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日不落
繁体版

第019章 永明岛(2)

    郑芝凤听到约翰.范.德.伯格的话一愣,然后马上竖起耳朵倾听,唯恐漏掉什么。

    朱由榔看了一眼约翰.范.德.伯格,然后缓缓地说道:

    “那两种火炮是永明公司最新式的火炮,现在还没准备卖,就是我们现在配备的火枪也没准备卖,以后嘛,等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枪炮,目前这种就可以卖了。不过,我们还有一些以前生产的枪、炮,如果你们能看上,可以先少量卖给你们一些,包括郑将军也可以买,那些枪炮虽然比不上我们现在装备的,但相比你们用的火绳枪、加农炮、红衣炮等火器还是要先进得多。”

    占领大员后的这一个多月,朱由榔设计并让让兵器厂试生产了一批燧发枪。他实在不舍得把有限的雷汞用来做击发枪的纸包弹,做出燧发膛线枪,配上刺刀,用颗粒黑火药纸包弹,在目前还是非常先进的,这样可以装备更多的军队,而且这种枪也可以通过东印度公司卖到欧洲去,对于出售军火,朱由榔情有独钟。

    “哦,那看看再说吧。”约翰.范.德.伯格很是失望。

    “如果东印度公司不感兴趣,永明公司会选择佛朗机人作为公司在欧洲的代理人,来销售永明公司的火器。这个以后再说,还是先谈协议吧。”

    “为什么不允许我们到永明岛来传教?”尤罗伯问道,这个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

    “为什么?尤罗伯大牧师心里没数吗?我不反感你们的教,但我对一手圣经一手枪炮的假教士很反感,可我不好分辨真假,那只有禁止传教了。”

    “不,不,你没有这个权利,对那些野蛮人动武是没办法的事...”

    朱由榔用手势打断了尤罗伯,然后说道:

    “你不用再说了,牧师先生,耶稣需要的是虔诚的教徒,而不是被枪炮逼迫和花言巧语欺骗来的教徒。我不想和你争论什么,总之就是不允许,至于说权利,我希望你能明白,战败的一方是没有资格谈权利的,不服气的话,等你们回去,可以说服你们的元首或者教皇,让你们国家的水师舰队,特别是你们的战列舰来永明岛试试,只要能打败我,你们就有权利在岛上传教了,你们东印度公司不是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吗?”

    尤罗伯恨恨地瞪了朱由榔一眼,然后没再说话。

    “我本人喜欢商业的事情用商业的规则,政治的事情用军事规则。说实话,我本人还是很希望和东印度公司做生意的,比如,我可以和你们签订协议,购买一批东印度船、盖伦帆船和‘大肚船’,每个月10艘,一年内120艘,一年后看情况再定协议;另外,我希望东印度公司为我们提供硝石、硫磺、汞,还有橡胶。哦,橡胶你们可能不知道是啥,这个东西在巴西,最好是从佛朗机人手里购买。”

    “你要120艘船?归国大船、盖伦帆船、笛型船都很贵的,你要多大的,多少尺的?哦,怎么说呢?”约翰.范.德.伯格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表达。他战败投降,回去后肯定要被惩罚,如果能签下大额订单,也许会减轻惩罚。

    “160阿姆斯特丹尺以上,满载排水量2000吨以上,船壁厚50厘米以上,不要夹板刨花船,所有的船都不要火炮,你们可以商量报价,如果价格合适,我们可以先付一部分定金。”

    “上帝呀,太好了。”约翰.范.德.伯格惊呼。

    “这个后面说,我们还是先说协议。”朱由榔怕议程跑偏。

    “朱将军,我们返回巴达维亚两艘船不够,而且,我们要求带走我们在大员的生活用品。”

    “两艘船足够了,如果不是我们公子仁慈,我会让你们乘一艘船走的;我们能允许你们带足航行的生活用品已经属于开恩了,不要得寸进尺。”朱桦说道。

    “算了,多给一条船吧,将近2000人呢,总不能真的和咱运骡马猪羊一样成堆挤在一起。”朱由榔说道。

    经过将近一天的谈判,与荷兰人达成两份协议:一份是投降协议,一份购船协议。

    投降协议比较简单,内容主要是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并忘记仇恨。荷方将城堡、大炮、军用物资、商品和现金交给永明公司;荷兰人可携带足够返回巴达维亚必须使用的食物、工具等物品;东印度公司今后可以到永明岛贸易但不允许在岛上传教等等。

    购船协议只是一个框架协议,因为朱由榔的特殊要求,价格需要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部决定。

    第二天一早,荷兰人乘船离开了,彻底放弃了在永明岛的一切,比原历史提前了二十三年。

    十几年的努力算是化作泡影,东印度公司的人当然心有不甘,可实力不如人也没什么办法。

    与郑家的交涉没有形成书面文件,只是口头协议。协议内容无非是互不攻击,各做各的生意,如有必要,还需互相援助等等。

    其实两家都知道,这个协议只是暂时的,以后能否执行协议,还要看利益上的冲突大不大。

    达成了口头协议,朱由榔还有话说:

    “郑将军,你可能已经知道,你们没有出兵之前,我们并没有向魍港派兵驻扎,那里曾是郑将军的故地,但事态已经这样了,我也就没必要多想了,昨天我已经派军队过去扎营,将来要按永明公司的规矩进行治理。”

    郑芝凤看了朱由榔一眼没说什么,他知道,说了也没有用,人家原来还是给郑家留了面子的,兄长的做法把这些面子、里子都丢了。

    “朱公子,我能不能看看你们的小钢炮?”施福问道,也许是为了缓和尴尬,也许是真的想见识一下荷兰人畏之如虎的凶器。

    “按说这是军事秘密,但我们两家毕竟多有交集,施将军又是施琅的叔父,当然也不算外人,别说是看,我们演示一下给几位看看吧。朱檀,带几位去5号炮台,岸炮和小钢炮都放两炮,演示给几位将军看看。”

    朱由榔看似很大方,其实是为了进一步威慑,听说的和实际看的,体会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郑家几人看了火炮演示之后各个心情沉重:那小钢炮轻便、灵活,随便架起来就能打,这要是每艘船上带上几十门,那这船的火力会有多猛?那岸炮能轻松调节上下左右,而且能自动复位,可以连续发炮;还有他们看不懂的是,岸炮和小钢炮不装火药,直接发射那奇形怪状的炮弹,不填装火药怎么就能发射呢,而且还射程那么远?还有,那炮弹也不算大,肯定没有红衣大炮的炮弹沉重,可为什么落在海里能掀起那么大的水浪,那岸炮炮弹掀起的水浪绝对能掀翻不小的船!

    郑家人都想着赶紧回去向郑芝龙汇报,早定对策,所以从炮台回到长官署就向朱由榔辞行。

    朱由榔也没挽留,而是对郑家人说道:

    “几位回去告诉郑芝龙将军,倭国政策很可能要改变,以后在倭国的生意很可能要有很大的改变,还请郑将军早做准备。”