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拯救,开局拯救秦始皇
繁体版

第20章 任务发布:拯救长平赵军

    功德空间里,只见蒙天放正在屋子前面练剑,身形飘忽,剑花朵朵,剑气纵横,煞是好看,而且明显比上次看到时更有韵味。

    宁喆呆呆看着蒙天放,也是无语!这家伙也太实诚了吧,居然练了十九天剑法?居然还没饿死?

    转念一想,不对,他得倒个时差,在修炼场里是十倍速,实际在这里的时间才过去不到两天时间。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能说得过去,不过也还是有点夸张,谁能两天两夜不睡觉一直练剑?

    宁喆连忙叫停了蒙天放,只见蒙天放瘦了一圈,头上热气蒸腾,眼睛里杀气弥漫,不过见到宁喆的那一刻,立刻低头抱拳行礼道:“主公,有何吩咐?”

    “没有,没有,你停下休息一会吧。”宁喆也是心疼,倒不是心疼蒙天放,毕竟他不过是个工具人,他是心疼那1000功德值,如果把蒙天放累坏了,那损失可是不小。

    宁喆再次兑换了烤全羊招呼蒙天放吃了起来,但没有再喝酒,上次喝酒让他后悔了好久,眼看要发布任务了绝对不能喝酒误事。

    蒙天放确实是饿了,见到烤羊的时候肚子里就发出了“咕噜噜”地大响,眼睛发直,听到宁喆让他吃,立刻上手胡吃海塞起来。

    宁喆倒是不饿,因为在修炼场里休息的时候已经吃过了,他现在考虑的是要不要给蒙天放配一把大戟。

    毕竟现在蒙天放手里的这把剑太短了,也不利于在马上战斗。

    宁喆也是奇怪,当初蒙天放来到这个空间的时候,带了剑,也带了马,还有一身盔甲,为什么大戟没带呢?

    宁喆想到上次在任务中遇到的蒙天放也是没有戟的,可能是蒙天放的官比较大,平时只要动嘴指挥就行了,或者大秦统一后也没多少战斗,或者在皇宫里带着戟极为不便,所以戟基本上用不着了吧。

    不管怎么着,还是得给他配一把戟才是。

    倒不是他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他手头上的功德值已经只剩200不到了,兑换一把大戟又得花100,心疼啊!

    纠结归纠结,宁喆还是花了100功德给蒙天放兑换了吕布的方天画戟,交到了蒙天放的手上。

    这把方天画戟曾伴随飞将吕布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三英战吕布、追杀曹操、辕门射戟,都是用的这把戟。

    蒙天放拿在手里,左看看,右看看,爱不释手,毕竟英雄都爱神兵利器。

    兴奋之下情不自禁地舞起了《蒙氏戟法》,只见其气息鼓荡,神识内敛,脚步深扎蓄力,劲从下生,虎腰接力,起承转合,振臂突刺,转肘横扫,翻滚腾挪,扎扫劈砍,杀气腾腾,戟影与他的身影浑然一体,方圆十丈内杀机重重,看来蒙天放是得了真传了。

    宁喆看得十分满意,这戟给蒙天放用,比使剑的威力可要大了很多,至少提升了一倍,尤其是在大军中混战,戟比剑更好使。

    蒙天放耍了一套《蒙氏戟法》后停了下来,宁喆让他继续吃肉,也不能让他再继续练了。

    宁喆还剩一些功德值,也不存了,全都兑换了食物备着,看着功德值被清零,他一声长叹:“何时才能积累10000功德值回家啊?!”

    感慨之后,他又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现在都是为了战场做的准备,万一不是呢?那不就没功德值兑换其他道具了?如果因为这个原因不能过关,那岂不是很冤?

    这么一想,心里开始七上八下起来,额头冒出虚汗,暗自祈祷下一个任务务必是战场任务才好。

    正当他们吃到一半的时候,宁喆眼前突然“任务”图标闪烁,他点开后发现果然是任务信息:“任务发布:拯救长平赵军,十分钟后进入任务。所兑换人物可随空间之主进入任务,只要肌体接触即可。”

    随即一个十分钟倒计时表出现在眼前,秒针“滴答滴答”地走着。

    宁喆一见是这个任务,正是他预期的战场任务,也是松了口气。

    这个任务拯救的是秦赵长平之战的数十万赵军,如果能拯救这些赵军,那自然是功德不小,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是救几十万人,那可算是功德无量了。

    不过再仔细看任务内容,又暗自叫苦起来。

    宁喆本来就是战士,在平僵寨的时候就对历史上的大战非常关心,对长平之战也进行过研究。

    当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被一切两半,上党地区就成了飞地。

    韩国为了续命,将上党之地割让给秦国。

    上党之民与秦征战已久,对秦非常仇恨,不想降了秦军,于是转而投赵,希望赵国能派兵抵挡秦军。

    上党处于战略要冲,地位非常重要,赵国不要白不要,但把秦国吃到嘴边的肉抢走,那是虎口夺食,秦国怎么能忍?

    秦昭襄王一怒之下派出45万大军征伐赵国,赵国也不甘示弱,派出老将廉颇挂帅,带领35万赵军对垒。

    但秦军兵锋太盛,赵军无法抵挡,廉颇老成持重,在丹水边筑垒,连接故关和长平关天险稳健防守,秦军三年也不能寸进。

    后来,秦国使用反间计,贿赂赵国丞相郭开,称秦军不怕廉颇,最怕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马服子赵括。

    加之赵孝成王为这三年大战已将国力消耗殆尽,急于获胜,听到这个传言立刻中计,于是拜赵括为大将,替换廉颇。

    秦王知道赵王中计,也暗地启用武安君白起。

    白起加固了丹水西线壁垒,建了一条长18公里的坚固防线。

    赵括上任时又带来10万赵军,共计45万,意图与秦军决战。

    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却没有实际指挥过战役,加之年轻气盛,改变了廉颇防守的策略,开始放弃防御转入进攻,而秦军顺势诈败引诱赵军渡过丹水全线出击进攻秦军。

    秦军退入壁垒防御,赵军久攻不下,迟迟不能建功。

    此时,秦军又分两路奇兵,绕道赵军身后,夺取长平关、故关,又占据了赵军粮草所在地大粮山,将赵军割裂成两块,并将主力死死围住。

    秦昭襄王知道此战关乎国运,征发国内十五岁以上男子15万,让这一生力军绕道故关身后,彻底堵死了赵军退路。

    自此赵军既无粮草,又无援军,被困在泫氏谷地附近大约50公里方圆的地带。

    在这里被困46天后,赵括最后一次冒死冲杀而被射死,40多万赵军被俘,最后被坑杀,只放回了240名年幼的赵军。

    赵括有45万生力军都无法逃脱,他和团队进去就能拯救长平40万赵军?简直是在开国际玩笑!秦军可有55万啊!围得跟铁桶似的,怎么能让这么多人脱困?

    但功德系统发布的任务又不能收回,他有什么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吧。

    十分钟即将结束时,他把手搭在了蒙天放的肩膀上,眼前一闪,他们二人从原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