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
繁体版

第七十九章 夷陵之战(三)

    “子山有何妙计,且快快说来。”

    步骘看了一眼队伍中精神抖擞的士燮,笑道:“臣与威彦曾谈论过昔日孙宏引兵攻打交州之事,当日威彦因兵力不足,故而向扶南国求取援兵。

    后来扶南国发生了内乱,以至扶南国主被范蔓窃取,扶南原国主混盘盘则因交州之败,被蜀汉擒获,至今生死未卜。”

    混盘盘被蜀汉抓了,扶南国又已易主,那这事情不是已经告一段落了吗?

    孙权不解其意,问道:“子山此言何意?”

    步骘笑道:“如今混盘盘既在刘备手中,便是获得了干预扶南国政的口实。如今蜀汉大兵来伐我东吴,君侯何不遣使至扶南,向范蔓晓以利害,请求援兵?

    这扶南国乃南疆大国,带甲十万,兵精粮足。若是能出兵援助,荆州之危自解亦。”

    步骘说罢,又向士燮那看了一眼。

    士燮当即跨前一步,躬身说道:“当日臣向扶南求援之时,范蔓曾至书于老朽,求情老朽设法将混盘盘囚禁于国内。

    老朽愿亲赴扶南,向那范蔓晓以利害,想来他亦不敢不派兵援助。”

    孙权一听大喜,他怎么也没想到,那范蔓与士燮居然还有这种过往。刘备若是单凭一个混盘盘,虽有口实,但扶南人却未必相信。

    但若有书信,那就是篡位的铁证了。范蔓只要不蠢,自然会明白自己的处境。于是他说道:“如此便劳请左公亲赴扶南一行了。”

    这时孙权也渐渐明白了步骘的谋划。

    交州并不是完全无兵可调,由于需要提防扶南国,因此交州此刻的三万多兵马根本无法北移。

    若是扶南国出兵相助,那么交州兵马也能适量往北遣,荆州兵马的劣势便能得以缓解。

    战争始终是政治的延续,弱国无邦交便是这个道理。

    东吴若是在荆州暂时抵住了蜀汉的兵马,此时再与曹魏同盟,压力便会落到蜀汉的身上。

    孙权并不相信刘备敢冒着灭国的风险与他火并,除非刘备是失心疯了。

    再说了,就算刘备当真疯了非要火并。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谁输谁赢并非只看兵力多寡,孙权倒也并不惧怕就是了。

    不过此刻蜀汉的声势浩大,因此对于诸葛瑾的提议,倒是可以先试试。

    虽然和谈这种事情并不一定有效,但拖延几天时间,想来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孙权唯一凝思,对诸葛瑾说道:“子瑜先前所说,欲与刘备和谈之议甚好,可赴秭归一行。

    只是子瑜空手而去怕是不好,孤欲将张飞之首归还刘备,除此之外,不知子瑜还需要何物?”

    诸葛瑾沉吟片刻,说道:“范疆、张达二人。”

    孙权正欲点头,顾雍出班进谏:“不可!若送归范疆、张达,则糜芳、傅士仁胆必怯矣。其时若引兵复叛,江南危矣。”

    孙权心想不错,随即打消了将范疆、张达二人送归蜀汉的打算。

    诸葛瑾说道:“君侯既不欲送还范疆、张达二人,那张飞之首亦不可即刻归还,或激怒蜀主,恐适得其反。”

    孙权点了点头,便没有再说什么,待下了朝议,他又专门找到诸葛瑾,说道:“子瑜此去,主旨乃是争取时间,待交州事定,荆州之危自解矣。”

    诸葛瑾点了点头,说道:“臣领会得。”

    随后,孙权又召张昭、步骘、阚泽、顾雍等人商议,问道:“子明突然暴毙,不知诸公以为,这都督一职可由何人接任?”

    阚泽微微一笑,说道:“现有擎天之柱,君侯何不用之?”

    孙权一怔,问道:“何人?”

    阚泽说道:“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却遭荆州惨败。吕子明临危受命,方才夺回江南之地。

    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胸中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

    前破关公,其谋皆出自伯言,君侯若能用之,蜀必破矣。如或有失,臣愿与之同罪。”

    孙权点了点头,赞道:“非德润之言,孤几误大事矣。”

    张昭见状,立刻谏言道:“陆逊乃一书生耳,非刘备敌手,恐不可用。”

    顾雍也说道:“陆逊年幼,威望不足以震慑诸公,雍恐诸公不服。不服则祸生,必误大事。”

    步骘摇了摇头,说道:“逊之才治理一郡尚且称职,若托以大事,恐不甚相宜。”

    阚泽大急,高呼:“若不用陆伯言,则江东休矣!臣愿以全家性命保之,若有疏失,乞斩泽全家!”

    孙权一听此言,不由悚然动容。

    阚泽乃是江东重臣,孙权无论用谁为将,与他关系其实并不甚大。

    然而此刻他却愿意用全家性命来担保陆逊,由此可见他对陆逊之才,已看重至极点。

    顾雍、步骘一听此刻,也随即收声。

    只张昭一人说道:“此事不妥,还请君侯三思。此刻军中百战宿将颇多,虎威将军朱然有万夫不当之勇,君可用之。”

    阚泽急道:“君侯!”

    孙权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已有所决断,让阚泽不用多言。

    于是下令,封虎威将军朱然为左都督,陆逊为右都督,各自引军一部,抵抗刘备。

    阚泽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但孙权既然已经采纳了他的建议,此刻倒也不便再说什么。

    孙权的命令传到前线,主战诸将皆大喜过望。

    这些人早就被陆逊那温温吞吞的防守战法搅得十分恼火,因此纷纷跑到朱然面前请战。

    陆逊接到命令,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当夜便跑到朱然帐中与之商量方略。

    但朱然自己也是主战派,之前早就对陆逊的防御策略十分不满,因此陆逊找他商议,也不过是碰了一鼻子灰而已。

    次日,朱然击鼓聚将,下令麾下兵马不再依隘口防御,而是转入战略进攻,沿江西进,由宜都往秭归进发。

    诸将一听此令,皆大欢喜,孙桓说道:“都督西进,末将愿做先锋!”

    朱然侧头看了他一眼,问道:“可有胜算?”

    孙桓说道:“末将麾下有大将李异、谢旌,皆万夫不当之勇,必生擒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