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
繁体版

第九章 争执

    孙宏哈哈大笑,说道:“文长先行一步,稍待我自会去向军师禀明。”

    马谡愕然,他这才明白,孙宏这就是怕诸葛亮不同意他进兵,故意先斩后奏。

    可这样做的理由呢?

    若是当真激怒了孔明,好处在哪里?

    马谡百思不得其解,劝道:“如今战事方定,进军益阳也不在这一两天,大业还是先于军师商议商议,再做定论如何?

    否则若是与军师失和,岂非亲者痛而仇者快?”

    孙宏勃然大怒,喝道:“主公令我伺机夺取湘水三郡,有临机专断之权!孔明即使不同意,那我也是要打便打!

    他若是不配合,湘水三郡夺不回来,看他如何向主公交代!”

    马谡没想到孙宏居然会如此激动,长叹了一声,便不再言语。

    孙宏看了魏延一眼,说道:“文长听令,明日一早率军五千,攻打益阳。切记,夺取益阳之后便在当地驻守待援,我亲率大军不日即至。”

    魏延看看马谡,又看看孙宏,躬身领命道:“得令。”

    待魏延出去之后,孙宏吩咐钱博近身,低声说道:“汝持我旗,率军五千跟随在文长之后,多打旗帜,以为疑兵。

    攻下益阳之后,你二人便在益阳固守,之后便等我将令行事。”

    钱博只是个武夫,自然不太懂得谋略的事情,孙宏这样吩咐,他就这样照办就行。反正虚打旗帜跟在魏延身后,倒是没什么危险。

    分派完二人的任务之后,孙宏又让马谡处理大军粮草事宜,自行回府衙休息。

    次日一早,门吏急匆匆的来报,说诸葛亮已至偏厅,说是有要事商议。

    孙宏却半点不急,慢悠悠的穿好了衣服,这才来到偏厅。

    诸葛亮见到孙宏,脸上顿时就沉了下来,问道:“大业突调大军他去,事先为何不曾与亮商议?如今文长领军何往,还望大业据实以告。”

    孙宏仰天打了个哈哈,挥手驱离左右,说道:“我让文长领军去山中操练,军师无须担忧。”

    诸葛亮冷冷的说道:“操练需要带半月粮草?那操练之地多半便在湘水以东了吧?以亮想来,不是巴丘便是益阳。”

    孙宏见诸葛亮依然点破,也就不再隐瞒,说道:“我让文长去了益阳。”

    诸葛亮大怒:“如今之势,岂是用兵之时?益阳乃长沙门户,孙权如何能够坐视大业夺取此地?

    届时兵戈又起,曹操势必乘机南下,我军岂不危矣?”

    孙宏脸一沉,说道:“军师用兵过于谨慎,这孙权夺我州郡,若置之不理,久必为祸。我兵进益阳,便是为了让其如鲠在喉。

    交州山险地远,孙权自不会调步骘北上。若兴兵而来,或从扬州调兵,或调陆口守军。

    陆口与濡须口皆江东要害之地,任意一处被曹操夺取,江东天险便失。

    如今主公已在西川站稳脚跟,他孙权不怕曹操南下,我等为何要怕?若是逼得急了,我放开汉水防线,率军西去,他孙权何以自处?”

    诸葛亮更加恼怒,喝道:“如此我汉室天下岂非毁于一旦?大业如此胡作非为,亮绝不容之!”

    孙宏也怒了:“汉室天下!汉室天下!不正是因为军师这种顾全大局的想法,这才导致我军目前的窘境吗?

    明明是我军最弱,曹操最强。那孙权却不顾大局,几次三番夺取我军州郡。

    如今我军兵不过十万,地不过两郡,还谈什么匡扶汉室?

    我兵进益阳,便是为了告诉那孙权,如果他依然不顾大局,硬要侵吞我荆州郡县。我便时时刻刻让他寝食难安!

    他若敢大兵来犯,我就引曹操南下,跟他来个鱼死网破!我失两郡,他失两州,看最后到底是谁更后悔!”

    诸葛亮忍不住拍案而起,喝道:“但叫亮在一日,绝不叫此事发生!”

    孙宏白眼一翻:“主公令我夺取湘水三郡,我不过依令而行。军师若不配合,怕是有违主公将令吧?”

    诸葛亮冷哼一声,说道:“亮即刻修书一封给主公,让主公收回成命便是!”

    孙宏冷笑:“便只军师能说会道,宏莫非就大字不识?军师愿修书便修书,除非主公亲自下令,否则兵进益阳之事我绝不更改。”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诸葛亮袍袖一拂,转身而去。不多时,便有快马信使自江陵出发,向益州疾驰。

    孙宏见诸葛亮当真告他刁状,心中不禁好笑,但也松了一口长气,当即写了封书信,让快马给送刘备。

    激怒诸葛亮乃是孙宏故意为之,他昨夜想了很久,想要让诸葛亮写信到刘备那里弹劾他,言语中势必要出现较大分歧。

    诸葛亮最在乎的就是刘备的霸业,从后世对于诸葛亮的描述来看,但凡踩中这跟红线的,他基本都不会手下留情。

    孙宏心中清楚,算计诸葛亮这件事跟老寿星出门找歪脖子树,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他的计划存在极大的风险,若是直接跟诸葛亮说,以诸葛亮谨慎的性格,显然是不可能同意的。因此这事必须得兜个圈子,从刘备那边下手才行。

    若是刘备看完他的计划,还是决定支持诸葛亮的方案,那么自然会把他调到葭萌关去。这样一来,荆州爱怎样便怎样,也不需要他再费心了。

    不过刘备可不是什么善茬,现在两家的盟约是荆州归属刘备,孙权才是占着不还的那个。

    以孙宏对刘备的了解,刘备怕是有九成的概率会支持他的计划。

    书信送出之后,孙宏没有继续宅在江陵,而是到营中点了五百精骑,疾奔武陵而去。

    此时刘备军团的势力虽然极度缩水,但武陵太守却仍是定远将军刘贤。

    孙宏从牂牁撤回江陵之时,曾欲拜访刘贤。却因其父刘度战死南海之事,当时刘贤选择了闭门不见。

    毕竟刘度从零陵至南海,又死战不退,其中孙宏的因素怕是占了很大的部分。

    刘贤心有怨气,这一点孙宏倒是能够理解。

    不过这次孙宏的计划之中,若是能得刘贤之助,成功的概率便会打上很多,因此他便打算再登门造访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