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
繁体版

第十五章 夺桂阳

    刘备早在孙宏那打过了预防针,这会听到鲁肃来访,心道:得,讨债的来了。

    问计于孔明。

    诸葛亮泰然若素,羽扇轻轻摇动,笑道:“此事亮早已备下应对之策,待会主公只管宽坐,一应皆由亮来应对。”

    刘备当即宽心,暗道:孙大业虽然不错,然终究是孔明深得我心啊!

    可不是吗?

    当个甩手掌柜,还能把钱给赚了,像诸葛亮这样好的员工,天下哪里去找第二个?

    诸葛亮当即吩咐大开城门,亲自去接了鲁肃入衙。

    三人自赤壁一来,此番还是初会,当即互相见礼,分宾主而坐。

    孔明吩咐上茶,鲁肃接过,说道:“我主吴侯与都督公瑾令我前来,让我再三向皇叔表示我方立场。

    之前,曹操率领百万之众南下,名义上是要攻打我江东,实际上是为图皇叔而来。所幸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

    因此,荆州所属郡县,都该归于东吴才是。

    但现在皇叔却使用诡计,夺占了荆襄,使我江东空费前两军马,而皇叔却坐享其成,这种行为,怕是于理不合吧?”

    诸葛亮羽扇一摆,说道:“子敬乃高明之士,这会怎么胡言乱语起来了?

    常言道,物归其主。这荆襄诸郡又不是你东吴之物,那是当初人刘景升的基业。

    现在刘景升虽然亡故,但他儿子还在,这荆州自然属于他儿子所有。我家主公乃是刘景升的兄弟,叔叔辅佐侄儿,怎么就于理不合了?”

    鲁肃一呆,没想到诸葛亮竟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沉思半晌,说道:“如果当真是公子刘琦占据了荆州,那孔明先生之言确有道理。但是现在公子在江夏,根本不在这里,你们又如何解释?”

    诸葛亮微微一笑:“子敬是想见见公子?”

    鲁肃哑然,不明孔明何意。

    诸葛亮吩咐左右:“去,请公子出来一见。”

    过不多时,两名侍者从屏风后面扶着刘琦缓步而出,鲁肃一见刘琦,不由大吃一惊。

    倒不是惊奇刘琦竟伸出此地,而是此刻刘琦面色羸弱,印堂黑气隐现,被人扶着走上两边便已是气喘吁吁,显然已是病入膏肓之态。

    刘琦这时深深的吸了口气,极其艰难的向鲁肃行礼,说道:“病躯难施全礼,还望子敬勿怪。”

    鲁肃赶紧一把扶住,说道:“公子身体不适,何必多礼?还请快快回去休息。”

    他目送着侍者又将刘琦缓缓扶回,沉默良久,这才问诸葛亮:“若是公子不在了,那便如何?”

    诸葛亮笑道:“公子在一日,我们便守一日。若是公子不在了,我们两家可以重新商议嘛。”

    鲁肃肃然道:“倘若公子不在了,需要将城池还我东吴。”

    诸葛亮当即说道:“子敬所言极是,该当如此。”

    话虽这样说,诸葛亮心中却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

    真要等刘琦死了,那刘备早已盘踞荆州久矣,搞不好连西川都给夺了过来。

    等到那个时候,两家实力相当,最后究竟还不还,那还不是实力说算?

    就算是黄花菜那也早就凉凉了,你东吴还讨个屁啊!

    鲁肃亲眼见到刘琦命不久长,又得到诸葛亮愿意归还城池的首肯,不免松了一口气。若能因此免除两家刀兵,那也算是一件功德了。

    诸葛亮设宴款待鲁肃,一时间宾主尽欢。

    待鲁肃走后,刘备问孔明,为何要答应鲁肃的要求。

    诸葛亮将原因说了,刘备听罢,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两人支走了鲁肃,笑得相当开心。但远在桂阳的孙宏,却在大发脾气。

    “赵云这是在搞什么?失心疯了吗?”

    孙宏看着眼前的战报,实在有一种想要杀人的冲动。

    要说孙宏为什么发怒,那就要说说这桂阳之战的始末了。

    原本孙宏在长沙喝酒听曲,得知赵云到来,遍及率领赵云、魏延兵发桂阳。

    赵云为先锋,率精兵三千至桂阳,初战就抓住敌方将领陈应。

    世人皆知赵子龙一身是胆,区区陈应自是没放在眼里,抓住之后便把陈应放了,让他回去通知桂阳太守赵范投降。

    要知道这桂阳本身兵马不多,太守赵范又十分胆小,本来就想投降。

    只不过是陈应求战心切,这才勉强允许出战。这时陈应被抓,又被放了回来,赵范当时就软了,直接就开城投降了。

    事情要是只发生到这里,孙宏非但不会生气,更是要大喜过望。

    可是后来发生的,就让孙宏有些坐不住了。

    原来这赵范投降之后,便邀请赵云吃酒,聊起祖籍,竟是同乡,大喜之下便与赵云结为兄弟。

    瞧,这事多么顺利!

    这赵范家中有个嫂子,长得是倾国倾城。而赵范的大哥去世多年,赵范便劝嫂子改嫁,但他嫂子要求很高,不光要帅,要有才华,还要姓赵。

    本来赵范也死了劝嫂改嫁之心,准备考虑是不是要去继承大哥的遗产,不料想赵云却正好符合条件,当即便向赵云提亲。说是愿陪嫁资,结累世之亲云云。

    看,立功不说,这又是财产又是美人的,这得是有多么幸运啊!

    可偏偏赵云不这么想,说什么我俩结拜,你大嫂便是我大嫂,我娶你嫂子就是乱人伦。暴怒之下,打翻了赵范,上马离去。

    这不开玩笑吗?

    孙宏战报看到这里,只气得胸腔都几欲炸裂,接连踢翻七八个案几这才缓过神来。

    什么人伦鬼伦?即便你看不上人家嫂子不会先答应下来?

    打那么多年仗,缓兵之计没学过吗?

    好!就算退万一步来说,你赵云脾气爆发,一下子没忍住。

    那你不会直接将那赵范宰了?

    到时候拎着那太守的脑袋,再重新攻打桂阳,岂不是探囊取物?

    哪怕是兵力不够,回来求援我难道还会不给你派援兵?

    犯得着去装什么大尾巴狼,独自应战出风头吗?

    若不是战报后面说,赵云识破陈应、鲍隆的诡计,乘着二人不备将其斩杀,复又夺回桂阳郡,孙宏怕是要当场他给斩了。

    本来好端端的,这不作死吗?

    背地里一闷棍,城外挖个坑的事,居然搞的惊险万分,状况百出。

    你赵云自己找死,那也还罢了。

    可你这莽憨憨若是真死了,岂非要连累你家孙爷也被刘备砍头?

    告诉你!你这回孽可造大了!

    孙宏越想越觉得窝火,颇有一种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既视感。

    什么鬼赵子龙一身是胆,智勇双全。

    我信了你的邪!

    啥玩意都不知道,就会瞎鸡霸乱评!就差那么一点!你家孙爷就给你害啦!

    然而到底是虚惊一场,孙宏除了乱发一阵脾气,在心中暗暗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带赵子龙打团之外,倒也没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

    甚至连请功的文书,都罕见的没有让别人代笔。

    至于文书的内容,天地良心,孙宏那是半句坏话都没写,不但将赵云的武功跨上了天,还说他勤政爱民,对治理地方有独到之处,颇受当地百姓爱戴。

    到了末尾,甚至推荐赵云为桂阳郡守,以表彰其功绩。

    去死吧!该死的赵云!最好刘备信了我的话,让你当太守。一辈子烂在这里,永远别离开桂阳!

    孙宏自然清楚,刘备是绝对不可能让赵云一辈子留在桂阳的。

    不过若是能用桂阳太守的职务恶心赵云一下,好歹也算是出了口恶气。

    无论如何,桂阳已克。

    不就一个赵云吗?将来有的是机会收拾,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毕竟接下来的重点,是应付此次南征的最后一站,零陵郡。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成功,就越要谨慎。码农出身的孙宏,对此倒是经验丰富,因此特别小心,避免乐极生悲。

    这一战,赵云是不能再带着去了,否则被坑死了,怕是还傻傻搞不清状态。

    可若是仅带魏延去,孙宏又怕战力不够,导致翻车。

    思索半晌后,孙宏决定此战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专门写信给张飞,让他率领武陵新军由阮水至辰阳,而后从都梁方向进攻零陵郡治所泉陵。

    而孙宏自己则是率领魏延,沿湘江进发,两军分进合击,对泉陵进行合围。

    虽说打个零陵其实不需要调动那么多的兵马,这样的部署颇有用大炮去打蚊子的嫌疑。但孙宏以前经常因为一时疏忽,导致熬夜加班加点。

    大量毛发脱落的代价,迫使他不得改变行为模式。

    因此每当任务进入最终阶段,孙宏都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强迫症状态。

    他的这种事无巨细都需上报的神经质状态,把魏延都给弄傻了。

    不免怀疑,这货当真是那个平日里嘻嘻哈哈,特别爱好去小酒馆喝酒听曲的孙宏孙大业吗?

    但不管魏延怎么想,这大军终究是开拔了。

    东西两路,合计超过两万人马,浩浩汤汤的想着泉陵进发,一时之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零陵太守刘度收到消息,只吓得坐立难安,急唤其子刘贤商议对策。

    刘贤倒是颇为镇定,笑曰:“父亲放心。我有上将邢道荣,可敌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