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君安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公司要处理人

    第二天早上,集团董事、财经委主任霍国强早早地等候在安俊办公室,看到他进来,连忙从沙发上起身道:“江总早。”

    “霍主任早,辛苦你了。”安俊客气道。霍国强是集团老臣,也是家里的常客,所以安俊少年时就认识他,他在财经委供职近二十年,从临安最负盛名的会计师事务所跳槽来到集团,经历了集团的发展和腾飞。

    霍国强道:“江总,我们昨晚开始清查叶行长这个任期内集团驻临安的总部和分公司涉及临安银行的往来账目,目前在已清查的账目中除了少数几笔可疑外,尚未发现其他问题,余下的账目预计三天后全部清查完成。

    “叶行长与你父亲是多年好友,也是我的老熟人,行事谨慎、为人清廉、御下严格,对我们集团不存有贪腐之念。他的去世对集团的影响也有限,短期内可能造成集团在建项目的融资审核变得严苛。即便这样,临安银行也会很快突破障碍,毕竟他们也不愿意失去我们集团这个大客户。

    “但是,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先行做好内审也是非常必要,否则,一旦银监会和央行发现问题,我们将措手不及、非常被动。”

    安俊听了,略一沉思:“华瑞的银行账户都集中在临安银行这个地方性商业银行,遇到过什么麻烦没有?今后能不能适应集团全球化发展?”

    霍国强道:“临安市作为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体量庞大,奠定了临安银行雄厚的发展基础。临安银行经营灵活,运行高效,也是中国四大银行不可比拟的,而且它在中国三线以上的城市都开设了支行,在欧美、东南亚和非洲主要城市也开始了业务拓展,能够给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撑。”

    安俊听了,心想自己对国内的发展还是认识不足,临安银行这一地方银行短短二十年已经强大到如此地步。“如此甚好,今后继续加强与临安银行的合作,同时做好腐败防范,保障集团稳健前行。”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叶叔追悼会可能就在近两天,到时还望霍叔陪同我前去吊唁。”

    安俊正在办公室翻阅公司季度财报,颜珊走进来告知集团审计部主任张懋瑛前来汇报工作,安俊吩咐一声请,只见一位年近四十、面容高冷的职业装女人走了进来:“江总,你好,我来汇报目前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安俊连忙起身道:“张主任好,辛苦了,请坐。”张懋瑛在安俊对面的沙发上落了座。安俊对这女人早有风闻,心思缜密、行事谨慎,对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行为毫不留情,是集团里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很得父亲赏识。

    “江总,我们在这次清查中发现两起行贿受贿行为,涉及金额均超过十万元,当事人也供认不讳,两起行为已经转入德行委员会进行处理。第一起是集团下属的临安医疗设备器材制造厂项目建设科科长王茂林,他为项目建设提前开工筹资,向临安银行贷款800万元,在集团总部对建设方案尚未审批的情况下,向临安银行舟山区支行信贷部主任行贿12万元,提前获得贷款,而且行贿这笔钱进入了项目的不可预见费用。

    “第二起是集团下属的临安本草药业有限公司在临安银行融资进行设备更新,采购科科长张宇飞在自动化设备采购中收取贿赂15万元,让产品质量相近而报价更高的公司中了标,给公司造成近200万元的经济损失。”

    安俊听了,有些生气,公司对员工厚待有加,反腐如此高压,仍然还有人去触碰:“对王茂林依照公司管理细则给予处理,张宇飞案件移送检察机关,绝不宽容。”

    张懋瑛听了,心想安俊也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跟老江总偶尔的容忍相比,更有原则更显严厉。“好,先处理这两人,并在全公司通报,后续发现又没有主动交代的从重处理。”

    张懋瑛离开后,安俊细思两起案件,虽然涉及金额不算庞大,然而王茂林即便自身没有从中牟利,但对公司的纪律明显过于藐视,行贿也让公司置于危墙之下。更甚的是张宇飞,不顾公司利益,太过贪婪,缺乏做人底线。显然公司中层权力过大,上下层又缺乏较完善监督机制,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想到这里,安俊拿起电话给陈绍奎拨了过去:“陈助理,你来我办公室一下。”一段时间接触,安俊感觉陈绍奎这人才能虽然平庸,但做人还是足够忠诚,干事也是非常勤勉,执行力也很是到位,父亲用人还是有独到之处。

    不一会儿,陈绍奎带着笔记本来到办公室:“江总,你好。”一边说着一边恭敬地站在安俊办公桌。

    “陈助理,请坐。”安俊待陈绍奎在办公桌前的沙发上坐下,继续说道:“刚才内审部张懋瑛来我办公室报告了这次检查发现的两起贪腐案件,暴露了我们集团内部管理监督机制漏洞。这期间你跟踪一下,但不要干预他们的检查,待这次内审结束后,针对发现的问题,你来牵头对集团相关制度和行政架构进行完善,需要通过董事会的,一并提交研究通过。”接着又提出一些要求。

    陈绍奎闻言,心里震惊不已,这次不仅仅是处理人,也会有大的人事变动,中层干部的管理权限得到限制,这些调整将在集团上下造成极大的震动。想到这里,按捺内心波澜回道:“好的,我会同人力资源部、德行委员会进行跟进。”

    安俊略一斟酌,开口问道:“公司行政架构和管理制度直接影响集团的高效运行,我父亲一定有充分的考量,不然会给公司的成长造成极大的钳制。他老人家面对这些障碍怎么去做制度和人事优化,又不挫伤员工积极性?”

    陈绍奎心想,江董是自己职业生涯中见识到的最优秀的企业家,拥有点石成金和化腐朽为神奇的非凡能力,也是自己人生的导师。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每次面对困境,都能化危为机;每次发展机遇,都能牢牢把握,所以才有今天公司不断地飞跃发展。

    面对安俊的问题,陈绍奎道:“江董对公司的发展和管理拥有非凡的远见和卓识,管理架构和制度设置远比国内其他企业先进,即便相较欧美大集团也有过之无不及。虽然这次内审暴露了一些管理和制度问题,但贪腐在中外公司概莫例外,只有轻重之别,没有决然的纯洁,这是人性使然,难以根治。

    “所以,他面对贪腐,如非情节恶劣,又是公司制度缺失,都处理得比较轻。如果有规不循,我行我素,不加收敛,反复违规给予就地免职回归一般员工身份处分,造成严重损失开除出公司,并移交检察院。

    “公司中层直面生产第一线,在内部具有衔接上下重要作用,江董出于他们对基层事务的了解,所以给予他们相对大的管理权限,允许他们职责范围内行使一定的决策权,但是对于涉及超过100万资金的决策,需要报集团内审部和分公司财务科共同审核才能拨付。

    “这次两起案件的处理符合公司制度规定,但对王茂林可以从轻,毕竟主观愿望是好的,而且没有对公司造成损失,当时所上项目可行性研究已经通过,最后的审批更多的是走流程。制度上的调整可以在今后对中层干部取消银行贷款权限,统一收归集团财经部实施。”

    安俊显然对陈绍奎关于公司中层的认识有些不以为然:“中层永远都不能成为公司的决策者,只能是公司决策的执行者,中层眼里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视野就那么大,难免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所以他们只有决策的建议权。这次要再次梳理现行制度中关于中层的权限规定,同时对集团本部中层和分公司中层既要区别对待,又要慎重授权,进一步化解制度性风险。”

    陈绍奎感觉安俊对中层干部的认识有所偏差,对今后公司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心里虽然有些憋屈,但还是硬着头皮回道:“江总,中层干部多是我们公司的技术或管理骨干,肩负的责任重大,也是工作量最多的群体,是公司的中流砥柱,忽视他们会给他们的积极性造成打击。”

    安俊心想中层干部当然是公司的中坚力量,这个群体的足够强大是公司高效运行的关键支撑和重要保障。这次处理人,既要讲求原则,又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这个度的把握一定要拿捏好,否则将对公司今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他想到这里,说道:“中层干部的作用不用质疑,我们要从这次问题的出现来完善制度,严格要求也是对他们的保护,毕竟我们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处理人。”

    陈绍奎见他如此说,心里稍安:“好的,我马上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