

    皇帝赵瑛,睡梦中被惊醒,急急忙忙来到天子殿;信使疾步到大殿中,取下竹筒,拿出信封递给了刚从殿上下来的掌令太监手里。

    掌令太监将信封弯腰递给了坐在龙椅上的赵瑛,赵瑛开了信封,从头到尾看了一下;猛的睁大眼睛,眼看就要跌落于龙坐之下时,掌令太监眼疾手快,扶住了赵瑛。

    赵瑛也知道自己惊慌中失了态,摆开了太监的手,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传朕口谕,速速派人!招百官火速入宫!”

    “诺”掌令太监回应道,随即退了下去,去执行命令去了。

    一个时辰后,百官们聚齐,都面色疑惑的站在天子殿上;纷纷议论着,陛下登基十六年,从没有半夜招我等之事,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陛下到!”掌令太监扯着嗓子喊到。

    百官们纷纷跪拜行礼,皇帝赵瑛从偏殿走出,端坐于龙椅之上;命令掌令太监,将信封拿下去让各个大人传看了一边。

    “各位臣工,都看完了吧!”

    “北伦帝国四十万铁骑南下,攻打京原行省,他们提出只要割让京原行省给他们;他们就会撤军,并且与我们大鹏帝国签订五十年友好不侵犯条约。”

    “说说你们的看法,看看北伦提出的这项条件是否可行。”赵瑛对着下面的百官提问道。

    “陛下,微臣觉得可行,敌军势大,我军难敌;只需将一个行省让出,便可换来五十年和平;使国家免与战乱,这笔买卖划算”

    宰相高贯出列上奏道。

    “陛下,微臣不赞同!”

    “高宰相刚刚之言语,实在是荒谬之极;我大鹏帝国建国五百年来,从未有过割地求和之历史。”

    “他区区一个建国没有三十年的放牧名族,就把你吓成这样了。”

    “我京原行省二十州,十万铁骑!十万步卒,还有北方各省派兵协助,他北伦铁骑能翻了天不成!”

    “所以臣认为,不光不能答应他们的条件,而应当派出兵马,与北伦一战!”

    喷了宰相高贯一脸口水的御史邓行之,出班奏道。

    一旁的宰相高贯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口水,一脸怒容,却没在言语。

    这御史邓行之,寒门出身,为人耿直;不为权贵折腰,经常敢于朝堂直谏,两朝元老;为官清廉,高贯想整他,却一直抓不到他的把柄。

    高贯向身后的兵部尚书秦精卫使了眼色,对方立马会意,出班奏对道:

    “邓御史!此言差矣!北伦帝国自从三十年前统一后,兵强马壮;我军虽有铁骑,却不是他们的对手。”

    “邓御史,莫非忘了当年天龙关战役,我军三十万铁骑,被北伦军队全军覆没的事情了?”

    邓行之听完,立马反驳道:

    当年天龙关一战,疑点重重,究竟是谁私开了天龙关大门!至今都没有个说法。”

    “关门一开,导致大军被分割包围,我们的骑兵无法铺张开来,才导致了大败。”

    ”而且当年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三十万铁骑,不也重创了敌左路军吗!临死不也杀了将近十万敌人吗?”

    龙坐上的赵瑛听到邓行之,又提到了当年的平元冤案,不由的勃然大怒!当场怒摔茶杯道:

    “当年的案件,国卫司已经调查清楚!你提什么提!乱臣贼子就是乱臣贼子,有什么可说的!”

    邓行之听着皇上的愤怒,在殿下弯腰赔礼不语。

    皇上又把目光对准了殿下的李世荣道:

    “李爱卿,你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你说说看,朕要不要答应北伦的条件,我们要战的话,有几分胜算?”

    一旁的兵马大元帅李世荣,立马出班禀报道:

    “回禀陛下,臣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陛下要战,臣就战,陛下要和,臣就和;臣和军中儿郎们,皆为陛下马首是瞻。”

    “陛下若问和北伦帝国打起来,胜算有几成的话,微臣只得如实相告,恐怕一成都不到。”

    元帅李世荣说完,就退到了一边。

    一旁的秦精卫则接话道:

    “李元帅分析的有道理,打起仗来,我们是没有胜算的。”

    “而且现在北伦势大,当年朝廷有三十万铁骑也没有打赢,更何况现在京原行省只有十万铁骑,而天奴帝国是四十万铁骑扣关南下啊!”

    赵瑛在龙座上点了点头,表示了对秦精卫所说话语的赞同。

    “朕觉得这条件可行,其他人还有别的意见吗?”天子赵瑛继续问道:

    其余百官都听出了天子想要求和的意思,便纷纷附声道:“臣没有意见。”

    “陛下!”

    “京原行省,有呼延雄将军镇守,只要朝廷给予适当的支持;肯定能够守住。”

    “北伦贼子,狼子野心,这契约哪怕真签了,也会出尔反尔,北伦贼子就是一头喂不饱的狼,陛下怎会轻信这等贼子的话语。”

    “请陛下三思,莫要寒了天下百姓们的心。”

    邓行之又直谏道。

    “好了,你莫要再说!朕心意已决,百官又没有人反对,此事就这么定了。”

    “而且,什么寒心不寒心的!邓爱卿这就是谬论,妇人之见!”

    “朕以一行省之地换取五十年和平,使国中百姓免与战乱!他们感谢朕都来不及,何来寒心直说!”

    龙椅上的赵瑛说到。

    “陛下真是被奸人蒙蔽了双眼,怎能如此害怕战斗!”

    “陛下如果答应了北伦贼子的条件,欲置京原行省百姓与何处!满朝文武可曾有人问过,京原百姓同意了吗!”

    “今日拱手送京原,明日是不是要送鹏京了!”

    邓行之,直言顶撞天子道。

    “邓行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我作为一国之主,还要你说了算吗?”

    天子怒道。

    “陛下当真,要答应北伦帝国条件,弃祖宗土地而不顾;弃京原百姓于不顾,割让京原行省给北伦帝国对吗?”

    “对!”赵瑛索性不顾及脸面,破罐子破摔道。

    “俗话说!武死战,文死谏,如今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战之辈!”

    满朝文武被邓行之说得满脸通红,却又无法言语。

    “古人云:食君禄!报君恩!我大鹏帝国开朝500年,还从未听过,有文臣于天子殿,死谏而亡的”

    “今日,我邓行之,便做这500年第一人!”

    邓行之说罢,就拿头撞了天子殿的承天柱,顿时头破血流,躺倒在地,不省人事。

    赵瑛赶忙召唤太医前来医治邓行之的情况,太医一番检验后说道:

    “禀陛下!邓大人无大碍,只是头皮磕破了,撞击力度太大,一时晕了过去。回家修养一阵就好了。”

    “那就好,魏掌令你把邓大人小心送回去,不要出了差错,另外,送一支南洋上供的人参给他补补身子。”

    赵瑛对着一边的掌令太监说道。

    太监回复道“诺”

    掌令太监派人背走了邓行之后,皇帝赵瑛,便下旨意。

    答应北伦帝国割让京原行省的条件,命令宰相高贯率领朝廷使团,前去北伦帝国进行契约谈判。

    又派信使带着圣旨,八百里加急,前往京原行省告知京原行省巡抚大人与京原前线呼延雄大将军。

    让他们率军火速撤出宁原行省,带领军队南下河西行省和天原行省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