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拯救,开局拯救秦始皇
繁体版

第39章 恭迎神人凯旋

    这位武将直到完全看不到那个让人胆寒的煞星,才终于找回自己武将的气派,气急败坏地命令所有的士兵就近加固防御工事,增加防守力量。

    同时,命令士兵收敛死去将领的尸身,自己亲自护送到主将白起那里请罪去了。

    宁喆等人在天色将亮时终于带着500名赵兵和1000多匹军马回到了泫氏谷地,一路上,众多赵兵齐齐围拢过来,议论纷纷。

    当这些士兵得知这是从秦军那里得来的军马,都十分兴奋,士气为之一涨。

    等他们到了中军大帐,赵括及所有的高级将官都已在此等候,见宁喆等人几乎毫无损伤地带着所有的赵兵和一千多匹军马回归,已然激动得热泪盈眶。

    从防备森严的秦军后方将1000多匹军马盗出来,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他恭敬地上前躬身抱拳道:“诸位神人在上,赵括携赵军将官在此恭迎神人凯旋。”

    那些原本对宁喆等人不以为然的将领,此刻都已心悦诚服,全都抱拳恭迎,口中高呼:“恭迎神人凯旋!”

    宁喆上前扶起赵括,拉着他的胳臂笑道:“将军不必如此,我等来此就是为了拯救赵军的,目前只不过是得了一个小胜而已,等大家都平安了,再谢我不迟!”

    宁喆本打算谦虚一下,让赵括不要用“神人”来称呼他们,但转念一想,如果赵兵听说有神人相助,那就会大幅提升士气和信心,也是一件好事,所以也就认了。

    赵括连忙引着宁喆走进中军大帐。

    宁喆倒是不急着议事,他首先来到付悠然睡觉的桌子边查看,发现付悠然还在昏睡。

    他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又探了探鼻息,发现付悠然呼吸绵长,额头温度也没有异常。

    问了问蒙天放付悠然的情况,得知没有什么特别情况时,这才放下了心。

    宁喆与赵括来到主位,准备议事。

    赵括死活让宁喆坐在帅位上,宁喆推不过,只好坐下了,赵括在宁喆先前所坐的椅子上也坐了下来。

    赵括恭敬拱手道:“宁神人,下面我等该如何做?请神人示下!”

    宁喆也不再客气,点头道:“好,下面就是分配军马和筹划下一步计划的事情了。”

    他转头看向侯风,“候军师,你看我们下面该怎么做?”

    侯风见宁喆改口叫他“军师”,也是无可无不可,他这次确实是起到了军师和参谋的作用。

    “首先当然是军马分配的问题,军马只有1000余匹,而我赵军有40万,每人都能吃饱显然是不现实的,我的意见有下面几点:

    其一,当下的局面是僧多粥少,马肉分配要官兵一致,严禁将官多占马肉。

    其二,要保证5000精壮士卒饱食一顿,这5000精兵要编成一个作战部队,随时准备冲锋陷阵。其余的再分配给所有士兵,尤其是已经快饿死的士卒和伤兵。

    其三,马肉分配好后再统一进食,不能有先有后,否则必然有多有少,将官检查后再统一下令进食。

    其四,要多熬汤,水要放多,至少熬两个时辰以上,吃不到肉的至少喝到汤。士卒只有喝到一碗马肉汤这两天就死不了了。

    其五,赵将军要亲自检查监督,并组建督查队,发现违反者严惩不贷。”

    说完冲宁喆和赵括点头示意,意思是他已经说完了。

    宁喆道:“我完全赞同候军师的意见,我们要尽力避免士卒饿死,尤其是有马肉可吃的情况下,如果还有人饿死,对于将官要严厉处罚。给5000士卒吃饱也是必须的,因为下面要让他们冲锋陷阵,不吃饱会严重影响战力,没力气打战,下面的脱困就无从谈起,就算多熬几日最终也是死路一条。赵将军,你觉得如何?”

    赵括虽然对宁喆和候风的语言表达方式颇不适应,但也基本懂了他们的意思。

    他脸色严峻地站起,扫视下面众将官,“刚才两位神人所说,正合我意,我等定要将这千匹战马妥善分配好,确保每个士卒都能吃到肉,至少能喝到汤,我将亲自监督,发现有谁包藏贼心,定要严惩不贷。本帅有令!”

    大帐内的将官齐齐转头看向赵括。

    “周弘何在?”

    周弘向中间跨出一步,抱拳道:“末将在!”

    “令你负责军马分配事宜,务求妥善,一切按刚才候军师和宁神人所说办理。”

    “得令!”随即转身而去。

    “章和何在?”

    一位白须将军跨步而出,抱拳道:“末将在!”

    “令你组建执法队,发现有贪墨马肉,分配不均,伤兵饿死的情况,立刻严肃处置,不得有误!”

    “喏,末将得令!”也转身而去。

    “传令官何在?”

    众将官末尾站出一个小校,单膝跪地答道:“在!”

    “立即向所有将士发令,贪墨马肉者斩!抢夺他人马肉、食物者斩!杀战友者斩!队内有士卒饿死者负责马肉分配者斩!”

    “喏!”这个发令官转身而去。

    中军大帐里的众将官不禁精神一震,赵括将军很久没有这样像模像样地发令了。

    一个多月来,中军大帐里总是弥漫着萎靡、苦闷、烦躁、无奈、绝望的气息,赵将军只是天天苦等援军,无计可施。

    赵括发令完毕,憋在胸中多日的苦闷也得以宣泄,心中大畅。

    他又对侯风抱拳道:“候军师的安排恰到好处,天衣无缝,想来对我赵军下一步脱困应该已有了计划,括愿聆听高见。”

    侯风看了看宁喆,又用眼角瞥了一眼众将官,默不作声。

    宁喆一见,侯风的眼神明显蕴含深意,眉头微皱,稍一思量,就有了计较。

    转头对赵括轻声道:“分配马肉之事涉及40万赵军的生死,恐怕周弘一人也忙不过来,处置不当恐怕引起士卒哗变,我意让将军们一起去督办为妥。”

    赵括一听,深觉有理,于是朗声道:“诸位将官听令!”

    所有将领都齐齐看向赵括,听其下令。

    “所有人立刻回归本部,召集得力人手,配合周弘将军,严防马肉分配不均。”

    “喏!”众将官全都躬身领命退出了大帐,刚才还熙熙攘攘的大帐为之一空。

    宁喆抬头对侯风道:“候军师,有什么计策现在可以说了。”

    侯风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对赵括道:“赵将军,听说你也是饱读兵书的军事大家?”

    侯风没有直接说出计策,反而问了一个跑题的问题。

    赵括老脸一红,“括自小受父亲熏陶,喜爱研究历史战役和兵书战策,颇得父亲赏识。后被赵王重用,将举国之兵交于括手,奈何括无能,急功近利,将45万赵军失陷于此却无能为力。括有负于赵王信任,有负于赵国父老,有负于父亲教诲!愧疚之情难以言表……”说着说着,语气越来越低沉,最后甚至难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